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过程模式

更新时间:2021-12-04 14:20

传播过程模式,传播学的说明方法。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出解释。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名词解释

传播过程模式是指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出解释。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

直线模式

"5W"模式

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他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

Who (谁)

Say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香农—韦弗模式

1949年,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式,被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一韦弗模式

该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它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缺陷

直线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之际具有明显的缺陷:

循环和互动模式

循环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其特点是: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是,这个模式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施拉姆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另外提到了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大众传播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除了施拉姆外,较全面地提出了传播过程互动模式的还有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

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