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四世

更新时间:2024-10-04 18:19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28日),史称伊凡四世(英语:Ivan IV),别称伊凡雷帝(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恐怖的伊凡(英语:Ivan the Terrible),(1547年1月16日—1584年3月28日在位),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与其第二任妻子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莫斯科大公。

人物生平

幼年登基

1533年,瓦西里三世去世,遗诏由叶莲娜同七位大贵族组成摄政会议,在伊凡四世成年之前代理朝政。但叶莲娜很快就与许多大贵族水火不容,她废除了摄政会议,独揽大权,并逼死了瓦西里三世的两个弟弟。

1538年,叶莲娜猝然离世,据传为政敌所毒死,这一年,伊凡四世刚刚8岁。国家由领主杜马掌管,领主们经常搞阴谋和串通行为,内部囗角频繁,经常贬低和侮辱小伊凡。伊凡四世从小就显示出嗜血的一面,喜爱折磨小动物并看着其残忍地死去。1543年曾使其保护人舒伊斯基让狗咬死。叶莲娜死后,她的兄弟格林斯基击败政敌,继续控制了朝政。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同年,格林斯基在一次大火灾引起的民变中被打死,伊凡四世正式走上了前台。他开始执政后,于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编纂新法典。伊凡长大后成为一个神经质和多疑的人。他习惯于认为自己周围全是对手,应当为自己的权利而争斗。

1549年—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其军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完善军事指挥体系,限制按门第选任军官的制度,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与屯扎勤务。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执政时期,制订了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决议》。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

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开始实行独裁统治。

主词条:喀山攻城战

在1547年至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了喀山汗国,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鞑靼人的力量,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扫平了道路。

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俄国吞并,然后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同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邻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兵买马,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到1557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臣服于伊凡。

1558年,发动立窝尼亚战争,试图向波罗的海扩张。由于邻近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丹麦瑞典的介入和贵族的反对而受阻,使战争长期化,打了二十五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向欧洲展示了俄罗斯的国力。

离开莫斯科

在1560年之前,伊凡四世的统治还算在平稳而卓有成效的轨道上运行。在阿达谢夫、西尔维斯特的辅助下,他颁布了新的法典,改组了行政机构,改革了军制,加强了军事力量,攻灭东面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并迫使西伯利亚汗国臣服。但1560年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塔西亚死后,他的神志越来越不正常,多数史家认为他得了梅毒,当梅毒进入到晚期,它就会使患者神经错乱。

1564年冬,伊凡四世突然携家眷离开了莫斯科,来到首都附近的亚历山大罗夫村,并让人送信回来:“因为不能容忍我周围的背叛行为,我不再管理这个国家,而是按上帝指引的路去走。”他的行为在莫斯科引起了恐慌,在得到总主教对他的“有权处决任何想处死的叛徒”的许诺之后,他回到了莫斯科。

随后,他在国家推行他独创的“特辖制”,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特辖区,主要是俄国心脏地带的领土组成,由沙皇任命的特辖军统治;一为普通区,主要为边远落后地区,归贵族领主管理,许多大贵族被从特辖区赶到了普通区,大大削弱了力量。伊凡雷帝同时组建了一支对沙皇绝对忠诚,对臣民冷酷专横的特辖军。

随后,一场场屠杀开始了,以1565年—1572年实行特辖制期间为高峰。屠杀的对象主要是有实力抵抗沙皇的封建王公和大贵族。在7年间大约有4000多名大贵族被杀。伊凡四世在铲除大贵族的同时,扶植了小贵族和市民的力量,而特辖制的积极作用是消除了地方领主割据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伊凡雷帝的另外一些暴政则只能以专制君主的暴虐来解释了。他的军队洗劫了一直有独立和共和倾向的诺夫哥罗德,估计有上万人蒙难,还有在吞并喀山汗国时对喀山人民的屠杀等。古老的领主家庭中存活的仅有九家,大部分土地也被充公;莫斯科主教菲利普(Philip)因谴责伊凡四世的残酷统治而被勒死。

1572年,其麾下军队在莫洛季战役中重挫了被称为“奥斯曼帝国之鞭”的克里木汗国政权。当时奥斯曼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和东南欧地区,而粉碎克里木汗国给奥斯曼帝国的迎头痛击,挫败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俄罗斯乃至整个东欧的图谋。

1574年,伊凡四世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屡屡发生激烈冲突。

1578年,俄军于立窝尼亚战争中,在温登战役惨败。

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展疆土效犬马之劳。

1581年,经过长期谋划准备,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皇俄国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皇俄国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斗争了20多年。同年,伊凡四世在暴怒中失手杀死了继承人伊凡太子(伊凡·伊万诺维奇)。

溘然离世

1584年3月28日(俄历3月18日)凌晨3点,伊凡雷帝命令侍从们给他准备洗澡水,然后他在浴室里边泡澡边写遗嘱,写遗嘱大概用了两个小时,洗澡则一直到7点。他在浴室里待了大约4个小时。

他的侍从将他从浴室里抬出放在床上,他说想下棋。下棋在当时是时尚的娱乐活动,而他也特别喜欢下棋。伊凡雷帝吩咐把娴熟的棋手、贵族罗季翁·比尔金叫来跟他下棋。一会儿连同比尔金在内的好几个人都来到伊凡雷帝的卧室。伊凡雷帝开始摆棋,然而只将王的位置摆好,他的手就好像不听使唤了,他似乎连拿动棋子的力气都没有了,随后就仰面倒下。伊凡雷帝终年54岁,死于中风。

伊凡雷帝死后两个月,他的儿子费奥多尔一世·伊万诺维奇继位加冕,同时郑重宣告:“按照上帝的旨意,我们的父亲,已经仙逝的伟大沙皇,全罗斯的大公,专治的君王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留下了地上的王国,领受了天使的圣像升入天国;而他也以自己统治全罗斯诸王的名义给他的儿子以祝福。”

为政举措

政治

加冕为沙皇

1547年,伊凡开始亲政。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除领主阶级以外,中小封建主都希望加强王权,以结束长期以来领主贵族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为加强自己的地位,摆脱领主贵族的控制,1547年1月16日,17岁的伊凡在莫斯科隆重地举行了俄罗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登基,由莫斯科大主教马卡里加冕正式称沙皇。

伊凡四世改称沙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他成了“莫斯科即第三罗马”理论的实践者”,将莫斯科大公变为沙皇(以前只有拜占庭皇帝拥有这一称谓)。这样,15世纪末,莫斯科罗斯变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确立了俄罗斯在东正教世界的领袖地位,从而也提高了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549年2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所谓“调解会议”,实际上是俄国的第一次缙绅会议。参加者除领主杜马成员和教会领袖外,还有统领和小地主。沙皇一方面联合统治阶级的力量,另一方面对工商市民和农民进行“安抚”。此后缙绅会议陆续召开。缙绅会议的召集,人员的参加,都由伊凡四世决定。缙绅会议不是常设机构,也不具有司法、行政权力,它当时不过是伊凡四世借以实现其集权统治的工具。

1551年,召开了有宗教界代表和世俗封建主代表参加的“百章会议”,通过了由西尔维斯特于1550年编纂的新法典。法典限制了领主和地方官吏的权力,使审判和治理权更加集中于中央。对中央机关也进行了改革,废除了过去的世袭领地机关,以管辖的部门为基础,分门别类建立了衙门。衙门的设立最早始于伊凡三世时期,但那时的衙门,多半以地域为基础,机构重迭,事务繁杂,办事效率低下。伊凡四世设立的衙门,使其成为一种国家制度,并且各衙门职责分明。它的出现打击了封建割据势力。

伊凡四世对教会势力极力加以限制。俄国的僧侣不像脱离尘世的“活着的死人”。他们广占田地,并且从事商业和进行高利盘剥。伊凡主张没收教会土地,分配给服役贵族,但遭到以大主教马卡利为首的教会势力的坚决反对。结果,政府的计划只是部分地得以实现。1551年5月,伊凡四世颁布一道诏令:没收自瓦西里三世逝世后由领主杜马分封给各主教和寺院的所有领地和土地。法令严禁教会不报经政府批准而获得新的土地。未经特许,王公不得将自己的领土出售或馈赠给教会。凡未经报批而转让给教会的土地,一律没收,充当军役领土予以重新分配。

推行“特辖制”

1564年,伊凡四世在全国推行独创的“特辖制”,将全国领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特辖区,归沙皇直接管理,一为普通区,主要为边远落后地区,归贵族领主管理,许多大贵族被从特辖区赶到了普通区,大大削弱了力量。伊凡四世同时组建了一支对沙皇绝对忠诚,对臣民冷酷专横的特辖军。随后,一场场屠杀开始了,以1565年—1572年实行特辖制期间为高峰。屠杀的对象主要是有实力抵抗沙皇的封建王公和大贵族。在7年间大约有4000多名大贵族被杀。伊凡四世在铲除大贵族的同时,扶植了小贵族和市民的力量,而特辖制的积极作用是消除了地方领主割据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除了铲除大贵族、扶植中小贵族,加强中央集权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重申伊凡三世时关于农民必须在尤里节才能离开地主的规定,并充实了一些条款。俄国向农奴制的泥潭中又陷进了一步。在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沙皇”成为俄国君主的正式称谓(这一称号来自俄国人对拜占庭君主的称呼,伊凡三世已经使用过这一称号,但尚未固定下来)。

经济

1550年10月,伊凡四世下令实施新的土地法令,通过没收教会和部分王公的世袭领地,政府稍许增加了领地的总面积。不过,教会的固定土地资产仍未被触动。虽然教会成功地保住了占有的固定土地,但必须放弃自己作为“达尔罕”(鞑靼语,系对享有免税或纳税优惠的土地所有者的称谓)的大部分赋税特权。自封建割据时代起,具有“达尔罕”封号的人(豪门权贵和教会王公)免予向国库缴纳他们的土地赋税。伊凡四世进行改革后,立即对“达尔罕”的影响加以限制。沙皇法典明文规定:“今后不准再赐给任何人以‘达尔罕’封号,原颁发的‘达尔罕’证书一律收回。”这样,享有特权的教会和波雅尔都领略到了新法令的威力。伊凡四世还下令,将莫斯科及邻近各县的优质土地分给在莫斯科附近没有领地的1000余名小贵族,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

在征税方面,推行按土地面积纳税的政策,封建国家的基本财源是土地税。政府取消了教会和修道院不纳税的特权,并对土地面积进行了登记和丈量,规定了统一的税收标准,宣布实行“大索哈”(原意为俄罗斯古犁,16一17世纪俄国的田赋单位,其中大小依阶级而异)为一个纳税单位。纳税农民(指耕种国有土地并向国库纳税的国家农民)一般按500切特维其(古代俄国的土地面积单位,一切特维其等于半俄亩)为一索哈,教会土地按600切特维其为一索哈,服役的贵族按800切特维其为一索哈。虽然计算上有很大差别,但按土地面积征税对教会和波雅尔也是一个有力的限制措施。沙皇政府对小贵族却给予特殊照顾,国家对他们的征税率要比对农民和僧侣的低得多,从这可以看出索哈的改革同样符合小贵族的利益要求。

为了增加国家收入,伊凡四世规定各地方官吏征的赋税不得截留,必须如数上缴国库,他们的傣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以此来防止波雅尔不受任何限制的聚敛财富,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伊凡四世还通过在全俄逐渐统一度量衡等方法,使波雅尔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削减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凡有违反的,都被课以罚金,直接交入国库。此外,保留驿站税、城市税,又新增加了火枪兵税(用于射击军薪铜)、俘虏赎金等。

军事

军事改革

一、改革门第制度。伊凡四世时期门第之争愈演愈烈,消极作用越来越大,不止一次搞砸了对喀山的远征。波雅尔只关心占据更高的指挥职位,对战事的结果不很看重。因此,伊凡四世决定从限制门第制开始进行军事改革。1550年7月,沙皇颁布了改革的决定,加强了军队中的“一长制”,禁止在战斗行动过程中搞门第之争。他还规定名门望族的年轻后裔,在15-18岁服军役时,无权要求被任命为高级职位,名门望族的年轻人在低级职位上服役,可借此积累战斗经验。此规定提高了出身不如大封建主子弟的督军的威信,也缓和了显贵们与指挥人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任命督军时,沙皇虽然还考虑出身的高贵程度,但已能把战功卓著者提拔到指挥岗位上来。总的来说,虽然这些措施没能取消门第制,也没有贯彻到底,但是,这些措施仍然是消灭封建显贵的服役特权和集中指挥军队的巨大步骤。门第制改革部分地取消了门第授官制度,协调了督军们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并改进了对军队的领导,加强了军队纪律,提高了身份不高的督军的威望,对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是有利的。

二、改进领地民团。领地民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基础,更是专制政体的阶级支柱。伊凡四世政府对领地民团的改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善中小贵族和波雅尔子孙的法律和经济地位,改进服役制度,从而提高领地民团的战斗力和改善整个军队的组织结构、状况。

“谁服役,谁就拥有土地,谁拥有土地,谁就得服役”,取得土地的前提条件是履行军事义务。服役贵族取得的这份土地不能出售、转赠、按遗嘱继承、按遗产转让;只有为自己主人服务时,才能使用这份土地;停止服务或前往另一个王公为另一个王公服务时,领地将自动丧失。

伊凡四世于1550年10月做出决定,在距莫斯科60-70俄里的莫斯科县、德米特罗夫、鲁扎、兹韦尼戈罗德,在缴纳代役租的村子和其他村子安置1000个外省地主,分给他们领地。最后一共安置了1078人,分成三等,第一等每人是200切特维其(俄国的土地面积单位)土地,第二等每人是150切特维其土地,第三等每人是100切特维其土地,总共分发了118200切特维其(176775俄亩)土地。这一批人被列入了专门的“千人册”,文献中把他们称为“千人队”。沙皇成立精选千人队的目的:一是扩大自己的政治队伍,形成可靠的军职人员骨干和可靠的阶级支柱;二是扩大同构成领地民团主体的地方贵族的联系,同时,使名门望族的后代在服役地位上同封地贵族形成平等的政治关系;三是巩固自己的军事力量基础。通过1550年的这次改革,沙皇使军队指挥人员来源单一化了,主要由来自沙皇宫廷军役贵族补充,同时,指挥人员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领地制度在伊凡四世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1555-1556年军役法的颁布,是对1550年成立贵族千人队的发展,并最终结束了对领地民团的改革。该法规定了无论是波雅尔还是封地贵族凡拥有100切特维其或150俄亩(3块地)的领地就出1名贵族,他必须骑马,带上全套盔甲,如果是进行远征,则要出2匹马。拥有的领地越多,所出的人马也就越多。凡未按规定标准提供战斗人员和逃避服军役的,都要进行处罚。军役法规定,封地贵族必须从15岁起终身服军役,这种军役是世袭的。军役分两种,年轻的最有战斗力的战士服团役,不能参加出征的贵族服城市役,此举改进了军队补充方法,扩大了贵族民团的规模。

三、成立射击军、城市哥萨克兵和炮兵。军事改革过程中成立的常备射击军,是俄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当时的兵员征集方法使老百姓的负担太重;二是对喀山的几次征战失利证明,需要比领地民团更有组织、更有战斗力、平时和战时均服军役的常备步兵参战;三是除对外战争外,为了对付农民和城市赋役居民的起义以及反对波雅尔分裂势力的斗争,也需要一支可靠的军队作为统治的工具。

1550年,当改革时机到来时,伊凡四世便从城关和农村的自由居民中招募了3000名装备射击火器的常备步兵队伍。射击军由射击军衙门管理,由国家供养,从国库领取薪饷与粮食,每年的薪饷是4卢布。在边境城市服役的射击兵还可分到一块份地。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允许射击兵们从事手工业和贸易。在组织结构上,射击军的基本编制是五百人队,五百人队下分百人队、五十人队和十人队,射击军首脑担任五百人队队长。与由贵族和波雅尔子孙组成的领地骑兵不同,射击兵有统一的军装和武器,而且是火器,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在对外战争中,射击军是步兵的核心。射击军的成立与同年建立的精选千人队是有联系的。精选千人队是骑兵队伍,射击军则是步兵,二者共同构成沙皇的精锐武装,它也是后来俄国近卫军的前身。到16世纪末取消食禄并征收射击军税之后,射击军的数量达到了1.8-2万人。

生活在南部边区城市的哥萨克部队也受到了军事改革的波及。在伊凡四世时期,城市哥萨克作为一个新的兵种出现在俄国军队中。城市哥萨克的招募方法与射击军相同。他们组成边境城市和鹿砦防线上据点内的守卫部队,执行边防勤务。城市哥萨克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到了16世纪90年代,也开始把顿河和伏尔加河哥萨克吸收到要塞城市,作为城市哥萨克服役,此举大大增加了南部边境警卫部队的数量。

伊凡四世对火炮也极为重视,他当政期间,炮兵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且分为攻城炮兵和野战炮兵,炮兵是常备部队,主要从市民—自由手工业人员中招募。

四、改革军事指挥体制。经过改革形成了比过去更为明确的军事指挥体制:沙皇负责对军队和整个军事工作的总的领导;各个衙门直接指挥武装力量的建设与训练;吏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吏部负责召集所有的俄国军队,把它们组编成团,根据沙皇和杜马的指示任命将领并向他们下达军事行动计划。

对外战争

伊凡四世在领土扩张方面很有作为,他先后吞并了喀山汗国(1552年喀山攻城战)、阿斯特拉罕汗国(1556年)和西伯利亚汗国(1579年),还打败了克里木汗国,俄国的领土向东大幅推进,蒙古人从此不再成为威胁。他在其中一些战役中亲自上阵,勇敢作战,并提出了“连续打击敌人”“在野战中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出发点”等策略。此外,他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他在1558年发动了立窝尼亚战争,企图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这场战争打了四分之一世纪(1558—1583年),消耗了伊凡一生大部分精力,波罗的海主要国家都卷入其中,俄国由于孤立无援,最终失败。

外交

与英国

1553年,在英王爱德华六世的支持下,英国伦敦的“商人企业家协会”为了开辟到达东方的东北航路而开始远航。其中,船队的主要助手理查德·钱塞勒到达了莫斯科。伊凡四世对英国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英王希冀建立贸易联系的愿望表现出极大兴趣。在1554年2月给英王的回信中,伊凡四世希望对方再次派遣船队来俄,并许诺将赐予英国人在俄自由贸易权。1554年,钱塞勒返回伦敦时,爱德华六世已过世,新任君主玛丽一世与丈夫菲利普接收了沙皇来信。1555年,商人企业家协会改组成立了莫斯科公司。同年,玛丽一世和菲利普赐予莫斯科公司对俄贸易垄断权。1555年4月,钱塞勒作为特使再次乘船前往俄国。在给伊凡四世的信中,玛丽一世和菲利普表达了对俄方热情接待英商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获得贸易优惠权。同年,沙皇赐予了莫斯科公司在俄自由贸易权。公司贸易活动不仅受到保护,还享受免税的优惠。此外,沙皇还允许莫斯科公司在霍尔莫戈雷、沃洛格达和莫斯科建立商行。需指出的是,免税权此后没有再赐予过其他国家的商人,莫斯科公司凭此便确立了在俄对外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地位。1556年8月,钱塞勒启程返回英国。沙皇派俄使奥西普·涅佩亚以及一些俄国商人与钱塞勒同行赴英。钱塞勒在航途中不幸遇难,涅佩亚则历经艰难于1557年2月底到达伦敦。

1567年秋,伊凡四世通过英国人詹金森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转达了缔结政治联盟的建议。对此提议,英国方面无法接受,但考虑到莫斯科公司的经济利益又不能贸然拒绝,便采取了暂时避答的策略。1568年,英国邮政大臣伦道夫赴俄处理莫斯科公司相关事务。虽然他在与伊凡四世的会谈中回避了政治联盟问题,但沙皇仍将莫斯科公司的贸易特权再次升级,使英国在俄国所获贸易特权达到了历史顶峰。

伊凡四世希望通过贸易优惠政策促成政治联盟,他于1569年6月派使臣索文随同返程的伦道夫前往英国缔结联盟条约,同时还请求英国免除俄商的海关税和派遣造船工匠等来俄。伊丽莎白一世满足了沙皇对工匠和俄商免税权的要求,也模棱两可地承认了英国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保证将与俄国一起反抗他们共同的敌人。她希望以此稳住沙皇,避免影响到莫斯科公司在俄经济利益。并且,她不打算再向俄国派出商谈联盟问题的特使,想以口头承诺就此了结联盟问题。伊凡四世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做法非常恼火,他在1570年10月给对方的信中宣布取消英国人的所有贸易特权。

1571年6月,詹金森带着伊丽莎白一世的信札再访莫斯科。英女王希望沙皇不要迁怒于英商,她解释国家事务并非由商人决定,她恳请沙皇恢复莫斯科公司的特权。此外,她声称将保证实现自己提出的俄英联盟方案,但对此却没有做进一步说明。女王在联盟问题上的空头支票显然难以平息沙皇的怒火,沙皇在1572年只恢复了莫斯科公司的部分特权。1572年,伊凡四世突然告知伊丽莎白一世将暂时搁置政治联盟计划。

1574年8月,伊凡四世重提政治联盟计划。但伊丽莎白一世在回信中依然没有同意结盟。伊凡四世对这些解释并不满意。1576年1月,伊凡四世告知信使西尔维斯特不再需要英国的友谊,他将同德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结盟。此外,沙皇声称将取消莫斯科公司的贸易特权,转赐给德国和威尼斯商人。面对此严峻的形势,西尔维斯特连忙回国商量对策,但此后他在返回莫斯科的途中遭雷击中身亡,所带的女王书信连同其他文件一并被烧毁。由此,伊凡四世中止了与伊丽莎白一世的通信。不过,他对莫斯科公司的威胁最终没有落实。

1581年春,沙皇派英商杰罗姆·霍西赴英寻求帮助。同年11月,英国方面向俄国派遣了医生、药师和工匠。两国君主通信在这年恢复了正常。迫于国内外恶化的形势,伊凡四世在政治联盟问题上的态度有软化,萌生了以联姻方式达成联盟的想法。1582年,沙皇派皮谢姆斯基和霍夫拉列夫出访英国。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继续就签订联盟条约进行商议;二是提出自己同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女玛丽·黑斯廷斯联姻。然而,英方对签订联盟条约一事仍是百般推脱,联姻也被女王以黑斯廷斯相貌不佳为由谢绝了。对于英方要求获得白海贸易垄断权的提议,俄方代表也予以了拒绝。最后,女王同意派遣特使去俄国商谈签订政治联盟条约的事宜。

1583年7月,英女王特使杰多姆·鲍斯随皮谢姆斯基与霍夫拉列夫来到俄国。最终,伊凡四世赐予了英国人白海全部五个港口的使用权,但其中两个港口需要同西班牙和法国商人共用。

1584年。经过1月到3月的几次面谈后,伊凡四世突然对英方做出无条件的全面让步,这其中就包括赐予白海贸易垄断权。立窝尼亚战争的失败让俄国国力大受损伤,多年的急政让沙皇在国内树敌无数,此时的伊凡四世已无路可退,他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安全问题。他在与鲍斯的会谈中就提到了自己可能会前往英国。然而,1584年3月伊凡四世突然过世,英国人获得的贸易特权又重归为零了。

历史评价

俄国历史学家巴赫鲁申:他的改革,保障了国内秩序并保证了对外敌的防御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热烈支持,贵族、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因国家中央集权化的实施而都获得了利益。因而伊凡·格罗兹尼……是他那个时代伟大的政治家,他真正了解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并争取给他们以满足。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史学家对伊凡四世大加美化和吹捧。维佩尔在其所著《伊凡雷帝》(第三版)中,称伊 凡四世是伟大的政治家,“沙皇特辖制”是“伟大的军事行政改革”。维佩尔还特别推崇伊凡四世的外交才干,称他是“所有时代的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他的对外政策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灵活的手腕,而且还在于那鼓舞着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莫斯科大学教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巴赫鲁申甚至把伊凡四世吹捧为“人民的沙皇”,他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拥护”,沙皇特辖军团是“人民的军队”。巴赫鲁申著文认为,伊凡四世的改革,“保障了国内秩序并保证了对外敌的防御,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热烈支持。贵族、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因国家中央集权化的实施而获得了利益。……所以,伊凡雷帝是他那个时代的伟大的政治家,他了解人民真正的利益和需要,并努力给他们以满足。”

1956年以后,随着苏联政治形势的变化,苏联史学家对伊凡四世的评价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在史学家的笔下,昔日的“人民利益的代表”,如今成了“暴君”和刽子手。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幸福人生的秘诀》:伊凡四世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其活动特点是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并具有进步的性质,伊凡四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此人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

法国传记作家亨利·特罗亚:由于这位暴君所实行的恐怖统治,他占据了他的臣民的心。

轶事典故

博学多才

伊凡四世是当时莫斯科最优秀的演说家,他酷爱读书,博览群书,尤其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擅长写作,对俄语有很高的造诣,是当时俄罗斯优秀的语言学家和作家,虽然大多数作品已经失传,现存的作品主要是政治性的,但他遣词造句的本领和尖刻讽刺的技巧却跃然纸上。

痴迷占星

16世纪,欧洲国家君主中流行探索神秘学说,比如炼丹术占星术。伊凡四世在宫中豢养了一些魔术师。他还从英国请来占星术家耶利谢乌斯·波美利乌斯(Eliseus Bomelius),对方擅长制作毒药,伊凡四世用这些毒药清除了不听话的达官显贵。波美利乌斯还创立了星象占卜,在莫斯科被称为“凶恶的占星术家”,被视为巫师。后来伊凡四世发现波美利乌斯为瑞典从事间谍活动后,用烤炉把他活活烤死了。但伊凡四世并没有停止对占星术的迷恋。旅行家杰罗姆·霍西(Jerome Horsey)证实,有60多位拉普兰占星术家被带到莫斯科,按照伊凡四世的意愿根据星象为他预言其所发起的征战、改革或“人员调动”。据传,占星术家们还通过伊凡四世下象棋预言了他的死亡,而象棋也是伊凡四世的一个爱好。

人际关系

父母

伊凡雷帝的母亲是立陶宛格林斯基公爵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仍未有子嗣的瓦西里三世之后,终于生下了继承人,伊凡四世出生时正好电闪雷鸣,因此被称为伊凡雷帝,但他这个名字恐怕更主要来源于后来一次次令人震破胆的大清洗。

伊凡四世的配偶

伊凡四世的子女

伊凡四世的次子(按存活成年的子女来看,是长子)王储伊万,被伊凡四世用权杖击毙。1581年(另说1575年),伊凡四世在亚历山德罗夫的行宫中意外发现王储伊万的妻子,也就是她的儿媳,穿着不符合礼仪规定,不禁勃然大怒,上前对儿媳大打出手。此时儿媳已经怀孕,遭伊凡四世暴打后流产。王储伊万赶到,上前想要保护妻子,拉开暴怒之中的伊凡四世,结果被伊凡四世用手中的权杖击中头部,头破血流而死。

俄罗斯著名画家伊利亚·列宾的经典杰作《伊凡雷帝杀子》,就是以这个历史场景为题材创作的。画中表现的是1581年11月16日那一天,伊凡四世在暴怒之中用沉重的权杖击打儿子伊万的头部后,从狂躁中清醒过来,头发蓬乱的伊凡雷帝跪坐在铺满了红地毯的地上,右手把儿子搂在怀中,左手试图捂住儿子头上血如泉涌的伤口,眼中流露出惊惶恐惧和无助的神色。而王储伊万双目无光,半躺在伊凡雷帝怀中,但仍然左手支地,似乎试图挣扎着站起来。沉重的金属权杖沾满鲜血,被遗弃在一旁。这幅杰作当今仍收藏在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王储伊万死后,伊凡四世除了弱智的儿子费奥多尔以外,再没有继承人了。虽然伊凡的末任妻子给他生了儿子季米特里,但很多人认为他是非法所生,不能立为王储。伊凡四世无可奈何,只好将费奥尔多立为王储。正如列宾画中描绘的那样,沾满鲜血的权杖被遗弃一旁,留里克王朝在伊凡雷帝之后,马上就要皇权落地了。

后世纪念

伊凡雷帝纪念碑位于喀山城郊,建立这个纪念碑主要是为了铭记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攻下喀山之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