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4 20:27
1994年3月至2004年12月,历任航天四院四十一所员工、副主任、主任;
2004年12月至2010年1月,历任航天四院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党总支副书记;
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担任航天四院四十一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2017年12月至今,担任航天四院副院长;
2019年11月至今,担任航天四院党委书记;
2014年5月至2021年3月,担任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1年7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23年1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党委书记。
中共二十大代表。
负责预先研究与协作开发工作,担任载人航天“神舟”逃逸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设计师、宇航运载固体大推力发动机总研究师等技术职务。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首届陕西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称号,被评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2021年3月,因个人原因,任全彬先生申请辞去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去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1年7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会议决定:任全彬同志任四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23年1月11日,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会议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四院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任全彬同志任四院党委书记。
作为一名航天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所长任全彬是自豪的,“但这种自豪感绝不是优越感,那样就庸俗了。”任全彬说。
小时候,在河南农村上学的任全彬难得能看到课外书,读大学的哥哥带回的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他看了足有五六遍。高中之后,任全彬常常泡在图书馆里,对建筑、航天、文学等都很有兴趣。高考时,任全彬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志成为一名航天人。
1991年7月,航天四院在北航举办了一场招生宣讲会,任全彬听得动心。他试着给导师写了一封信,询问报考需要哪些条件、个人未来如何发展等,足足写了两页纸。不久,他就收到了导师的回信。“如果老师不回信,我可能就不会报考了,但老科学家的态度鼓励了我,给了我信心。”就这样,任全彬成为了航天四院41所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研究生。
1994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任全彬就接到一项重要任务——主逃逸发动机装药及总体设计,这是逃逸固体发动机研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当时正是航天行业青黄不接的时候,年轻人很快就有事可做。”任全彬说,“机遇是很重要的,但你必须时刻准备好去迎接机遇,要有能力抓住机遇。”
当时,该型号发动机在中国还是首次研制,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任全彬接过了这副重担,现实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在第一发地面考核实验时,由于设计上考虑的不够周全,发动机被严重烧蚀。“因为当时经验不足,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全面。”任全彬总结,“这件事我至今仍刻骨铭心。”
年轻的任全彬憋了一股劲儿,打定主意要攻克这一难关。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他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查找资料、听取专家的意见,在脑海中设计了无数模型,写出了改进性措施综合报告。最终,改进的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了考核。
在任全彬看来,这次失败对自己而言“是件好事”。“通过这次失败,我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后来遇到新问题、攻克关键技术时会考虑的更周密。”任全彬说。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任全彬先后负责了载人飞船逃逸发动机装药及总体设计工作、逃逸动力装置技术工作,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零高度逃逸救生飞行试验,参加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无人飞行试验及“神舟五号”载人飞行试验等,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带头人。
2003年,任全彬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负责组建设计部研发中心。从科研带头人转变为管理者,对他来说不是个难题。“航天工作的过程就是团队协作管理,组建研发团队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行政管理内容,和企业管理相比还是简单一些的。”
任全彬坦言,自己更喜欢从事技术性、原理性探索的工作,这些是“有意思”的部分。而行政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是“有意义”的部分。“为了做我们喜欢的、有意思的事,就必须去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
工作十余年来,任全彬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无愧于“航天人”的身份。“人对一件事情的感情和为这件事付出的时间是成正比的。”任全彬笑道,“更何况干这个事儿对国家有意义,干这个事儿值得,我这一辈子就不考虑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