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4 09:24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讨论一直是中国文化界的热点。本书作者从西方16—17世纪以后的历史发展认识到:任何一个古老的文明,如不能使其原有的价值系统、人格结构、生活方式激起创造性的变革,很难完成一个真正茸有自由民主精神的现代化国家,而新伦理的建立又与这一基本的变革息息相关。因而在“精神革命”,这一原始的理念基础上:作者分十章分别讨论了:传统伦理的价值及转化、伦理与人性、文化、工业文明、自由、民主的关系,提出了建立新伦理所需遵循的原则及模式;为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系统观点。
自序
第一章 传统伦理的价值及其转化
一、传统的意义
二、传统伦理的特色
三、五伦的检讨
四、传统伦理的转化
第二章人性与伦理
一、传统人性观的局限
二、人的特性——本能到创造
三、开放的人性观
四、人性与伦理
第三章文化与伦理
一、文化的概念
二、中国文化与伦理
三、反理文化对伦理的影响
第四章工业文明的伦理新貌
一、工业文明的特徵
二、生活方式的革命
三、工业社会的问题与危机
四、工业社会的伦理新貌
第五章人生阶段与伦理
一、人生不同阶段的伦理特徵
二、儿童与伦理
三、青年与伦理
四、中年与伦理
五、老年与伦理
第六章自由、民主与伦理
一、伦理中的自由与民主
二、自由与伦理
三、民主与伦理
第七章精神的革命
一、中国台湾与日本国民生活理想的比较
二、是什麽因素阻碍我们前进
三、精神革命应有的努力
第八章新伦理的动力
一、道德的再认识
……
第九章批判的心灵、社会的关怀──型塑知识分子的新典范
第十章伦理、民主、科学的三结合——树立中国文化的新模式
附录:新伦理的讨论
徵引各文作者、题目及出处
韦政通,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哲学家、政论家。曾任大学教授。为“澄社”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论坛》编委会召集人。常发表政论文章,颇有政治影响力。主攻中国思想史,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辞典》、《荀子与古代哲学》、《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突破》、《儒家与现代中国》、《儒家与现代化》、《中国的智慧》、《中国哲学思想批判》、《现代中国儒学的挫折与复兴》、《胡适思想纲要》等二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