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7:15
美国石炭纪煤田,分布范围包括美国东中部伊利诺斯州大部分、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和肯塔基州西北部。密西西比河是煤田西部自然边界。煤田沿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延伸,长约640~650km,宽度最大约320~330km,总面积12.9万km2。该煤田的证实烟煤储量占全美的41%,年产量约占全美的20%。
含煤岩系主要为中、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系。
下伏地层为下石炭统密西西比系。由砂岩、页岩、石灰岩组成,其上部发现有不稳定煤夹层。
宾夕法尼亚系。不整合地沉积在密西西比系之上,其厚度变化大,在煤田边缘厚约143~368m,中部增大到985m。该系岩性旋回结构明显,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煤层交替出现,至少能划分出51个旋回。其中,砂岩占36%,页岩占58%~59%,石灰岩占3%,煤层占2%~3%。宾夕法尼亚系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岩组,下部岩组大部分为河流沉积的砂岩和泥岩,煤层薄且分布范围小,石灰岩很少或没有;中部岩组呈现发育完好的旋回沉积,其中页岩、石灰岩、煤层常见,是主要含煤段;上部岩组也为旋回沉积,但其中海相沉积比前两个岩组更多,有较厚、较多的石灰岩层,煤层较薄。
含煤岩系之上,星散地分布着厚达300m的中生代地层和新生代更新世冰川沉积。
伊利诺斯煤田是一个宽缓的不对称勺形大向斜,沿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延展。这一大向斜主要由宾夕法尼亚系占据,周围环绕有密西西比系。
煤田周缘呈现次级隆起及穹窿等正向构造,岩层为缓倾斜,倾角由煤田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小,中央部分的岩层几乎呈水平状。煤田内部有一系列次级背斜、穹窿及许多断层,最大的背斜位于煤田北部,大的断层常被小的横断层切断,构造较复杂。
宾夕法尼亚系中含煤层75层以上,其中可采煤层有20层,但煤层总厚不到整个含煤岩系总厚的3%。煤层大多不连续,厚度也不稳定。其上部和下部岩组中的煤层薄且不连续;中部岩组的1~7号煤层厚0.6~2.6m,一般连续,是该煤田主要煤层。其中,尤以5号煤层即斯普林菲尔德—哈里斯堡 (Spring-field—Harrisburg)煤层和6号煤层的厚度和结构较为稳定,分别为1.2~2.4m与1.8~4.5m,几乎遍布整个煤田,是该煤田中最重要的和开采最广泛的煤层,其产量约占全煤田的90%以上。
该煤田的煤基本属低灰、高硫和高挥发分烟煤,局部有低硫煤。其煤质分析值一般为:水分5%~20%;灰分6%~14%;硫分2%~5%;挥发分31%~40%;发热量25~33MJ/kg。5、6号煤层煤的灰分为7%~11%,硫分为1%~5%,从整个煤田看,煤级从南东往北西逐渐降低。
伊利诺斯煤田主要赋存烟煤资源,其煤炭资源量328.4Gt,占全美煤炭资源量的9%。煤田勘探程度较高,鉴别储量 (计算深度900m) 193.5Gt,占全国烟煤鉴别储量的29%;证实储量89.3Gt,占全美的21%,其中烟煤占41%。
煤层产状近似水平,且出露地表或埋藏深度浅,上覆地层厚度均不到900m,主要煤层埋深在450m以浅。然而,由于这一产煤区位于平原农业区,美国环保法对地表下沉与复田规定严格,因而其煤炭开发受到限制。另外,其煤中硫分较高,煤炭产量也难以大幅度提高。
伊利诺斯煤田于17世纪中期发现,1810年前已正式开采。它紧靠煤炭需求量大的大型工业区,所采煤炭主要就近供应发电,煤产量比较稳定。20世纪70年代煤年产量超100Mt,现年产量约150Mt。多数矿位于煤田边缘,露天矿多,其产量约占全煤田总产量的60%。部分采用矿井生产,井深300m以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