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补例

更新时间:2023-01-05 12:14

《伤寒补例》,2卷。清代周学海(澂之)撰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作者有意于补阐晋代王叔和《伤寒例》中“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之旨,提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见自序)。遂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对伤寒、温病、疟、痢等病证予以阐析,故以《伤寒补例》为书名。全书内容简要,切于实用,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如“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晚发是伤寒正病”等。本书另附“《伤寒论》读法14条”,可供读者参考。

内容简介

上卷载伤寒难读并宜补大旨、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晚发是伤寒正病、水气凌心即是三焦伤、伤寒杂病皆有之等论;下卷载伤寒读法十四条,南北伤寒异治、男妇伤寒温病舌黑异治、牢脉病机、发汗别法等论。认为伤于寒者皆可谓伤寒,因四时气候变化而有夹湿、夹燥、夹风之异,又因本体阴阳虚实之不同、治疗之得当与否而出现诸多复杂证候,故治伤寒不能专读伤寒一书。周氏宗《伤寒例》“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病”的观点,结合其临证心得,对伤寒、温病、疟、痢等病,予以阐发和补充,而不为六经辨证所囿,对《伤寒论》研究及外感病临床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学海(1856~1906)清代医学家。字澄(澂)之,一字健之。浙江建德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浙江候补道。儒而精医,论脉尤为精详。著《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各两卷(后人合刊为《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所著引申旧说,参以实验,多心得之言。慕宋元人之善悟,故于史堪、张元素、刘完素、滑寿诸家书,皆有评注。服膺清代名医张璐、叶桂两家,证治每取张说,曾评注叶著《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类编》。宦游江淮间,治疑难症多有奇效。博览群书,费时二十年(1891-1911) ,汇刻《周氏医学丛书》三集,共收医籍三十二种,一百八十八卷,为中医丛书之佳作。

成书背景

作者有意于补阐晋代王叔和《伤寒例》中“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之旨,故撰成本书。

流传版本

现存清宣统二年(1910)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书评、序言

伤寒,病因也,非病证也。以因为名,求本也。伤寒见证,变化无端,非仲景六经主证,所能赅括。后人拘执,凡不在仲景文内者,概不敢求之伤寒。间有窥见一隙,又不敢显违众论,但曲为之说曰,是伤寒杂证也。夫伤寒之证自杂安得复有伤寒杂证者也。晋唐诸贤,以温病热病,本于伤寒之转变而别,以温毒与寒毒相对待。至哉言乎!温病热病,且以为本于伤寒,况其本寒证者乎?学人能知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文外,尚有伤寒证治,庶乎其可与读伤寒之论,治伤寒之病矣乎。王叔和作《伤寒例》,以明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之事,用意甚盛。惜其语焉不详,揆之事例,仍多未备。学海读《内经》后,读仲景书,参以临诊。觉于伤寒偏死下虚人一语,稍有领会。于是有见辄录,积久成帙,虽无深义,要是拾遗发覆之一端。名曰《伤寒补例》,不敢补仲景也,补叔和云尔。

乙巳孟冬健之记

章节目录

卷上

伤寒论难读并宜补大旨

三阳三阴分经名义

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

伏寒触发与伤寒时温脉证并病机异同

即病伏气直中传经四证异同

晚发是伤寒正病

两感有三

水气凌心即是三焦伤伤寒杂病皆有之

无端暴喘即是寒入命门伤寒杂病皆有之

卷下

伤寒论读法十四条

南北伤寒温病异治

附治疟宜破血发汗

附治痢宜和营卫养筋膜

男妇伤寒温病舌黑异治

附读伤寒论杂记四篇

牢脉病机

发汗别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