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白细胞原虫病

更新时间:2023-01-07 21:42

住白细胞原虫病(急性白冠病)Leucocytozoonosis,又称为住白细胞虫病或住白虫病,早由住白细胞虫属原虫寄生于禽类血液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

分布危害

住白细胞原虫属不同的种都有较专一的宿主,其致病性和地理分布各有特点。感染鸡的住白虫属原虫有两种,即卡氏住白虫(L.caulleryi Mathis和leger,1909)和沙氏住白虫(L.sabrezi Mathis and Leger,1910)。前者主要发生在亚洲南部和东部的鸡群中,日本常有发生,中国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呈地方性流行,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也经常流行。鸡的住白虫病对雏鸡和童鸡危害严重,症状明显,发病率高,能引起大批死亡。沙氏住白虫的地理分布与卡氏住白虫基本相同,但感染鸡症状较轻微,造成危害不大。

鸭鹅的住白细胞虫病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越南等地流行。有27种不同品种的鸭鹅发病,因此区不同感染率从20%-80%不等,小鹅感染率可达100%。虫体的寄生造成机体,尤其是雏鸭、鹅的机体损害。雏鸭的死亡率可达35%,而雏鹅的死亡率可达100%。

火鸡住白虫病的发生地区包括美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本病在美国火鸡中广泛传播。尽管该病病原对成年火鸡致病力不强,但对雏火鸡则可能是急性和致命性的,在急性斯发生突然死亡。

疾病病原

住白虫病的病原为住白细胞原虫属(Leucocytozoon)的原虫,属于疟原虫科(Plasmodiidae)。在文献中记载大约有67个有效种和43个同物异名。除了一个种寄生在巴西的蜥蜴(Teiid libard)外,其他都寄生在鸟类。家禽的病原除鸡的卡氏和沙氏住白虫外,还有引起鹅鸭住白虫病的西式住白虫(L.simondi Mathis和Leger,1910);火鸡的住白虫病病原史氏住白虫(L.smithi Laveran和Lucet,1905)。

各种住白虫属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现以鸡卡氏住白虫为例介绍如下:

(一)裂殖生殖 根据对人工感染的研究,子孢子(sporozorte)在库蠓叮咬吸血时进入鸡体,首先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并转化为裂殖体(schizont),感染后第9-10天,裂殖体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并随血液转移到其他部位,主要是肝、肾,其他器官组织如心、脾、胰腺、胸腺、肌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及脑也可寄生。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的裂殖子,在上述器官组织继续发育为成熟的裂殖体,到14-15天破裂,放出球形裂殖子。

卡氏住白虫可在各器官组织中形成巨型裂殖体(megaloschizonts),大小为116.7×360.0μm,多成丛出现,也有单个散在。

(二)配子生殖 成熟裂殖子进入血液后,即开始配子生殖。这一阶段主要从成熟的裂殖子到大配子体(macrogametocyte)和小配子体(microgametocyte)。在鸡体末梢血液或组织中发育成熟,宿主细胞为成熟的红细胞、成红细胞和白细胞。

(三)孢子生殖 当库蠓吸血时,末梢血液中的大、小配子体进入库蠓胃内,并在胃壁迅速发育形成大小配子,大小配子结合成合子(xygote),并长成平均为221.1×6.87μm的动合子(ookinete),继而成为含有大量子孢子的包囊。成熟的子孢子聚于库蠓之唾液腺中,随着叮咬进入鸡血液而发生感染。

从大、小配子体进入库蠓体内到形成有感染力的子孢子,需时约2-7天,形成子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5℃,此温度下2天即可完成。

流行病学

本病由媒介昆虫传播,所以流行与媒介昆虫的活动密切相关。由于昆虫的活动受气温的影响,故季节亦影响本病的发生。以鸡卡氏住白虫为例,它的传播媒介为蠓类而非蚋类,在中国为库蠓(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建议将卡氏住白虫病定为一个新属以区分其他以蚋为媒介的种)一般在20℃以上时,库蠓繁殖快,活动力强,本病的流行也随之严重。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如在日本,多发生于5-10月份。中国台湾省为4-10月份,中国广州地区为4-10月份,严重发病期见于4-6月份,最高峰为5月份。

卡氏住白虫多发于3-6周龄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达50%-80%。青年鸡也会严重发病,但死亡率不高,一般在10%-30%之间,成年鸡死亡率可达5%-10%。曾感染此病的鸡有一定抵抗力,一般不出现临诊症状,也不会死亡。中国的本地鸡种对本病抵抗力较强,死亡率也较低。

沙氏住白虫的传播媒介为蚋类,其流行季节同卡氏住白虫相似,但致病力较轻微。

西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蚋属的吸血昆虫。现有报道的有Simulium venustum,S.roxtoni,S.euradminiculcem和S.rugglesi。小鹅小鸭对本病较敏感。在美国密执安州北部,最大批死亡发生在最热的7月份。宿主血注中配子体数目在隆冬前逐渐减少,隆冬时完全消失或罕见。春天又重复出现。

史氏住白虫病的传播媒介包括Simulium occidentale,S.aureum,S.meridionale,S.nigroparvum和S.slossonae等一些蚋类。本病在美国的成年火鸡中广泛传播,雏火鸡感染可造成死亡,成年火鸡感染后常有生产率下降等现象。本病的感染强度与局部因素如适宜媒介大批出现的时间和禽类首次感染时的年龄有关。

临诊症状

不同的住白虫种的致病性和临诊特征各有其特点。鸡的卡氏住白虫病的自然潜伏期为6-10天,雏鸡和小鸡症状明显,病初高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流口涎、下痢,粪呈绿色。同时可见贫血,病鸡鸡冠和肉垂苍白。有些病鸡生长发育迟缓,两肢轻瘫,活动困难,病程约数日,严重者可死亡。严重感染的小鸡可因出血、咯血,呼吸困难而突然死亡,耐过鸡发育受阻。

沙氏住白虫感染症状较轻微,发病鸡群一般仅有零星死亡。

西氏住白虫感染的临诊症状随宿主的环境和年龄而改变。雏鸡可见明显无食欲,虚弱,精神倦怠和呼吸困难,有时在24h死亡,但大部分感染发生在感染11-19日内。成年鸭很少呈急性经过,仅出现精神倦怠等症状、死亡率低。

史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可造成雏火鸡的死亡。其临诊症状为厌食、渴欲旺盛,精神抑郁,嗜睡和有时肌肉运动失调,急性期可突然死亡。母火鸡感染该虫后产蛋量、蛋重和孵化率均不降,死亡率较未受感染的火鸡群高。公火鸡表现交配力下降。康复后的火鸡血液中保存达一年以上,并常出现精神不振以及气管湿性罗音和咳嗽。

机理病理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病鸡鸡冠苍白,血液稀薄;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并有粟粒大小呈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小结节分布在胸肌和心肌的浅部和深部肌肉,将这些小结节挑出压片,用姬姆萨法染色,可见到许多裂殖子散出;内脏器官肿大出血,脾可肿大1-3倍,肾、肺出血最严重,在肾包膜睛有凝固的大量血块,两肺充血。

在血液形态学方面,虫体的寄主可致血液中出现许多幼龄未成熟红细胞,呈圆形、多染性。

鸡卡氏住白虫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引起鸡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虫体在网状内皮系统各器官组织大量繁殖、破坏各器官组织细胞,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严重者引起肺血管破裂,出现咯血而突然死亡;还有虫体在配子生殖阶段体积增大,大量破坏红血球,引起贫血。但也有人认为,卡氏住白虫病的贫血不是溶血性的,而是出血造成。

沙氏住白虫的病理变化为卡氏住白虫相似,但变化较轻微。

西氏住白虫病的病变有贫血、白细胞增多、脾肿大、肝变性、肿大。病鸭的心和脾中带有巨型裂殖体时,可见泛发性的心脾组织损伤。Koean报道了在急性感染的鸭血清中存在一种抗红细胞因子,它既能溶解和凝集正常、未经处理的鸭红细胞,也能溶解和凝集感染红细胞,这种寄生产物被认为是该寄生虫感染时红细胞渗透性变脆和贫血的原因。

史氏住白虫病变包括肺、小肠、肝、脾肿大。Johnson等报道过由于大量虫体堵塞循环系统引起死亡的情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