更新时间:2023-01-05 13:42
明代当地曾驻扎军营,营旗书写“代”字,故名。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前,各村庄分别属潼关,河南阌乡两县交替管辖,政区无考。同年,潼关、阌乡划界后,设汉城乡,政府驻地斜路村。辖今北洞、姚青、代字营、北歇马、上汾井、下汾井、留果7个行政村;今川城子、东埝、西埝、西姚、东里、东马、坡头、南头、万家岭、上北头、下北头11个行政村属金陟乡。
1951年,改乡设区,为第四区,区政府设下北头村。
1955年1月,撤区并乡,分别设代字营乡、南头乡。
1958年,改为代字营管理区。
1961年8月,改管理区为公社。
1984年,废社设乡。
2009年,更名为代字营镇。
2011年,代字营镇与南头乡合并,称代字营镇,镇政府驻代字营村。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辖代字营、西姚、姚青、北洞、北歇马、川城子、东埝、西埝、上汾井、下汾井、留果、南头、万家岭、上北头、下北头、东里、东马、坡头18个行政村;下设10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代字营镇下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代字营村。
代字营镇地处县境东端,东与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交界,南、西与太要镇相邻,北与秦东镇接壤。辖区南北最大距离7.6千米,东西最大距离8.8千米,总面积52.08平方千米。
代字营镇地处关中平原东端的黄河二级阶地,属丘陵沟壑型台塬。
代字营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59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以8月最多。
代字营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麻峪河、铁沟河等。
代字营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等。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3—7月。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辖区总人口26849人。另有流动人口1781人。总人口中,男性13527人,占51%;女性13322人,占49%;14岁以下4027人,占15%;15—64岁16109人,占60%;65岁以上6713人,占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39人。
截至2018年,代字营镇户籍人口25302人。
2007年,代字营镇工农业总产值3.1918亿元。2008年,代字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101元。
2011年,代字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819元。
2011年,代字营镇耕地面积39084亩,人均1.46亩;其中水浇田29934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粮食生产11201吨,其中小麦6315吨,玉米3884吨,豆类1080吨。主要经济作物以花椒、油料作物、核桃、红提葡萄等为主。2011年,代字营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096亩,总产量1708吨。有大棚179棚,占地400亩,种植花椒2.6万亩,核桃5000亩,红提葡萄400亩,红参2200亩,苹果1000亩,大葱500亩。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牛、家禽为主。有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家,养殖小区1个,百头规模24个,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生猪存栏达13017头,肉牛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2个。林业共实现退耕还林13532.7亩,绿化30千米。
2018年,代字营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上企业3个。
2011年,代字营镇电信服务网点9个,固定电话用户1849户,宽带接入用户823户。
代字营镇境内有310国道,陇海铁路过境。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个,各类图书室19个,藏书10.5万多册。音乐、美术、书画、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45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有线电视用户5071户,入户率85%。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92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3所,在校生320人,专任教师9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乡卫生所2个,村卫生室27个。专业卫生人员43人,其中执业医师5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篮球场17个,乒乓球台20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28.5%。
截至2011年末,代字营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9户,人数1835人,月支出12.2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