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2 15:56

伊,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ī,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关于“伊”的本义,则颇有争论。在上古文献中,“伊”常作为语辞使用,后世作助词的用法也时时可见。义可表示远指,相当于“那”;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等等。

字源演变

“伊”,甲骨文中有其字。从人,从尹,尹像又(手)持针状物,均为会意。金文与甲骨文大概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为伊。

关于“伊”的本义,则颇有争论。《说文·人部》:“伊,殷圣人阿衡也。尹治天下者,从人尹。”段玉裁注则以为“殷”上效“伊尹”二字,当作“伊尹,殷圣人阿衡也”。其根据是《诗·商颂》毛传:“阿衡,伊尹也。”郑笺:“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并发挥说:“伊与阿,尹与衡皆双声,然则一语之转也。”从尹的甲文形体来看《说文·右部》释为“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伊”当是“尹”的后起加形旁字,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伊”“尹”同义连文。至于林义光《字源》云:“一人之名,无专制字之伊尹生于伊川空桑,本以伊水为姓,故从人,犹姬姜之字从女也。”其说似不可信从,《吕氏春秋·本味》也有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所谓伊水,原本后因伊尹而得名(比之后世,地名常与人物有关,似也比较合理)。

伊,原为动词无疑,何以而作前缀,似看不出其虚化途径。词缀的形成有是意义的虚化使然,有时则不过是借其音而已,它并不与本字的意有所瓜葛。“伊”当是如此。在上古文献中,“伊”即常作为语辞使用。后世作助词的用法亦时时可见。“伊”作前缀,在先秦只见于《诗经》,以作代词前缀为主。后世用法大致与《诗经》同,主要是用在“谁”、“余”、“我”、“彼”、“君”等之前(君,指用作二称代词敬称的“君”),在魏晋南北朝,偶有用于名词之前的,如上所举的“伊草”、“伊夜”、“伊谌”。但在后世,不见有所扩大。再,从前缀“伊”的总体面貌看,它主要出现在韵文中,很少例外,于此更可见它衬音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似不见“伊”缀的例子。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从人从尹。𦯴, 古文伊。从古文死。于脂切。

注:𠈽,亦古文伊。

说文解字注

伊,殷圣人阿衡也。殷圣人之上当有伊尹二字,传写夺之。阿衡见《商颂》。毛传曰:“阿衡、伊尹也。”笺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爲官名。”伊与阿,尹与衡皆双声,然则一语之转也。许云伊尹“殷圣人阿衡也”,本毛说,不言伊尹爲姓名也,诸家或云伊氏尹字,或云名挚,皆所传闻异辞耳。《礼记》所偁古文《尚书》㒳言“尹躬”。则尹实其名。

尹治天下者。从人尹。尹治犹言治平,此说从人尹之意也。言阿衡者,尹治天下者也,故又谓之伊尹,而伊字亦从尹。于脂切,十五部。《释诂》、毛传皆曰:“伊、维也。”爲发语辞。《诗·雄雉》、《蒹葭》、《东山》、《白驹》之伊字郑笺云:“当爲繄。繄犹是也。”

𠈽,古文伊。从古文死。以死爲声。

康熙字典

古文:𦯴、𠈽。《唐韵》于脂切。《集韵》于夷切。《韵会》幺夷切。《正韵》于宜切。𠀤音蛜。彼也。《诗·秦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又发语辞。《诗·邶风》:伊余来墍。

又《小雅》:伊谁云从。

又维也。《仪礼·士冠礼》:嘉荐伊脯。扬雄河东赋》: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注:师古曰:伊,是也。

又鬰伊,不舒貌。《后汉·崔寔传》:智士鬰伊于下。与噫通。

又吾伊,读书声。黄庭坚诗:北窻读书声吾伊。俗作吚。

又伊威,委黍也。《诗·豳风》:伊威在室。陆玑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妇,在壁根下瓮底土中生,如白鱼者是也。

又姓。

又州名。本伊吾卢,地在炖煌大碛外,唐初内附,置伊州。

又木名。《山海经》: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与洢同。

又《周礼·秋官》:伊耆氏。注:伊耆,古王者号。后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上中古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