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德

更新时间:2024-03-20 21:38

以德报德(拼音:yǐ dé bào d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以德报德”。

成语故事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激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因为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

楚国士兵心里嫉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破坏他们的瓜。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破坏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

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仔细查看,才知道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破坏的人,他们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

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说《老子》中所说的:“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事情传到了孔子弟子哪里,便有弟子问孔子:“用恩德去酬报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因“以德报怨”是老子主张,所以孔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反问道:“如果对我有仇恨的人,我用恩德去酬报他,那么对我有恩德的人该如何酬报呢?因此,对我有仇恨的人,不如以正直的反击行动对待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善意去报答他。”

成语寓意

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因为用恩惠回报怨恨是不分善恶、不辨是非,是姑息养奸、养痈遗患、纵容邪恶、为虎作伥,这不是仁德所倡导的做法。所以当有人问孔子“用恩惠回报怨恨怎么样”时,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理念。“直”,指敢于真诚表达自己内心的品格。这是合乎仁德的优良品格。有仁德的人心中无私、无我,最清楚孰是轨非、孰德孰怨,正如孔子所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地喜欢人、厌恶人。因此,他会按照自己的真心去回报对自己有怨恨的人,或自己应该怨恨的人。而“以德报德”实质是“以直报怨”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别人给予你帮助和关怀时,你就要心存感激,“以德报德”。加倍地回报他人的恩德,在感恩他人的时候,自身也会感受到阳光和暖意。

成语运用

“以德报德”指用恩惠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一:“其时大排筵会,管待张员外,礼为上宾。就席间将女儿彩娘许配员外之子张文,亲家相称。此谓以德报德也。”

清·李汝珍《镜花家》三七回:“这是林兄吉人天相,所以凑巧得唐兄同来。当日路过黑齿,唐兄曾有‘以德报德’之话,今日果然应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