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大管

更新时间:2023-12-12 22:14

低音大管是大管乐器的同类乐器,记谱与指法和大管一样,发音比记谱低八度。在乐队中,一般由第二或第三大管合奏。它常用来充实木管组的低声部。低音大管是木管族中的最低音乐器,音色和大管相似,但显得更浓厚、暗淡,听起来阴险狠毒,称得上是黑暗恶势力在管弦乐队里的总代理人

乐器简介

基本信息

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发音比记谱低八度)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降B~大字组降E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分四节),弧形接管和音键系统。 管身(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槭科色木或枫木。

作曲注意事项

低音大管按键指距较宽,不宜演奏速度太块技巧兴华彩乐段气息消耗大,也不宜演奏长时值音符。

基本简介

(1)音域与音色大管为C调乐器,按实音记谱,根据所演奏乐器的音高记写在低音、次中音或高音谱表上。音域为(b)B(1)~ (#)g(2)。大管不同音区的音色区别较大。低音区浑厚、饱满、有力,吹奏时,气息损耗量极大,应避免长时间在此音区停留;中音区温和、甜美,是常用的旋律音区;高音区富于戏剧特色,有管弦乐队的“小丑”之称。

(2)演奏技巧大管奏法上常用单吐法,也有人用双吐法。在大管上还可超八度大跳吹奏。大管又称巴松管,来自意大利文(fagotto)的原意为“一捆柴”——非常形象。大管是木管 乐器中的低音乐器,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其高音区音色哀伤痛楚,中音区温和甜美, 低音区严峻阴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皮的效果。

详细介绍

大管也称巴松,是木管乐器,意大利语叫FAGOTTA,意思是一捆柴。一千九百多年前由德国人发明,是西洋乐器中必不可少的低音部乐器,使用低音谱号。巴松的音域较为宽广,表现力很强,吹奏技巧难度也很高。由于巴松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所以价格非常昂贵,以德国的黑格尔牌巴松最为有名。

大管(bassoon)为双簧气鸣乐器。双簧管族中的次中音与低音乐器。音域很宽,从低音谱表的bB1到高音谱表的e2。管体分为5个部分:嘴管、次中音管、U形膛管、低音管、喇叭口。管体总长达254~260厘米,管身弯曲成U字形,喇叭口朝上,插接双簧吹嘴的弯管为一条弯细金属管。大管在双簧管族中的作用,既可以提供和声的低音,又能演奏曲调,它和圆号的音色较为和谐,常与之组成和弦。大管音色鼻音浓厚,最低音区bB1~F尤为苍老。连奏与断奏都极其灵便,快速断音显得特别诙谐,常表现为幽默的效果,因而大管被称为乐队中的“丑角”。

应用大管的最早总谱见于1629年。A.维瓦尔迪写有大量的大管协奏曲与重奏曲。W.A.莫扎特与C.M.von韦伯都写有著名的大管协奏曲。P.欣德米特也为大管写过奏鸣曲。 低音大管,双簧管族中的最低音乐器,音域比大管低八度。第一支低音大管是柏林的И.什莱伯于1616年制造。近代低音大管是1876年由J.A. 黑克尔根据当时在德国出现的新式在大管的结构原理改制的。管长近5米,弯曲成4节或5节, 喇叭口朝下。管体下端装有撑柱,落地放置。它的最好音区是最低八度音列,音色浓郁而富魅力。由于簧片更为宽大,发音迟缓,不适于过快的断奏和交替音的演奏。M.拉威尔的《鹅妈妈》中有著名的低音大管独奏段落。

历史沿革

双簧管乐器

双簧管乐器最早起源于中亚地区,后来传至古希腊便演变成一种双排管身的管乐器(Aulos),不过这些乐器与近代的双簧管及低音管尚有一段距离。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

一直到了文艺复兴Oboe铜管(Bocal or Crook),令一节管子则是连接喇叭形的扬音管(Bell),有大小多种尺寸。此一时期的乐器与现代所使用的并不相近,但是U形管的使用则是双簧管(Oboe)与低音管的一大分水岭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

大管是由17世纪早期的克塔管改良而成,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变化,主要是通过增加附加的键。19世纪后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大管制作学派,一个是德国,另一个是法国,除了法国之外,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大管几乎都是德国的。另外贝多芬也要求厂家作出普通的大管低1个八度的低音大管用以演奏他的后期交响曲,该乐器管长近5米,弯曲成4节或5节,喇叭口朝下。管体下端装有撑柱,落地放置。其音色浓郁而富魅力,但不适于演奏过快的断奏。

经过了各阶段的改良,从Alfanio时期的2键乐器至19世纪各种乐器的改良,大管的机件也逐渐复杂,终至发展出德国式(Heckel system)与法国式(French or Buffet system)。与此同时,低音大管也增加了许许多多偏移的按键,易于新手演奏。

相关起源

木管乐器是由特别坚实的木料制成的(或由金属材料制成,如新式长笛)管状乐器。它们起源于古时人们用芦管或其他材料制作成的原始管乐器,如芦笛、横笛竖笛、双簧竖笛、排箫等。木管乐器在乐队中被使用是从17世纪初开始的,直到18世纪中叶以后,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其他乐派才开始在乐队中按一定的数目与比例逐渐应用木管乐器,并在创作中大大发展并推动了木管乐器的演奏技能,确立了木管乐器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 一、木管乐器的构造,根据木管乐器管身的形状,可将木管类乐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圆柱形乐器(如长笛、单簧管类);第二是圆椎形乐器(如双簧管、大管类)。木管管身可分为若干段(部分),演奏时将这些部分装接起来,演奏完再拆开,以便装盒。管身上有若干音孔,用以改变音高。音孔上装有按键。除长笛外,双簧管、单簧管与大管在吹口上都装有哨片,用来发展振管内的空气柱。长笛是靠吹口来发振的。木管乐器是由发振器带动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的。

发振器可分为三类: 1、双簧:是由苇子做成的扁形哨片,当气流通过两片簧片之间的缝隙时,会引起振动而发声。属于这类的木管乐器有双簧管、英国管、大管与低音大管。 2、单簧:是由单片苇子制做的哨片盖在乐器的嘴子上,气流通过哨片与嘴子之间的缝隙时会振动哨片发音。属于这类的木管乐器有单簧管、低音单簧管、高音小单簧管与萨克斯管。 3、气簧:没有簧片,吹入的气流撞在吹口的边缘引起振动而发声。属于这类的木管乐器有长笛、短笛。 木管乐器上开有音孔,它的作用是用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音的高度。

音孔根据其本身的构造与用途可分为三组: 1、基本音孔:可奏出乐器基本的自然音阶。这些音孔用两手的二、三、四指来按。 2、闭口式键孔:平时呈闭口状态,用时按动音键,音孔则打开。这些音键用于演奏除基本自然音孔以外的变化音。 3、开口式音孔:平时呈开口状态,用时则盖住音孔。这些音键叫做补充键,主要用来演奏比基本音孔(自然音孔)更低的一些音。 除上述一些音孔外,双簧管、单簧管与大管还在乐器背面装有一个键,用拇指按动,平时关闭,打开后可以帮助超吹。

二、木管乐器的发音木管乐器的发音是管内空气柱振动的结果,空气柱的振动则是由发振器(簧片)来带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决定着基础音的音高,基础音的高低取决于管子的长短、粗细。管子愈短、愈细,基础音愈高;管子愈长、愈粗,基础音则愈低。 由于管子的构造不同,空气柱在管内振动的形式也不同。长笛类、双簧管类、大管类的乐器空气柱振动时中间形成结,两端形成波腹,并于管子等长。这类乐器称为八度超吹乐器。单簧管类乐器的空气柱振动时,在闭口端形成结,而在开口端形成波腹,并在管外部形成与管内等长的反射。这类乐器只能超吹单数的泛音。由于他向上超吹出现的第一个泛音就是十二度(八度加一个纯五度)泛音,所以也把这类乐器称为五度超吹乐器。

三、木管乐器的吹奏技术。

木管乐器的吹奏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连音奏法 这种奏法就是在一口气内连续吹奏出若干个音符,其效果如同弦乐器的连弓奏法一样,每个音符之间都是连贯的。常用于演奏歌唱性的、抒情、悠长的旋律,也可用于演奏快速的音阶、琵音、经过句等。 2、断音奏法 断音奏法是靠控制吹气与闭气而使每个音符之间都不相连接(都相隔一定时间的休止)。

木管乐器类常用的断音奏法有三种: ⑴单吐法:发音时发出“突”(tu或te)的吐音,这种奏法最为常用,发音坚实有力,可强可弱。强奏时可时每个音符都带有重音“>”。但是这种奏法速度不宜太快,一般在每分钟110拍,每拍四个十六分音符左右。超过此速度就得考虑用双吐法了。 ⑵双吐法:发音时连续发出“突—库”(tu-ku)的吐音,这种奏法只适合于演奏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以上的快节奏、短时值的音符。但这种奏法所发出的第二个音(ku)的力度往往要比第一个音(tu)弱一点,所以不能用于慢速的断音演奏。 ⑶三吐法:发音时连续发出“突—突—库”(tu-tu-ku)或“突—库—突”(tu-ku-tu)的吐音。这种奏法同样可以奏出连续的、快速的断音音符。常常用于三连音形式的快速断音。 除上述三种断音奏法外,有些木管乐器(最常见的是长笛)还可以运用弹吐法(frullato)演奏。发音时发出“突勒勒...”的吐音,我国民间称为“花舌”或“打嘟噜”。他的发音类似弓弦乐器的右手震音。

四、木管乐器的泛音

木管乐器的泛音是靠超吹的办法奏出的。在八度乐器上可以奏出第二、三、四等泛音;在五度乐器上可以奏出第三、五等泛音。再高的泛音较难奏出。木管乐器的泛音音色不佳,在乐队中较少运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