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2-08-25 16:44

伪心理学是指那些貌似心理学但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体系。多年来,各种伪心理学变化不大,这是因为伪心理学的信徒不敢正视那些与他们的信念不相符合的事实证据。而真正的科学家则总是积极寻找理论中的缺陷,以怀疑、批判的态度评价自己的学说,使人类的知识领域不断得到扩展。与真正的心理学家不同,伪心理学家从不进行科学实验。手相学颅相学、笔迹学、神经语言程序学星座学、心灵控制术等都是伪心理学。

定义

亦称“赝心理学”。(1)泛指非科学的、虚假的、欺诈的心理学,如颅相学、手相学、笔相学等,操此业者多为江湖骗子。伪心理学与心灵学(或超心理学)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不遵循科学法则进行研究,不同之处是心灵学专以超自然的奇幻的心灵现象为研究对象。(2)有时指那些明知不科学的理论却死抱住不放的反科学的理念。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的一些观点乃至心灵学也有时被人称为伪心理学。

受众广阔原因

伪心理学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占有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人们的欲望,伪心理学满足了人们的什么欲望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全的需要,色彩心理学可以让人们简单的用色彩来给自己周围的人们贴上性格标签,感觉自己有能力看透别人,能够知道别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什么,比如某种颜色性格的人富于攻击性,在与他交朋友的时候你就会谨慎一点。“感觉能够控制环境”这只是一种安全感,你很可能为了获得安全感而盲目地相信各种伪心理学。

识破科学的假象:如果你相信色彩心理学你一定这样证明自己的理论:这是很多心理学家通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得到的成果。但是,色彩心理学已经被很多人(大众心理学家)妖魔化,我们已经知道妖魔化是为了吸引大众。真正的色彩心理学仅仅是一种性格测量学,而与色彩没有太大的关系,色彩只是一种性格的名称,比如你为什么叫“稻草人”,是因为你是稻草做成的人吗?给各种性格类型的人起一个色彩的名字利用了人的记忆的双重编码模型,使得我们更容易记忆。识破科学假象要求我们区分人们心中所想的“色彩心理学”和真正的色彩心理学的区别,不要因为算命的换了一个名字改叫“科学算命”就把它当成了科学。

心理学家区别

心理学家和大众伪心理学家的显著区别就是心理学家探求真理,而大众伪心理学家努力满足大众的欲望,比如为了满足人类“控制别人”的欲望,有作者就写了“控心术”,这样的图书销量有保障。当然,大众伪心理学家中也有追求真理的,但是只占少数。

前一种心理学家主要的工作场所是实验室和图书馆,他们并不关心普通大众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理论,他们唯一追求的就是探索内心世界的真理,他们可能会创造各种术语来描述内心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些术语让他们与普通大众产生了隔阂。大众伪心理学家多是以出版图书和走穴串场为营生,与“探索内心世界”相比,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图书销量怎样。

伪心理学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因此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得出一系列的结论,而伪科学则忽视科学的实证方法,凭借主观经验误导大众。科学的心理学所进行的研究以及结论需要三个方面的校验:(1)系统的实证主义以及是否满足可证伪性。(2)公共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3)能用实证方法解决的问题

系统的实证主义以及是否满足可证伪性

实证主义意思为“基于观察的做法”,即科学家是通过探究世界来发现世界的。不过靠纯粹、单一的实证主义是不够的。观察法是好而且必要,但是单一。非结构的观察不会发现科学知识。例如,你可以从起床到就寝做整日的观察记录,随后你拥有大量事实,但这并不会加深你对世界的认识。而科学观察是系统化的,因为它是有结构地去观察,所以其结果能够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科学的观察通常是为了检验理论;它是想透过测试各种不同的说法,来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科学的这一结构性可以令我们根据观察的结果,去支持一些理论,及否定另一些理论。

是否满足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指的是这个理论有没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一个理论没有可能是错误的,那么它多半是没有任何科学价值的,也不属于科学。弗洛伊德往往因为这条标准饱受批评,他的理论多是无法证明是错误的,无论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他都有办法说成是支持自己的。比如,弗洛伊德说人为什么有攻击本能,是因为我们观测到了人的攻击行为,反过来问,为什么有些人没有攻击行为,他说,因为攻击行为指向了内部,也就是说指向了自己。我们没办法证伪它,所以美国心理学会只有10%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正确。大部分心理学家只是把弗洛伊德当做一个对心理学有影响的人物,比如作为一个作家和实践家去看待。

公共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科学知识不只存在于个别人的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发现在没有接受科学界其他人批评和验证之前,都不能称其为科学知识。知识如果只是“特别”的,亦即是一个人想出来的,而且不受他人审视及批评,那它一定不是科学知识。

科学是通过可重复试验来实现其公共可检验性的理念。一项发现如果要在科学界得到公认,它必须要让其他科学家重复相同的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只有这样, 我们才说该发现是被重复验证了。这种重复的验证机制保证了某个发现不是因为个别研究者的倾向或错误造成的。某项发现要得到科学界的接受,前提一定是: 可以被最初发现者意外的其他研究者所重复试验。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检验,此发现才具有公开性。

公共性,可检验的知识。是指可以被科学界任何其他人经过重新验证、批评和继续发展的这个验证程序,而得到的知识。它也是作为消费者的普通大众应当用来评价出现在媒体中的科学信息的重要依据。骗子或那些施用伪科学的人,与真正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绕过科学界的常规,不通过科学出版物来发表其研究发现,而是直接通过媒体公布他们的“发现”。在相信那些宣称”科学“的发现之前,一条评判真伪的方法是先问一下,这些发现是否已经在具有同行评审制度的正式科学期刊发表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立刻就可以把伪科学和真理分开来了。

同行评审一般是这样进行的:投稿文章首先提交给若干科学家来评审,评审人将其批评意见提交给一名编辑,再由编辑来决定是否发表该文,或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或 统计分析,还是存在某个致命问题和缺陷而被拒绝采用。一般来说,大部分刊物在其内页都会刊登有关该刊物的编审政策及章程,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获悉此刊物是否 执行同行评审制度。

虽然在不同学科间同行评审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根本逻辑是相同的。同行评审和重复验证机制是科学保证其客观性和公开性的根基。实验和思想只有经过了其他人严格审视及尖锐批评,才能开始接受公众验证的洗礼。

能用实证方法解决的问题

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科学家所解决的问题是那些有可能用现有实证技术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个理论是当下没有技术可以验证的,那科学家就不会去研究它。例如,“在照顾3岁以下孩子时,给予结构化语言刺激的孩子,其日后的阅读学习水平是否会比不给刺激 的孩子要好呢?”,这样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实证方法获得解答。 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则不是可实证的问题,就不属于科学的问题。

科学进展通常是通过先提出理论假说来对世界上某特定的现象进行解释开始,进过由理论推展出预测、再经试验来验证,最后到根据实验结果修正理论,这一连续过 程来进行的(理论→预测→实验→修正)。 所以科学家所说可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指“可验证的理论”。理论怎样才是可被验证的呢?首要的是理论必须对自然界中的特定可观察的事件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所 谓的可被实证验证性。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文-平柯讲过,“无知”可以分为问题和谜团(mysteries)两类。如果是问题,就有可能找到答案,并且及时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们可以预计会在未来找到。而对谜团来说,我们就无法预想会找到答案。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把谜团转变成为问题的过程。

常识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套有关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怎样看我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内隐理论。社会、人格和认知心理学家也都研究过个体的这些内隐理论是什 么。研究发现,人们很难清晰、逻辑地把这些理论表达出来。 实际上,大多数人是不会遵循一套成型的理论来行事。反而,当我们感到的要对行为作出解释和说明时,往往会引用一些老生常谈的谚语。 但是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本身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也因此是不可证伪的。

人们常常用互相矛盾的谚语,在不同时间来解释同类事件。例如,三思而后行是一个强调行动要谨慎的好俗语,但是我们也常听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来劝告人们 要行动果断。 呈对立状态的谚语还有“安全第一”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还有我经常高阶学生“今天事情今天做”,可是我又和他们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些大受欢迎的陈腔老调构成了我们对行为的一大堆内隐的:“解释”。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其中之一都可以被抬出来解释一番。这就难怪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判断人类行为或个性的高手。

有时我们对一些内隐的心理理论是很难驳倒的,往往也没什么大用。即使其中某些世俗信念是可以被验证,它们往往被心理学研究证实是错的。例如,对高中生课余 打工一事,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时间好事。发展心理学家们曾作了大量有关打工对学生影响的研究,涉及了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和学业成绩等多个层面。他们发现, 美国文化对青少年打工的所有世俗看法都是错误的。 事实上,只有很少的打工收入真正补贴了家庭的开销或作为未来的教育支出。大多数的收入都花费在哪来比阔上。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打工经验反倒让学生对工作变 得反感及不尊重。

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列举出许多其他的实例来说明世俗常识或民俗谚语的谬误。例如,一般公众认为在学术上成绩出色或经常读书的小孩,通常在社交及体能方面表现不好。虽然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但它仍然在社会中流传。大量事实表明,这类小孩体能优秀,在社交上也更积极。

这些例子警示我们小心对待当今的“常识”,因为要让昨天认为正确的常识在今天变为荒谬并不是难事。相对于常识而言,心理学的用武之处,在于它以实验为基 础,验证这些常识背后的假设。有时,这些关于常识的假设并不能通过检验,从而使充当检验者角色的心理学难免与文化信念发生冲突。心理学也因而成了勇敢的揭 发者,让这些早为人们所惯性接受的世俗智慧再无立足之地。

所使心理效应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弗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家弗拉(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结果平均评分为4.26,在评分之后才揭晓,弗拉是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这些内容。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随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其中一份是正确的评估和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在之后,学生们被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相对于那一份真实的,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谄媚效应

谄媚效应是指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这种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大约50%的人对占星术深信不疑。从传统上来说,十二星座可以分为六个“正向”星座(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和水瓶座)和六个“负向”星座(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和双鱼座)。通常来说,正向星座的相关特质听起来要比负向星座的相关特质更讨人喜欢。一般认为天秤座的人倾向于追求和平和美感,而金牛座的人更注重物质,也更容易不满。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玛格丽特·汉密尔顿曾让人们提供他们的出生日期,并依据自己相信占星术的程度从0~7分中选一个分数。正如“谄媚效应”所预测的那样,很明显,相对于负向星座的人而言,正向星座的人更有可能相信占星术。

正例谬误效应

正例谬误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在生活中,正例谬误效应有很多实际的体现,更为影响重大的应用是星座、血型、塔罗、心理小测验、面相手相等各类预测、算命。除了应用巴纳姆效应外,就是利用了正例谬误效应。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是矛盾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挑剔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随性。当你看表时,你是否会觉得“怎么老是11:11(或者是其他你觉得特殊的数字)”而实际上,如果你记录每次看表时的时间,你会发现这个特殊数字并没有比别的时间多。

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等。

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从观察的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的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前者是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后者是重点观察被试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现;从观察者身份上划分,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前者是观察者主动参与被试活动,以被试身份进行观察,后者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试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从观察的场所上划分,可分为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的情境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带有被动型。另外,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有时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精确地确定心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为了克服观察法的弱点,就出现了有控制的观察,即实验法。

实验法

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实验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2.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程。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测验法

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临床法

用实验方法去研究抑郁精神错乱等精神障碍问题是很困难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实验在道德上令人难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个案研究来获取信息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个案研究有时被认为属于自然临床检验,也就是对能够提供心理学数据的偶发事件或者自然事件的检验。

个案研究缺少正规的控制组,是临床观察所获得的结论受到限制。然而,在研究罕见事件时,比如研究非同寻常的心理障碍、天才儿童时,临床方法具有特殊的价值(Harding ,Fox,&Mehta,2002)。对心理治疗的个案研究也已经提供了治疗情感问题的许多有用的建议(Hersen ,2004)。

一般来说,其他研究方法都无法像临床法那样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Edwards,1998;Mirsky et al.,200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