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更新时间:2024-04-24 21:05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拼音: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楣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楣,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成语故事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同时卖矛和盾,为了招揽顾客,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从而卖掉自己的商品,他不惜夸大其词地高声叫卖。

这个人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对着过往的行人吹嘘说:“大家请看,我手上的这块盾牌是用上好的材料锻造而成的,特别坚固,就算您用最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看。

接着楚人又拿起了放在地上的矛,夸下海口说:“各位,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这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多坚固的盾来抵挡,都会被我的矛刺穿!”这番话一出口,听到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站出来一个汉子,指着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什么矛都刺不穿;后面又说你的矛锋利无比,什么盾都能刺穿。那么你敢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吗”

楚人听完了汉子的问题,既不敢用他的矛刺盾,也想不出什么话来辩解只好涨红着脸,在众人的哄堂大笑中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成语寓意

儒家把尧舜美化成“圣明天子”的典范。在宣扬舜的伟大的时候,儒家信口开河,杜撰史实,说种地的、打鱼的经常争吵,制陶器的也制不好陶器,舜就亲自去耕田以感化农民,感化渔夫,感化工匠,这样,农民、渔夫和工匠都受了舜的感化,一年之后,情况完全变好了。韩非正是利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向儒家提出了质疑,如果尧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就用不着舜去感化,儒家既赞美尧善于治理天下,又颂扬舜善于以德化人,是自相矛盾。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日常辩论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谈判中,要说服对方,最有力的办法就是用对方的观点或言论来反驳对方。在两个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的时候,能够抓住对方的矛盾所在,运用反诘方法的人,往往能够反客为主,为自己寻找更好的机会,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间,同时引蛇出洞,然后看准时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击中对方要害。

成语运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用对方的矛攻击对方的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或观点自身的矛盾来反驳对方。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清·惠士奇《半农春秋说》卷三:“然左氏庄元年传日: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然则不称姓,是绝不为亲也,可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其说不攻而自破矣。”

鲁迅《准风月谈·反乌》:“他们是在嘲笑那些反对《文选》的人们自己却曾做古文,看古书。这真厉害,大约就是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