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

更新时间:2024-04-18 12:09

以色列人(Israelite),古代泛指犹太人,现代指具有以色列国籍的人。在英语中,圣经时代的以色列人与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居民是两个有区别的词。

人种简介

Israelite泛指犹太人,即始祖雅各的后裔。雅各曾在雅博渡口彻夜与天使搏斗,其后改名为以色列(见《创世记》第32章第28节)。在早期犹太历史中,以色列人指以色列的12个支派。西元前930年巴勒斯坦出现两个分立的犹太人王国,北方10个支派组织以色列王国,其国人称以色列人,南方两支派之国称犹大王国。西元前721年北方王国灭于亚述,其民逐渐为其他民族所同化。此后,以色列人即指仍保持民族特征的犹太人,即犹大王国的后裔。现代以色列人一词指以色列国的公民,不再有宗教和种族含义。

在英语中,圣经时代的以色列人与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居民是两个有区别的词。古以色列人用的是“Israelite”,而现代以色列人用的是“Israeli”,但两者译为中文后都是“以色列人”。

传统上的以色列人

雅各的十二支派。十二支派的名称如下:

·吕便(Reuben):雅各的长子,利亚所生。

·西缅(Simeon):雅各次子,利亚所生。

·利未(Levi):雅各三子,利亚所生。此支派特殊之处在于其为耶和华拣选的祭司,由其他支派共同供养,因此不参与分配土地。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及他的哥哥大祭司亚伦都是此一支派的。

·犹大(Judah):雅各四子,利亚所生。按照家谱,耶稣就是从此支派所出。

·(Dan):雅各五子,辟拉所生。

·拿弗他利(Naphtali):雅各六子,辟拉所生。

·迦得(Gad):雅各七子,悉帕所生。

·亚设(Asher):雅各八子,悉帕所生。

·以萨加(Issachar):雅各九子,利亚所生。

·西布伦(Zebulun):雅各十子,利亚所生。

·约瑟(Joseph):雅各十一子,拉结所生。虽然约瑟本身算一支派,然而因为雅各曾在约瑟两个儿子头上按手祝福,按照当时的习俗等于是雅各收养了此二子;因此《旧约圣经》中凡提到这约瑟这一支派,都区分为他两个儿子的两个半支派。这两个半支派也与雅各其他十个儿子的支派(利未除外)平等参与分配土地。

以法莲(Ephraim)半支派:约瑟次子。虽为次子,但因雅各将右手按在他头上,立他大于他的哥哥玛拿西,所以一般提到时次序都是他为先。

玛拿西(Manasseh)半支派:约瑟长子。

·便雅悯(Benjamin):雅各十二子,拉结所生。使徒保罗就是从此支派所出。

在北国以色列灭亡之后,北方的十个支派被外邦人同化,因而失去了以色列人的身份;现今的犹太人一般都是指南方犹大国的犹大支派、便雅悯支派和作为祭司的利未支派的后裔。

现代的以色列人

只要取得以色列国籍,就可称为以色列人。以色列国籍中,78%为犹太人,20%为阿拉伯人,其他则为基督徒及其他宗教种族者。

以色列也拥有华人公民,大部分为嫁娶以色列人进而取得以色列公民的非犹太人;也有因为归化成为犹太人而成为犹太移民的华人。其中最知名的例子为来自台湾的徐钰萍(Yael Hsu),是史上第一位在以色列经过正统犹太教归化成功,并以犹太人身份成为以色列公民的华人。

发展历史

古代史

公元前1003年,以色列王大卫(David)打败耶布斯人,占领锡安城堡;将当时名为“耶布斯”(Yevus)城改名为耶路撒冷(Jerusalem)城,定为国都;日后又称其为“大卫城”(City of David)。

公元前1000年,大卫(David)登基,在位40年。

公元前970年,所罗门(Solomon)接续大卫的王位,在位40年。

公元前968年,所罗门在山上建造圣殿。

公元前957年,大卫之子所罗门建立第一座圣殿(Holy Temple)。

公元前931年,国家分裂成两半,一个是北方以色列国,另一个是在南方犹太国。

公元前722年,北方以色列国亡于亚述帝国(叙利亚)。

公元前587年,即犹太教阿布月9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

占领耶路撒冷城;王室平民均被掳至巴比伦(Babylon,伊拉克)。此后耶路撒冷荒芜50年,“第一圣殿期”(1st Temple Period)至此结束。

公元前586年,南方犹太国亡于巴比伦帝国(伊拉克)。同时,第一圣殿被毁,毁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伊朗)征服了巴比伦帝国(伊拉克)。

公元前537年,波斯居鲁士(Cyrus)善待犹太人,特许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重返故土,重建圣殿。

公元前516年,即大利乌王第六年,圣殿重建工程完成,为历史上“第二圣殿”。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Alexander)大帝入主耶路撒冷。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将犹太人所在地巴勒斯坦纳进马其顿帝国版图。

继之埃及托勒密王朝(Ptolemies)、叙利亚西流古王国(Seleucid)之统治。西流古王安捷阿哥四世(Antiochus IV)统治期间,不仅将耶路撒冷极度希腊化,且多方亵渎圣殿、压抑犹太人宗教习俗,最终导致犹太民族群起反抗。

公元前164年,继犹大·马加比(Maccabbean)带领犹太人击溃西流古人,犹太人几经挣扎奋战,重修圣殿,建立短暂的哈斯摩王朝(Hasmonean Dynasty),首都建于耶路撒冷,推行政教合一,统治达一世纪之久。

公元前64年,强大的罗马帝国(The Roman Empire)入侵。

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培(Pompey)率军进占耶路撒冷,将之纳为罗马帝国统治版图。

公元前37年,罗马统治时期,分封王希律(King Herod the Idumen),史无先例地兴建许多纪念性建筑物,将圣殿装饰得庄严富丽。

公元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后,有关以色列的重大历史事实,整理罗列如下:

公元后70年,罗马帝国摧毁犹太人的第二圣殿,仅留下西边一道残墙,即今日之“哭墙”(Wailing Wall),“第二圣殿期”(2nd Temple Period)至此结束。

犹太人先后三次起义,反抗罗马帝国暴政,终告失败;死亡150多万人。三次起义激怒了罗马王哈德良(Hadrian,117~138AD),因此对犹太人施予最严厉残酷的惩罚:

1.将犹太人立国之地改名为“巴勒斯坦”,用以羞辱犹太人;因Palestine乃取自犹太世仇“非利士人(Philistines)”,被定名。

2.禁止犹太教公开活动。三次屠杀后之幸存者,几乎全被驱逐逃离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犹太人沦为一亡国流浪民族。历史记录显示,犹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浪了1800多年。

公元后132年,罗马帝国将耶路撒冷改建成典型的罗马城市,易名为凤城(Aelia Capitolina);另在圣殿遗址上盖一座朱庇特(Jupiter)神庙,又严禁犹太人进入。

公元后135年,罗马帝国将以色列人放逐出境,将犹太地改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公元后326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后海伦娜到耶路撒冷朝圣,发现主耶稣的坟墓及十字架,乃在其上盖建圣墓教堂。往后三百年之间,在城中盖了许多教堂和纪念建筑。

公元后380年,罗马帝国承认基督教是唯一的合法宗教。

中世纪

公元后614年,波斯人(伊朗)入侵耶路撒冷城,将城中许多教堂和纪念建筑拆毁。

公元后622年,穆罕默德(Muhammad,570~632AD)创立伊斯兰教。

公元后630年,穆罕默德率军占领麦加,势力进一步扩大。

公元后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扩张势力,形成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巴勒斯坦也包括在内。大批阿拉伯人入住,阿拉伯帝国于焉兴起。

公元后637年,穆斯林兴起,占领巴勒斯坦,将耶路撒冷改名为圣城(al-Quds,参赛52:1,尼11:1、18)。在圣殿遗址上建奥玛清真寺;因为传说穆罕默德是在耶路撒冷升天;使得耶路撒冷与麦加、麦地那成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公元后691年,哈里发阿卜杜勒·麦利克(Abd al-Malik)将奥玛寺改建为堂皇的圆顶清真寺圣岩圆顶寺,又兴建毗邻的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

公元后902年,伊斯兰帝国四分五裂,先后被十字军东征及蒙古大军攻入。伊斯兰帝国最后一个王朝阿巴斯王朝,宣告结束。

公元后1095年,教皇号召十字军东征。

公元后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将圣岩圆顶寺改为主殿教堂。

公元后1187年,埃及伊斯兰教国王撒拉丁(Salah de-Din)占领耶路撒冷。

公元后1229年,十字军再度占领耶路撒冷。

公元后1244年,埃及穆斯林又再夺占耶路撒冷。

公元后1291年,十字军于8月14日完全撤出中东地区,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宣告结束。

公元后1453年,鄂图曼帝国(Ottoman Empire)在土耳其崛起,消灭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

公元后1520年,鄂图曼帝国征服巴勒斯坦,使性质不大相同的伊斯兰帝国复苏,重新由伊拉克转向土耳其。

近代史

1860年,由欧洲移来的犹太人开始在旧城西边屯垦,所谓耶路撒冷新城(西耶路撒冷)兴起;“锡安运动”(Zionist Organization)──锡安复国主义,也因应而生。

1897年,以色列之父犹太思想家赫茨尔(Theodor Hezi),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奠立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的信念。

现代史

1917年,英国将军艾伦比(Allenby)于12月9日率军攻占巴勒斯坦,自土耳其手中取得耶路撒冷。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国际联盟宣告,巴勒斯坦由英国托管。

1920年,鄂图曼帝国瓦解,英国转而支持犹太人复国。

1922年,国际联盟委任由英国统治巴勒斯坦。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窜出,大举杀害犹太人。

1939年,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专以屠杀犹太人。

1945年,希特勒败,自杀身亡。被杀害之犹太人共约600万人。

1942年,犹太人领袖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转向美国,寻求支持复国运动。

1947年,联合国大会11月29日通过议案决议,将巴勒斯坦分为以色列国和阿拉伯国,但耶路撒冷交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以色列于5月14日复国;第一任以色列国家总理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博物馆(Tel Aviv Museum),向全国发表立国宣言。数小时后,阿拉伯联军攻入以色列,爆发第一次以阿战争。

1949年,历经十月苦战,1月7日双方于停战。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拥有耶路撒冷南部及西部;但东耶路撒冷含旧城在内仍为约但所有。

1956年,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为“苏伊士战争”(The Suez War)。苏伊士战争以英法侵略军的失败告终,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1967年,以色列察觉埃及、叙利亚、约但等国有联合进攻趋向;6月5日发动“六日战争”(Six Days of War);6月10日结束,以色列已占领耶路撒冷旧城西奈半岛、约但河西岸、戈兰高地,总面积相当于原有领土的三倍,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前国防部长“独眼戴扬”(Moshe Dayan)来到哭墙(Wailing Wall)面前朝圣,情绪激动的说:“我们回到圣地的至圣所,永远不再离开了。”但是,基于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安考量,以色列仍让阿拉伯人拥有圣岩圆顶寺的管理权。

1973年,埃及总统沙达特(Sadat)和叙利亚总统塞德(Hafez al Assad)秘密协商、精心策划一场战争;趁10月6日以色列历法上的“赎罪日”,两国分别从以色列的南北发动突袭。耶路撒冷哭墙边多人聚集,呼求上帝的帮助,高声诵读赎罪日经文。19日,战局逆转,以军北越戈兰高地,南过运河直指开罗。24日双方停火,以色列在美、苏调停下撤出占领区。此役又称为“赎罪日战争”(The Yom Kippur War)。

2001年,耶路撒冷消息:以色列极端宗教团体“圣殿山忠诚者”(The Temple Mount Faithful)7月29日在东耶路撒冷圣殿山上举行仪式,为犹太教“第三圣殿”奠基,导致以巴双方再度发生冲突,造成20多人受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