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10:09
伊俊山(1908-1964),原名伊绍宗,字少师,满族,黑龙江省拉林县人。1927年,他入北平宏达学院补习。次年考入北平俄专,后东渡留学日本,考入日本东京铁道学校。1930年回国。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与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号召下,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他自抗战离家,从未回家探亲过。
伊俊山,原名伊绍宗,字少师,曾用名伊少。1908年11月生于吉林省拉林东城子沟子沿屯(现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镇)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祖父、为吸食鸦片,家产挥霍罄尽,只剩几亩薄田。他幼年丧母,先在本屯私塾读书,后入双城第三中学学习。1927年入北平弘达学院补习。次年考入外交部俄专,该校后改北平大学商学院,伊俊山专攻俄语和经济学专业。
1928年10月,伊俊山东渡日本留学,考入日本东京铁道学校。1930年归国。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与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号召下,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1933年,伊俊山大学毕业,返回东北,投身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开始了戎马生涯。
1934年,伊俊山与老同学――中共宁安县委书记李范五取得联系,送即投奔抗日游击区。同年他在宁安县与反日同盟军办事处主任周保中会见。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成立,伊俊山任第一师第三团政委,参加并参与指挥了宁安袭击判徒郑营战斗、进攻大甸子、双沟突围等大小战斗十余次,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1937年,在周保中指挥下,伊俊山与抗联第三、四、五、八、九各军760余名指战员攻打伊兰县城,毙敌300余人,破坏了敌人的城防设施、银行,扩大了抗日联军的声威,推动了下江地区抗日斗争的发展。动摇了伪军、伪警的军心。三道河子伪森警大队、和伪军第三十八团、第二十九团先后哗变,走上抗日道路。1937年3月,伊俊山被抗联第五军军部派到第二军独立旅任政委。4月,独立旅由伊兰、方正两县交界之三道沟出发向南满远征,历尽艰险,经半年的行军,在濛江县与第二军政委魏拯民所率的第二军军部会师。
同年11月下旬,魏拯民和伊俊山在濛江、抚松与日伪军冬季“讨伐队”相遇。他们昼伏夜行,抓住战机,控制制高点,歼敌百余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及两台发报机。战斗胜利结束后,魏拯民、伊俊山带领部队进入金川县活动。部队到达金川后,迫使驻防浑江两岸的敌人出洞,抗日联军突然进入通化、辑安县境,向老岭进发。
伊俊山在老岭,参加了抗联第一路军和中共南满省委负责干部会议。会上,他报告了北满、吉东抗日形势及第二军独立旅南征的情况。
1940年,伊俊山调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这一年,日军出动几十万精锐的关东军对东北抗联进行“围剿”,东北抗联只能在深山密林里和日军打起游击战。令人惋惜的是,伊俊山的领导杨靖宇和曹亚范都先后牺牲了。伊俊山对二人的牺牲感到非常悲痛,为了保存抗联的实力,随后他率领队伍北上,一直坚持到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抗战胜利后,于1946、1947年间,伊俊山先后担任牡丹江军区政治部民道科长、绥阳县县长、专员公署秘书室主任,牡丹江省建设厅秘书主任等职。
1953年,伊俊山调冶金部黑色冶金设计公司任副经理。他自抗战离家,从未归家探亲。1958年,伊俊山抱病出席公祭杨靖宇将军大会,并即会赋诗言志。
1964年,正当伊俊山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勤奋工作的时候,病情不断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64年3月1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