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8 15:16
伙计(huǒ ji),名词。旧时指员工。泛指合作的人,含有同伙儿的意思,在北方也有哥们儿的意思。
在北方部分地区,“伙计”是男性熟人间的亲昵称呼。比如:姜文在某营养口服液的广告中深沉地说了句:“加把劲儿,伙计!”。
伙,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即吃一锅饭,同火称伙伴,还有伙食。《木兰诗》中云:“出门见火伴,火伴皆惊忙。”,而伙计,在旧时指店员或长工。汉语在这个方面的词本来是很丰富的,像“店家”、“小二”、“伙计”、“堂倌”等等。被继承下来的,却只有“伙计”一词。在一些汉语方言地区,一直仍有顾客在餐馆里以“伙计”来称呼男性侍应,不过仅限在小饭馆或大排档使用。此外,服务行业或小型企业的老板,也可以把雇员称为“伙计”。
要好的哥们儿,兄弟,同伴,伙伴儿。
《伙计》(又译作《店员》,The Assistant,1 957)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 (BernardMalamud ,1 91 4— 1 986)的小说。《伙计》用十个篇章讲述了小杂货店一家人及其伙计在一年半中的人生遭遇。店主莫里斯勤劳善良,一周工作7天,每天14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卖3个便士的面包给一个街坊妇女,他每天早晨6点摸黑起床,从未间断;为还给顾客遗忘在柜台上的5分钱,他顶风冒雪追出几个街区;傍晚别的店铺已关门时,他却守候那些必须准备早餐的顾客,从他的店里买了东西后,才舍得关门;自己生活清苦,却时常赊账给客人(周围那些不幸的街坊四邻)。他一贯诚实待客,可称得上是个有益于他人的人。然而,他这样勤劳和善,回报他的却是一次次苦难和不幸,痛失爱子,仅剩一女又因生活贫困无力上大学不得不出去工作补贴家用,他美丽的女儿渴望获得更高的教育,摆脱贫困和苦难。当她的理想被现实所阻挠时,依然甘愿在苦难中坚守人生。
马拉默德(Malamud,Bernard1914~1986)美国作家。1914 年4月26日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俄国犹太移民家庭,1986 年3月18日卒于纽约。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后勤工俭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硕士学位。1939年起在大学执教,并试写小说 ,50 年代成名。其作品有《 店员》、《伙计》、《新生活》、《房客》、《杜宾的选择》、《上帝之恩》等长篇小说,以及一批内容丰富的短篇故事集。他自幼受俄国文化影响,文笔兼具契诃夫与海明威之风,简洁明快,幽默隽永,又带有卓别林的“ 忧郁抒情诗意 ” ,想象丰富,情感深厚 。他极善勾描美国犹太社区贫寒百姓的众生画像,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小店员、杂役、鞋匠、裁缝与潦倒文人的形象 。侧重表现对人性善恶 、因果报应、道德良知的感悟。他笔下的小人物大多朴实善良 , 历经磨难而同情之心不泯;又往往糊涂可怜,苦苦赎罪却难以获得重生。马拉默德以其怀旧色彩与传统观念,具有强烈的反省启迪意义。他多次荣获创作大奖,曾担任美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与国际笔会美国分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