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30 18:20
体况过肥导致种貂配种前体况过肥的原因是长期饲喂脂肪含量高的动物性饲料,使其体内沉积了大量脂肪。卵巢周围脂肪的蓄积不但能阻碍卵泡的发育,而且还会挤压输卵管,使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途径受阻,使母貂受孕率低。公貂过肥,则性欲减退,配种能力差,精液品质低劣,严重影响水貂的繁殖能力。
在动物中指身体的肥瘦状况------李思齐
传统调整体况方法
通过调整毛皮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水平,可以达到调整体况的目的。
传统调整体况方法即“肥饿瘦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动物产生了饥饿感,会造成自咬、咬毛的增多;而且由于饥饿阶段营养物质的缺少,导致正在发育的精、卵细胞形成“饥饿痕“(就像一棵正在迅速生长的小树,缠上了一根细细的铁丝一样,最后围着铁丝上下形成两个不连贯的突起,而中间的严重凹陷部分就称为饥饿痕),最终导致妊娠期的胚胎和哺乳的幼兽体质较弱,当遇到突然刺激(如寒冷、饥饿、踩压、打斗、惊吓等)因素时,易引起死亡或损伤。
由肥调瘦法
在我们自家配制的饲料中添加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麦麸,适当增加水、煮熟的白菜帮子、苜蓿草粉、花生秧、红薯秧、细米糠等饲料原料。由于这些原料中含有比我们以往同时期饲料中较多的粗纤维,这些粗纤维吃进毛皮动物的消化道后,由于体积不断膨大,让动物有饱感,这不仅不能为毛皮动物提供营养成分,而且还要消耗体内的能量。因此,过肥的毛皮动物就会越吃越瘦。但是,上述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能量物质,因此,这些原料加入后,肥的动物不会太瘦,而瘦的动物还会逐渐向较好体况方向发展。
对于个别时间比较紧迫的个体,可以将一部分干净、切成小段的玉米秸秆或麦秸等混入煮熟的玉米面,单独存放备用,给种兽食用,让其体况逐渐降下来。
由瘦调肥法
对于个别临配种之前体况还比较瘦而时间又比较紧迫的个体,我们可以通过单独添加含有部分油脂(如毛皮动物油、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丰富的饲料原料,也能在很短的时间让比较瘦的个体的体况逐渐“变”肥。
在肉鸡和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在每天早晨饲喂前仔细观察其粪便的颜色和形状是否正常,以便正确地判断鸡群是否健康。
正常的粪便似条状,成堆形,不黏稠。粪便色泽与喂的饲料种类有关,一般多喂精饲料的粪便呈黄色;多喂动物性饲料时呈黑褐色;多喂青饲料时呈绿色。粪便的表面有白色的尿酸盐沉着。有时排出的粪便呈黄棕色的糊状,这些都是正常的粪便。
病理状态的粪便:排出黄白色、黄绿色并附着黏液、血液的恶臭稀粪,多见于新城疫、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排出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粪,多见于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炎等。排出棕红色、褐色甚至血便,多见于鸡的球虫病等。
种貂体况与其繁殖力密切相关。实践证明,种貂过肥或过瘦都不利于配种、产仔。因此,弄清种貂体况与繁殖力的关系,配种前搞好体况调整,防止两极分化,使其维持中等体况,以提高种貂的繁殖力。
体况与繁殖力的关系
体况过瘦导致种貂配种前体况过瘦的原因是长期饲料营养不全价,饲养管理不当,或患有慢性疾病。公貂过瘦,配种能力下降。母貂过瘦,发情延迟,甚至不发情,受配率显著降低,即使受配妊娠也往往容易发生流产或胚胎被吸收,或产弱仔和死胎。
中等体况中等体况的种貂繁殖力高。公貂配种能力强;母貂受配率、怀孕率及胎平均产仔数都高。
调控措施
种貂过肥或过瘦都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在配种前(准备配种后期),应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降肥”或“追肥”,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中等体况。
降肥措施
1.将日粮中脂肪或糖含量高的饲料更换为低脂肪、低糖度的饲料。
2.限制饲喂,分限质饲喂和限量饲喂两种方式,生产中大多采用限量饲喂法,即饲料营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限制日粮的供给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保证营养全价,防止某种营养缺乏或不平衡,预防某些营养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