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3-03-22 06:40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根据国内外能源学科与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节能工作的需要,结合本实验室二十多年来的工作基础,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学术委员会领导下,密切注视国际学术动态。

成立背景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8月17日。其前身是原国家教委1994年1月批准成立的传热与节能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2001年8月重点实验室的扩建报告经教育部批准,形成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主体,有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参加的联合实验室。2007年9月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延续了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共建的形式。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工程科学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其研究目标是结合我国能源与化工的发展需要,开展工程热物理、热力学、传递过程与能量利用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新技术。

基本任务

重点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与学术环境,吸引和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在能源学科与化学工程学科的前沿领域内开展高水平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开展节能工作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提供高效的实用技术。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向国内外开放的,代表我国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研究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基地。

机构设置

以重点实验室为基地的“能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是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内容之一,得到了广东省和学校的重点支持,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了大力的配套保障。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58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42人,实验室还配备1名设备和财务管理人员、2名负责实验设备仪器安装、调试的技工。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陶文铨院士。

研究工作

能源终端利用系统集成建模与优化

工业能量系统集成建模和优化,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研究开发;

建筑物能量系统集成优化;

交通系统节能的集成建模和优化研究;

能源--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三者协调互动的全生命周期(LCA)和全方位评价(GSA)模型和优化理论及方法

传递过程强化与控制理论和能源新材料研究

宏观与微观传热传质过程的强化与控制的场协同理论;

多种介质、多种相态、及多种过程耦合的传热传质强化;

新一代强化型的管壳式换热器管、壳程各种强化技术;

节能、储能和能量高效转换新材料的制备及关键性技术;

天然气能源利用技术和策略

天然气能源优化利用技术研究;

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优化研究;

液化天然气(LNG)的冷能及相关低温设备研究;

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及平衡匹配优化研究;

亚热带及沿海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沿海近海风力资源及变化规律调查研究;

太阳能功能材料、太阳能风力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吸附蓄冷空调以及地热应用的研究;

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机理研究。

科研项目

重点实验室主持和承担了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高效节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国家“863”项目“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的研究开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化学供应链的系统理论和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过程系统技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研究”“非常规条件下吸附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 广州大学城区域能源规划和分布式能源站方案设计,以及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近五年科研经费约6000万元。

近五年,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20余项,中国专利50余项。其中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高性能吸附材料的热质交换技术及其应用”、“木质素磺酸盐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改性技术”,教育部提名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过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在石油石化行业中的工程应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专利奖)“交变曲面波纹管蒸发式冷凝器”等。

科研成果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强化凝华传热传质过程及新型热熔冷凝箱的工业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强化冷凝传热的新型翅片管;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年产五千吨邻二甲苯法制苯酐六十克生产装置;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奖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800余篇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鉴定成果6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