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2 13:10
自清咸丰六年(1856年)起,多名法国神父曾先后提出在东亚地区某处兴建一间疗养院。
19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法国教会在东亚地区的传道工作取得成功,兴建疗养院以供传道会成员使用的时机渐趋成熟。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1月,当时负责传道会在中国的行政工作的香港教区司帐奥塞神父(Pierre Marie Osouf)致函在巴黎的传道会议会干事,指香港无论在气候、建筑和营运成本,以及处理热带国家常见疾病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等各方面,都比其他选址(例如越南西贡、马来亚或横滨)更胜一筹,是在东亚地区兴建疗养院的适合地点,而且薄扶林区位于港岛南面,地理位置优越,因而被视作兴建疗养院的理想地点。在巴黎的传道会议会干事对奥塞神父提出在薄扶林兴建疗养院的建议表示高兴,并在同年4月任命奥塞神父全权负责有关计划。两个月后,奥塞神父以3,000元在薄扶林购置了一幅面积为1,057,155平方呎(约24英亩)的土地,用作兴建伯大尼修院。伯大尼修院的设计图由奥塞神父绘画,工程由白德礼神父(Charles E. Patriat)监督。白德礼神父其后获委任为伯大尼修院首任院长。同年年底,伯大尼修院建筑工程展开。
清光绪元年(1875年),伯大尼修院正式竣工。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伯大尼修院第一次进行扩建,以应付愈来愈多患病传教士住院的需求。工程于翌年竣工,疗养院顶层加建了睡房,疗养院东北方亦建有新的餐厅大楼,与小教堂同向东面兴建。
20世纪,疗养院亦曾多次进行其他加建及改建工程,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正门前面加建了庄严典雅并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哥德式门廊。东面的扩建部分则属包浩斯建筑风格,具有20世纪30年代典型的建筑特色。
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占领香港期间,伯大尼修院被日军征用。战后,伯大尼修院跟香港许多其他幸存的欧洲式建筑物一样,只剩下空壳,并无任何家具遗留下来,甚至连浴缸也被拆除,而电力系统也被毁坏以盗取电线所用的铜。伯大尼修院的花园亦严重损毁,大部分树木均已枯萎。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伯大尼修院经翻新后重开,用作疗养院。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内地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很多传教士被逐后,曾在伯大尼修院居住。
1961年,伯大尼修院在原有的结构上加建一层,屋顶改为平顶。
1974年,伯大尼修院关闭,并售予香港置地公司,其后由香港政府接管。自建成至关闭期间,伯大尼修院共接待了约6000名传教士,是法国天主教会在东亚地区从事传道工作的重要地点。
1978年至1997年期间,伯大尼修院被租予香港大学出版社使用。
2000年,香港建筑署就如何善用伯大尼修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2年,香港政府决定将伯大尼修院租予香港演艺学院,改建为其电影电视学系的校舍。
2006年,伯大尼修院的修复及改建工程完成,修院自此成为香港演艺学院的第二校舍。
伯大尼修院属新哥德式建筑风格,设计布局对称,四面均有外廊。建筑物外墙由底层基座的毛石及硺石墙、装饰扶栏,以及尖拱柱组游廊构成。
伯大尼修院最突出的建筑风格是其新哥德式的尖头窗、尖拱柱组游廊、飞扶壁、小尖塔,以及矮墙上的花形浮雕及类似三叶草形的建筑装饰。整幢建筑物以其美仑美奂的新哥德式小教堂最具特色。
伯大尼修院还有其他建筑特色,例如屋顶庭院的拱形柱廊连镶嵌式座地台及入墙角架,建筑物北端半圆形墙则筑有石室和水井。上半部分墙身和支柱以砖砌成,下半部分墙身则以细琢砖石兴建。
伯大尼修院由小教堂、疗养院和雇工区三部分组成。按照奥塞神父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绘画的设计图,伯大尼修院原本楼高两层,设有地库、小教堂和“工”字形雇工区。
伯大尼修院入口的铁门上面的“ME”字样是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缩写,原用了装饰派艺术的设计。在正门上方,刻有一句拉丁文,取自若望福音:“主啊!你所爱的病了!”。
小教堂的正祭台位于大殿尽头的半圆室。半圆室外围是一条通道/走廊(亦称作“回廊”),可通往外面的平台。大殿两侧设有主道拱廊和侧廊。一楼设有祈祷室和室外走廊。小教堂内仍保存着原有的地砖。
小教堂正祭台左面有一块石碑纪念首任院长白德礼神父,上面刻有取自箴言的拉丁文:“善心的人,必得上主喜悦”。
伯大尼修院的地窖曾经储存不少法国入口的餐酒。复修工程后,地下的酒窖改建成博物馆,介绍伯大尼修院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亚洲过去三个世纪的传教历史 。
香港市花洋紫荆最先是由传道会神父在摩星岭附近发现的。当时,神父按照18世纪的传统习惯,在传道地区采集奇花异卉,然后在自己的花园中种植。神父折取罕有的洋紫荆作样本,把折枝种在伯大尼修院的花园中。其后,神父向香港动植物公园及广东天主教堂赠送更多洋紫荆折枝。时至今日,洋紫荆树遍植区内,而紫色洋紫荆花亦自1965年起成为香港的市花。
伯大尼修院是香港现存三幢法国外方传道会战前建筑物之一,其余两幢与传道会有关连的战前历史建筑物,即中环炮台里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和薄扶林纳匝肋修院(现为大学堂),均已被宣布为法定古迹。这三幢与教会历史相关的建筑物组成一个独特的历史建筑群,勾划出法国外方传道会在香港的历史及其在东亚地区进行的传道工作。
伯大尼修院不仅是传道会在东亚地区首间为照顾传教士的身体健康而设的疗养院,而且与香港司帐处和纳匝肋修院一并成为传道会在中国以至东亚地区其他国家传道工作的重要地点。
1981年,伯大尼修院成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2003年至2006年间,伯大尼修院进行改建及加建工程,以改变现有用途,把疗养院改建为香港演艺学院第二校舍。然而,通过工程筹划小组的努力和改建项目周全和谐的设计,修院的文物价值并无降低。1961年加建的平屋顶已经拆除,并以双层玻璃嵌板重建原来的人字形屋顶。该处重新用作多功能活动室,现称包玉刚礼堂。伯大尼修院部分文物特色得到保存修复(例如壁炉及传教会的标志);一些获保留的文物在建筑物地下室的“法国巴黎银行伯大尼博物馆”中重置和展出 。
1975年伯大尼修院出售后,小教堂内原有的19面彩绘玻璃窗和祭台周围樑托上的十二门徒雕像,全部下落不明。在工程筹划小组的努力下,经过3年的搜索终于成功找到其中9面原有的彩绘玻璃窗,并重新安装在小教堂内。其余的彩绘玻璃窗,则在菲律宾参照小教堂的旧照片复制而成。此外,小组寻回4座十二门徒雕像(分别为圣马太、圣多马、圣保罗及圣彼得),并以矽胶模塑技术制造复制品,重新安放在小教堂原来的位置上。小组亦寻回小教堂其他原有装置,如祭台和巨型的教堂大门。
2008年,香港演艺学院为伯大尼修院进行的修复和改建工程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的荣誉奖。
2009年12月18日,伯大尼修院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2013年11月22日,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伯大尼修院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地址
伯大尼修院位于香港薄扶林道139号
交通
驾驶人士请沿中华厨艺学院路标前进,通过中华厨艺学院的道路入口进入香港演艺学院伯大尼校园。
香港巴士路线:4、4X、7、A10、30X、37B、40、40M、71、90B、91、970、970X、973
香港专线小巴路线:22、22S、22X、23、23M、31
由于伯大尼只有极少量车位,参观人士请尽量乘搭的士或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伯大尼。附近的置富花园设有室内公众停车场,步行至伯大尼约10分钟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