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7 08:55
会师楼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2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西津门”更名为”会师门”,并多次维修加固。
会师楼及古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六年(1373);
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15军团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带领下,打进“西津门”,攻克会宁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的第一枪。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
1952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将“西津门”更名为红军“会师门”,命名城楼为“会师楼”。
196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西津门”为“会师门”,城门楼为“会师楼”,并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会师楼及古城墙原为会宁古城西城门,也称西津门。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会师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城楼由二层楼亭组成,为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室。楼高7米,木楼飞楼重檐,龙脊兽瓦,飞檐翘角;城墙及城门保存完好,城墙高10米,南北两侧城墙均青砖包面。城墙两端各向下延伸30米,南面砖砌阶梯可登城墙。城门为拱卷顶,高7.5米,城门洞深6.4米,口阔4米,拱高5米,南北两侧城墙均青砖包面,南侧长30米,北侧长45.8米,基宽6.4米,高8米,顶宽3米,有女墙,高1.3米。
1986年、2006年两次维修,现存建筑是在原址上依原貌维修的;
会师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
会师门被誉为“中华第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