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更新时间:2024-11-04 17:56

会计学(Account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工商管理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会计学(专业代码:110203)由审计学(专业代码:020115)和会计学(专业代码:020203)合并而成,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属工商管理类(1102)专业。

1999年,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农学院、北华大学、浙江林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会计学专业。

200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南通工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贵州工业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会计学专业。

2001年,吉林工学院、嘉兴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江汉大学、攀枝花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工业学院、西南林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会计学专业。

2003年,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农学院、唐山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呼伦贝尔学院、鞍山科技大学、辽东学院、哈尔滨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德州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邮电学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会计学专业。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会计学专业代码由110203变更为120203K,由工商管理类(部分)(1102)调整为工商管理类(1202),属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会计学专业代码仍为120203K,属工商管理类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培养目标

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会计学作为应用学科,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形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具备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事务管理等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际经贸规则及会计准则,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初步的学术训练,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目标可以定期进行评估与调整。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定位和优势,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行业领域、服务区域、人才规格等方面明确特色,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培养规格

会计学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可实行弹性学制,但一般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不多于8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符合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校有关规定者,经过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三个方面。

(1)学科基础知识

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下属的专业,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扎实的知识背景。

(2)专业知识

在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后,学生需要系统掌握包括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在内的会计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与会计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国际惯例。

(3)通识性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

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并运用高等数学、统计学、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适当的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

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方面。

(1)专业能力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地陈述和处理会计事项,撰写会计工作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养成职业判断能力,提升专业水准,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进行恰当分析,为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2)综合能力

包括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较强的语言与文字沟通能力,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习提高和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包括人文和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三个方面。

(1)人文和科学素质

学生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和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怀,注重人文素养,树立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和科学态度。

(2)专业素质

学生需要具备会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坚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3)身心素质

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以及社会人际关系。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课堂教学课程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通选课)等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应包括实验、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

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课程的学分比例应不高于85%。

理论课程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即主干课程)至少应包括基础会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公司财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业道德等知识模块。

各高校会计学专业需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参照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与学分。同时,需要根据专业必修课程体系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与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应当与专业必修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和延伸关系,并形成课程模块(课程组)供学生选择性修读。

会计学专业应当着眼于学生均衡知识结构的形成,按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数学与科技、语言与文学、健康与艺术、职业发展与就业、经济与管理等类别设置一般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一般选修课程在课堂教学课程中的比例应不低于25%,选修课程中应含有创新创业内容。

会计学专业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为主的讲授方式外,还应广泛采用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素质为主的其他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现实世界问题及创新创业导向的项目研究、研究性讨论、文献阅读与综述、口头报告与演讲、自查与互查作业等。

会计学专业应当充分使用案例分析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应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素材,并指导学生提前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充分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案例讲解需要将案例资料与经济管理理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理解经济管理实践的复杂环境,培养其经济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

会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运用和检验课堂教学成果,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行状态。实践教学课程应包括实验、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学分至少应占总学分的15%。

(1)实验

会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建立必要、适用的实验室,开发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合的实验课。实验课要按照由基础到高级、由单项到综合、由感性认识到体验创新的方式进行。在实施方式上,应做到既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开设部分实验内容,也可以单独设立专门的实验课,以保证实验教学的灵活性与深度。

(2)实训

作为职业化培养的重要环节,会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安排必要的实训活动。会计实训要求在院校可控的状态下,提供类似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对学生进行手工做账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等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

(3)认知实习

会计学专业应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和部分入门专业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认知实习,帮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领域的感性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认知实习的主要组织形式为参观国内外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的会计(审计)实践和观看相关的会计实践活动影视。

(4)专业实习

会计学专业应制定实习教学大纲,明确专业实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明确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学时分配。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了解具体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则,运用专业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

(5)社会实践

会计学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组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创业实践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感性认识和社会活动能力。鼓励学校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和创新竞赛,举办创新创业讲座,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6)毕业论文(设计)

会计学专业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性导向,体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鼓励学生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诊断报告、管理模拟、创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或实践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具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创新意义。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应建立一支规模恰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专业课程专职教师不少于10人,并应聘请适当数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任课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有效指导。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获得会计学相关(含经济学和管理学)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90%,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拥有高级职称(含副教授)及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外校毕业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

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应能体现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会计实践。除了教学要求,专任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还包括:承担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或编写教材,定期产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研究与创新成果;进行知识更新,近5年内至少80%的专任教师进行专业研修、培训、考察或参加学术会议;与实务界保持紧密联系,近3年内至少30%的专任教师在实务界兼职(如担任独立董、监事,财务顾问,挂职锻炼等形式),为企业提供过咨询和培训等服务,或具有一定的实务工作经验。

设备资源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应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具有一定数量的与专业有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和数字化资源,并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专业图书(含电子图书)生均册数应不少于5册,年均专业图书采购种类应不少于40种,其中外文专业图书不少于8种,近3年专业期刊不少于20种。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需要完备的教学设施,建有专业实验室。教学设施应能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70%以上专业课程向学生提供多媒体资源。专业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应不少于200万元或生均不少于1万元,实验室面积应不小于100平方米或生均不小于1平方米,每百名学生配实验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不少于10台。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需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每100名学生至少建设2个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条件进行建设,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的密切合作,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参与教学和指导。

教学经费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院校,教学经费应满足学生实验、实习、设备更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需求,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学生所缴学费的20%。

质量保障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应围绕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形成质量保障组织,制定质量保障规范,建立质量保证监控机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实现。

质量保障目标包括培养计划质量、培养过程质量和培养结果质量等目标。

培养计划质量:培养目标清晰准确,培养模式先进有效,培养特色鲜明具体,培养计划切实可行。应有3~5年的会计学专业发展规划,以及能够实现专业优势并经实践检验的成熟的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过程质量: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手段、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方面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培养过程应在获取知识和技能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课程方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包含实践内容和达到专业期望,体现独特的竞争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

培养结果质量:有效支持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持续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满意度。在确保符合培养计划和培养过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学位授予率至少应达到9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应不低于70%。

组织程序系统是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应设置相应委员会、组织机构和各类岗位,形成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分工协作、持续改善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

质量保障规范系统是围绕教学质量目标,覆盖教学过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制定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师生答疑、考核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应当作为教学工作考核、定期考核、教学奖励以及评优、职称评聘的依据,重视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规范:制定实验课的准备、课堂组织、考核等实验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定实习准备、实习活动、实习指导、实习成绩评定和总结等实习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制定毕业论文准备与开题、指导与写作、评阅与答辩、成绩评定与总结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切实提高论文质量。

质量保障监控系统是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与规范的要求,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控机制建立的动态、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基本教学文件;建立和完善学籍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奖励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守则、课堂规范、考试规则、学生管理制度等,以全面、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有效约束和规范教学过程。

监控机制:建立和完善评价教师机制、评价学生机制、评价管理机制、督导机制、内审机制、反馈机制、奖惩机制等,从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处及时、全面获取客观的反馈意见,并积极整改应对,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培养模式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任教师深入行业调研,明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校建筑特色,对建筑、设计、服务、制造业等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制造和建筑等领域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以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需要的实时动态。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院办学实际,确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为拓宽学生就业方向,开设金融会计税务会计两个方向,毕业五年后具备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批准会计学专业“X”证书,促进“1”和“X”融合

随着“1+X”证书的普及,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过程中,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申请了财务数字化应用、智能财税、金税财务三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考核内容和方式,梳理出对应证书的准确切入点,有效促进“1”和“X”的融合。

(三)修订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通

立足专业发展,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三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融通。

首先,体现在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上,对职业发展平台课程的职业发展选修课模块进行补充,明确取得每项证书获2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至少一项证书的考核。其次,对新版OBE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将原有的学科专业课进行了优化整合,坚持育人为本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将职业证书大纲内容分别融入“中级财务会计(上)”“中级财务会计(下)”“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税收概论”“税法”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对于职业证书与原有教学内容相同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进行强化,课程内容与要求不能涵盖“X”证书的内容的单独补充学时进行补修。

(四)与企业和评价组织机构合作,编写与“X”证书相关的教材

以学院“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结合“X”证书考核内容与方式,联合校外企业,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参照,编写会计学专业与“X”证书融通的活页式教材,适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的新工艺、新技术要求和会计准则的变化更新教材内容,在每个新增和难理解的教材知识点上添加二维码讲解和答疑,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还联系各个“1+X”证书试点院校的公众号和媒体群,进行会计学专业的互联互通、取长补短,编制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际的“X”教材,以满足院校对该项证书的培养要求。

(五)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极力打造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此方能在授课中融入企业实例和准则的应用,实现课堂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提供教师学习成长平台。高校应结合办学实际,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主要通过教学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汇聚资源等手段助力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培养。努力为广大教师搭建有效的共享机制,如校企互动的“双基地”“双平台”,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训练;制定教师挂职锻炼和访问进修制度,汇聚资源,为刚毕业的硕博士毕业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

二是调整教师招聘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为贯彻落实该方案,高校应适当提高对应聘者的企业从业经验和相关专业证书的要求,保证教师队伍中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逐年扩大,有利于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考核。一方面,制定本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也要履行相应的任务,负责指导学生实践和参与校企合作工作,对于未完成指导任务的教师取消其“双师型”教师资格。

四是扩大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比例。对于企业任职5年以上的中级以上职称会计人员可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任教,同时引进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骨干和标兵作为外聘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力打造“学术性+实践型”的师资团队。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会计学科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的现象,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理论功底扎实、实务操作能力过硬以及拥有信息化技能和跨学科融合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在此基础上,地方高校要把握新时代对新文科的要求,以“大智移云”时代下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根本,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开展本科教学的“质量革命”,建“金专”“金课”,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在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将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细化,满足人才培养的各类需求。地方高校会计学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主要方向,并体现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性。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负责人须在整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多方调查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划分,把握经济发展势头,结合国家政策,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彰显新文科时代特色,推动会计学课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与分析等专业领域交融互通,多方位提高会计人才的培育水准,从而为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人才。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地方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思政教育、法治教育三者间的深度融合。专业教师在讲授会计学基础、审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必修专业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通、慕课等学习软件将财会领域中典型的与职业道德、准则底线相关的案例作为专题导入课堂,正面案例教育与负面案例教育都应纳入专题,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养成谨慎、踏实的工作习惯,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此外,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要以会计的行业特性为导向,在会计史、审计史等导论课程中穿插理想信念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守法善制的职业道德精神,让廉洁、正义、守法的品质在学生的心底扎根。在会计培养方案中,重新构思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设置,在扩充相应的课程时,结合目前社会实际和会计领域的时事要闻,有针对性地补充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向学生灌输法律至上、忠贞诚信的理念,从而达到让学生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准则的教学目标。

(三)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会计学,更应使学生在掌握经济、管理、金融等基本知识的同时,增强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与分析能力。地方高校须基于“大智移云物”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对会计学课程体系进行及时更新。在课程方面,目标定位要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要进一步彰显智能化元素,达到课程设置在智能化和专业化两者间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强的目的。可以按照“财务大数据基础—智能会计—智能财务”一步步递进设置课程,增设“智能会计概论”“智能财务共享”“大数据财务分析”“大数据审计”等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专业先行先试,培养具有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在实践课程方面,引入大数据分析财务信息仿真系统,增设智能财务与大数据会计分析案例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企业案例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需要运用到相应的实践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贯通,各地方高校可以自行研发或者采购相应的大数据分析财务信息仿真系统,让学生在校期间便拥有接触大数据处理的实践平台,同时将其融入财务分析,开展与之对应的角色扮演,面向不同岗位间的具体工作开展初步实操。将传统的闭卷考试向项目设计、专题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考核方式转变,制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搜集和了解各类智能财务大数据会计分析的真实案例。在高年级阶段,地方高校应该和企业加强协作,与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协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探讨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特色课程,注重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大数据财务的应对处理能力。

(一)明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互联网教育为中心,以培养信息化,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目前,高校应结合实际,以互联网为平台,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联合企业构建多元化、多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整合教学资源,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形成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让学生真正接触数据分析、云计算的操作模式,加以模拟和演练,在全方位的实践中体会会计工作的要领。

(二)构建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框架

为了充分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思维,构建了基于OBE理论的人才培养体系示意图(见图1),图1中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会计人才创新培养改革的思路,为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做好规划和统筹。

(三)优化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1.改变传统培养理念,创新信息化培养模式

改变传统培养理念,创新信息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认知程度,在观念上摆正态度。在注重基础实践的同时,创建仿真会计实验模拟,优化会计人才培养环境。让学生在培养中了解真实的工作流程,不仅把理论运用熟练,还可以在系统化的模拟实践中面对真实的会计数据。对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指将实际工作放入实践课堂,把会计真实工作中的财务工具作为教学工具,对真实的数据进行核算分析,并且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管理数据信息,向管理方向靠拢。

2.合理安排实践课程,消除形式化

高校的会计类实践课程一般都是安排于在校期间,在校内进行封闭的实践操作,实践时间较短且没有实效。因此,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习,联合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真正的实习中了解会计工作,认识到社会真正需要的会计人才。在实习期间,学生实习内容根据本学期学到的内容而定,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实习经验。

(四)注重会计学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注重会计教师的综合能力,引进或培养优质会计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会计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熟练运用会计理论知识于实践中,熟悉会计实践的流程、财务软件的实际运用、财务数据的填制和核算,能很好地与学生讲解会计实践的操作方法,解答疑问,分享经验,参与到实践中去,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方法,规范操作。

(五)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环境

1.建设和完善实验室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设备齐全,多功能性的实训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训室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方便讨论与沟通,提高多元化实践课程灵活进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平台

高校应与行业企业协调创新发展,共同构建会计人才培养数据系统,整合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全力开发实践教学课程,网络在线教育,与政府、会计事务所,企业、银行等单位进行技术交流与互助,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基地,打造特色开放的实践环境,从而提供更优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六)健全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具体见图2。

1.师生互评

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系统反映课程设置的难易程度,学校可通过学生反馈,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教师可以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践学习,对人才培养结果做出评价。师生互评可以加强人才培养效果,通过互评的方式形成师生双向的互动沟通,直观反映人才培养结果,提高培养效率。

2.专家评价

专家可以根据最新实践内容,主要针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对学校会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进行调整,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队伍,对会计人才培养进行监督指导,专业评价和与专业化教研可以使人才培养在瞬息万变的发展潮流中与时俱进。

3.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数据库

把会计学人才培养评价数据存档,作为培养过程的经验进行分享。从过程中汲取不足,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内容优化,完善培养课程,以此制定人才培养规范。

数据统计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00000人以上。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考研方向有金融、税务、审计、法律(非法学)等。

就业方向

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会计/会计师、公务员、财务分析经理/主管、审计专员/助理、事业单位人员、出纳员、财务助理、银行会计/柜员等。

开设院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