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更新时间:2024-04-23 13:26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会师路,旧址东西宽110米。南北长400.6米,总占地面积约44718㎡。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三军会师纪念塔、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组成。

旧址概况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也称为会师园。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旧址东西宽110米。南北长400.6米,总占地面积约44718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三军会师纪念塔(会师塔)、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部分组成。另外后复建的会师期间朱德总司令的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邢家台子)、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二、四方面军会师旧址(青江驿)、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旧址(老君坡)、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侯家川)、红军演讲台旧址、红军大学旧址以及大墩梁、慢牛坡、张家堡等多处战斗遗迹。

历史沿革

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带领下,打进“西津门”,攻占了会宁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会宁城,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到达会宁,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9位元帅及8位大将、46位上将、127位中将、1200余位少将都在会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战斗遗址、遗迹和珍贵的革命文物。

1936年10月10日傍晚,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和一、四方面军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前召开庆祝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联欢大会,大会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陈赓马海德等。红一方面军1军团1师、2师,15军团73师和红四方面军各部队的代表及城区部分群众共700多人参加大会。

1936年10月17日, 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会宁县城召开会议,会议听取了责任人作的“抗日救亡运动与民主共和国”的报告。参加会议的有书记张国焘、副书记任弼时,委员朱德陈昌浩贺龙关向应徐向前王震、秘书长傅钟等。会议传达了9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

重要活动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成立后,会师园已接待中外游人近百万人次,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前来参观。宋平温家宝费孝通钱伟长陈俊生李蒙等1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张震杜义德王茂润魏金山吴铨叙刘精松温宗仁彭林、邢永宁,李真300多位军衔在少将级以上长征老红军和部队首长以及李子奇王世泰,孙英、阎海旺等200多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先后光临。

2007年2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会宁瞻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进一步确立了以“中国革命圣地”为标志的会宁形象;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程来会宁瞻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对会师旧址和纪念馆的布展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9年8月2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联播“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专题节目中,专门介绍了会宁60年的发展变化和在共和国成长历程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媒体都作了大篇幅报道。“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专题报道,使会宁及会师旧址知名度空前高涨,会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得到更新的印证。

2012年6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一套六枚,面值7.2元,图案分别为井冈山、瑞金、遵义、会宁、延安和西柏坡等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圣地。特种邮票上印刷的会宁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历史见证——会师楼。

2016年9月14日,经中宣部部署,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甘肃会宁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圣地会宁进行慰问演出,既为老区人民献上了一道丰盛的艺术盛宴,也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了一份深情的赞礼。

保护措施

1982年8月14日,会师旧址被会宁县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 9月,作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的管理单位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纪念馆成立,为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属县文化部门管理 。

1993年8月4日,会宁县会师园管理协会成立。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年底,会宁政府先后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对会师楼、会师门及两侧城墙,会师塔,会师联欢会会址,将帅碑林,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大学旧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及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红军演讲台,大墩梁红军战斗旧址慢牛坡战斗遗址等红色遗址进行了修缮和修复。

2006年8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纪念馆升格为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为副县级建制的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下属办公室、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会师文化研究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管理所4个副科级建制单位。

2017年7月7日,会宁县红军总司令部旧址、会宁县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会宁县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旧址、会宁县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等4处历史建筑被列入甘肃省历史建筑名录。

荣誉表彰

1997年6月,中宣部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确定为“国家第一批百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998年9月,会师旧址被省委宣传部和国家安全厅批准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2006年9月,会师旧址被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8年10月,会宁会师旧址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0年5月,会师旧址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2011年12月14日,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被甘肃省政府评为“工作先进集体”。

2016年1月,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

2016年3月22日,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被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2016年12月19日,甘肃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等14个单位通过“发改社会〔2016〕2662号”文件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7年,会师旧址入选中国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基地。

2018年,会师旧址确定为2018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2018年11月,会师旧址被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2019年11月12日,会宁旧址位列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19年,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入选甘肃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入选甘肃省可移动革命文物收藏单位名录。

2020年3月10日,被白银市公布为第一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20年11月,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综合评审验收,成为目前甘肃省一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的红色旅游景区。

2021年4月7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命名为“中国移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2021年5月,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入选2021新甘肃十大必去红色景区。

2021年8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为白银市首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8月,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分别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23年8月,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评定为2023年度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主要景点

会师楼

会师楼及古城墙,原为会宁古城西城门,也称西津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拱形城门用青砖砌成,属明代建筑风格,木楼飞楼重檐,龙脊兽瓦,飞檐翘角,为歇山顶式二层结构,四门八窗,高足两丈,阔盈丈许,雄踞城头,巍峨壮观。1986年、2006年两次维修,现存建筑是在原址上依原貌维修的。城门洞深6.4米,口阔4米,拱高5米,青砖砌面;南北两侧城墙均青砖包面,南侧长30米,北侧长45.8米,基宽6.4米,高8米,顶宽3米,有女墙,高1.3米。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1952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将“西津门”更名为红军“会师门”,命名城楼为“会师楼”。196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西津门”为“会师门”,城门楼为“会师楼”,并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楼由二层楼亭组成,城墙及城门保存完好。

会师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会师门被誉为“中华第一门”。

会师塔

会师塔是会宁县地标性建筑。始建于1986年,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缅怀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数十万红军将士,激励后人永远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会宁县修建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塔。

塔高28.78米,共十一层,三塔环抱至十层,合为一塔。三塔合抱,象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象征着三军会宁会师像三个历史巨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骨肉相连,团结一致,顶天立地,所向无敌。会师塔共11层,寓意红军长征时途经11个省、自治区。

会师塔的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会师塔内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阳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

会师塔为中国第一个以三塔环抱为构型的纪念塔。

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

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原为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是甘肃省仅有的几家文庙中维护最好、气势最为雄伟的建筑。明嘉靖、清乾隆年间及1986年多次进行维修。2006年,经会宁籍民营企业家康冰等有识之士捐助,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

大殿座北向南,五开间五进重檐歇山顶建筑。明间3.9米,次间3.2米,次次间3.2米,廊宽1.9米,一进1.9米,二进、三进、四进3.2米,五进1.9米;东西长19.5米,南北深13.4米,占地面积274.7平方米。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文庙大成殿内召开庆祝会师联欢会,朱德总司令在此殿内召开庆祝大会并做了讲话。

1982年8月14日,会宁文庙大成殿因红军会师联欢会旧址,而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殿内现存完好的供桌不仅为明代文物,而且于2000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因此,也成为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的镇馆之宝。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也称为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位于旧址南边。由徐向前元帅1986年3月题写馆名的“红军会宁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和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1986年4月6日题名的“红军烈士纪念堂”。该纪念馆是全国的全面展陈反映各路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是全国县级馆藏文物最多的展览馆。

该纪念馆2006年3月开工建设, 8月底竣工,10月18日正式开馆。投资2360万元,建筑总面积3310平方米,使用面积2300平方米。是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陈项目和国家发改委重点红色旅游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内的标志性主体建筑之一,与会师纪念塔、会师楼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纪念馆以仿古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会师塔为中心,会师楼为参照,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半地下式框架结构,宽为70米,寓意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共有馆藏文物1300余件,珍贵文物107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80件(截止2021年5月)。该纪念馆陈展内容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创作,在布展的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以“红军长征胜利”为主题,以详实的史料、图片、实物、艺术品、沙盘、雕塑为主体,以电动图表、触摸屏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共设计大型景观、幻影成像6座、雕塑2座,展出图片430余幅、电文史料107幅、图表58幅,展出实物200余件、艺术品28幅、模型2个、多媒体显示屏3个,电子触摸屏5个。

红军总司令部旧址

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原为会宁县城邢家台子民房。1936年10月9日,朱德总司令到达会宁县城,在这座小院里住宿生活了12天。旧址大门前有一根高约1.5米,边宽15厘米的方形拴马石桩和一个饮马石槽,朱总司令的战马就拴在根石桩上。在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遗址得到维修恢复,室内布置朱总司令当年用过的家具,真实再现了朱总司令工作生活的情景。

红军长征将帅碑林

红军长征将帅碑林,建于1996年红军会宁会师60周年之际,碑林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的题词组成。是中国国内最大的主展将帅题词的长廊。

将帅碑林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将军、参加过长征和会宁大会师的老红军、职务在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的题词几大部分,共刻碑文300多幅,后又对于1996年建筑的将帅碑林进行了改扩建,是“题词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全、能够反映革命领袖、英雄将士、知名人士”的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基地。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会宁县城隍庙大殿。大殿始建于明朝,1936年10月2日,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攻克会宁县城后,为打退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保卫会宁县城,10月4日,红一方面军1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率领红1师、红2师由会宁东南一线赶到会宁县城,在殿内设指挥部,指挥1师、2师、73师等部队经4日、5日两天激战,击退了国民党军对会宁县城的进攻,为会宁大会师奠定了基础。红1师师长陈赓、政委杨成武、副政委杨勇、红2师师长杨得志、73师师长赵凌波、政委陈漫远等人在此住宿生活过。

红军政治部驻地旧址

红军政治部驻地旧址位于红军会师旧址院内,原址位于会宁县城东城门内十字街南侧220米处的民房内。为一民国时的普通院落,座北面南,大门南开。主房三开间两进,座北面南,面阔8米,进深6米;整个院落东西长26米,南北宽17米,占地面积442平方米。1936年10月2日,红15军团直属骑兵队占领县城,7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此设红四方面军政治部。

红军演讲台旧址

红军演讲台旧址,原为陇西川乐楼,位于会宁县南部杨崖集乡陇西川村,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建,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后台部分为硬山顶式,前台部分为歇山卷棚顶式,前后台用装饰木板隔开,文武场均装有围栏,保存完好。

1935年10月3日,红一方面军途经会宁杨崖集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登此楼对群众演讲,宣传红军北上抗日政策,毛泽东为红军将士和群众诵读了《七律·长征》诗。

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旧址

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现址为复建,原址位于侯家川乡侯家川村侯家川社街道上,现为一家餐馆,面积约为100平方米。1936年10月15日至17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率领红二方面军总部由通渭进入会宁地区后住在这里。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会宁县城王家台子民房。1936年10月9日下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等率领红四方面军总部到达会宁县城后,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徐向前等红军领导人在此指挥战斗、生活住宿15天。

红军大学旧址

原为会宁县城隍庙廊房,砖木结构,平面布置14间。1936年10月9日,红军大学学员随红军总部进入会宁县城后,利用休整时间,举办红军大学学员短期培训班,在此培训15天,通过培训,坚定了学员们北上抗日,革命必胜的信念。

广场雕塑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内的雕塑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地球上的红飘带象征“由几十万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的足迹和鲜血描绘的、绵延二万五千余里、成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悲壮最英勇的一次进军”。

该雕塑由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10月捐建,由西安美术学院壁画装饰艺术公司王大欣、裴仁伍、张宇设计制作。雕塑从整体来看是由大到小线条式的几何体,外观形状是由三支步枪竖立在一起的石塔,石塔最高处一枚五角星正南正北,五角星是用红铜铸造后表面镀24K黄金的金黄色。地基底座从地面起一层比一层小的台阶式紫红色正方体共十层,最后一层比其他九层高很多。底座以上就是雕塑的主体,底座以上就是雕塑的主体。主体由七节雕塑体垒砌:第一节由两块等边直角三角形拼组而成(两块等边直角三角形东西方向放置拼组成菱形),第二和第三节两节组成北边红军战士的头像,第四节是西边红军战士的头像,第五节是东边红军战士的头像。红飘带扎根石雕底座北面,逆时针方向螺旋式上升(红飘带用碳钢材料焊接成空心,外刷红色油漆)。

地理位置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位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会师路7号。西临祖厉河,东面为会宁城东山,东南部是桃花山

旅游指南

交通信息

线路一:会师大桥➞会师南路7号;

线路二:西津桥➞会师门。

参观说明

2021年1月12日起,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景区游客自助分时预约及数据分析系统正式开通。游客通过网络进入该系统实名预约成功后,可在预约时间到景区门口按要求用微信扫码完成核销,即可入园参观游览。

票价费用

门票免费,讲解(20人以下团队100元,20人以上团队150元)。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08:30-17:30(夏季开放时间),09:00-17:00(冬季开放时间)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