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2:58
伯乐树科(学名:Bretschneideraceae)是罂粟目下的一个科,多年生高大木本植物,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下部的互生,有小叶柄,全缘,羽状脉;无托叶。
伯乐树属由Hemsley于1901年创立,置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之中。1908年,当Radikofer发现伯乐树的枝条中具黑芥子酶细胞以后,推测它与辣木科(Moringaceae)有亲缘关系,并首次将伯乐树属升格为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
Hailer和Engler等虽然都同意成立单种科,但前者建议置于白花菜目(Capparales)之下,而后者把伯乐树科放在罂粟目(Rhoeadales)的伯乐树亚目(Bretschneiderineae)中。在Hutchinson的有花植物分类系统中,仍将伯乐树属放在无患子科中,1981年的Cronquist系统也将其列在无患子目中。(科号 恩格勒:76 哈钦松:198b)
1998年的APG分类系统则认为伯乐树应该分在白花菜目中,并可以选择性地和叠珠树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Ⅱ分类系统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5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是直接合并叠珠树科中。
乔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下部的互生,有小叶柄,全缘,羽状脉;无托叶。花大,两性,两侧对称,组成顶生、直立的总状花序;花萼阔钟状,5浅裂;花瓣5片,分离,覆瓦状排列,不相等,后面的2片较小,着生在花萼上部;雄蕊8枚,基部连合,着生在花萼下部,较花瓣略短,花丝丝状,花药背着;雌蕊1枚,子房无柄,上位,3-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悬垂的胚珠2颗,花柱较雄蕊稍长,柱头头状,小。果为蒴果,3-5瓣裂,果瓣厚,木质;种子大。
1属,1种,分布于中国和越南。
属的特征与科同。
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有较明显的皮孔。羽状复叶通常长25-45厘米,总轴有疏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0-18厘米,小叶7-15片,纸质或革质,狭椭圆形,菱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多少偏斜,长6-26厘米,宽3-9厘米,全缘,顶端渐尖或急短渐尖,基部钝圆或短尖、楔形,叶面绿色,无毛,叶背粉绿色或灰白色,有短柔毛,常在中脉和侧脉两侧较密;叶脉在叶背明显,侧脉8-15对;小叶柄长2-10毫米,无毛。花序长20-36厘米;总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绒毛;花淡红色,直径约4厘米,花梗长2-3厘米;花萼直径约2厘米,长1.2-1.7厘米,顶端具短的5齿,内面有疏柔毛或无毛,花瓣阔匙形或倒卵楔形,顶端浑圆,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无毛,内面有红色纵条纹;花丝长2.5-3厘米,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花柱有柔毛。果椭圆球形,近球形或阔卵形,长3-5.5厘米,直径2-3.5厘米,被极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有或无明显的黄褐色小瘤体,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长2.5-3.5厘米,有或无毛;种子椭圆球形,平滑,成熟时长约1.8厘米,直径约1.3厘米。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产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遮和思茅。越南北部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