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1 15:19
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一般指由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所提出的哲学观点,被视为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哲学基础,又叫“涉身哲学”。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批判了西方客观主义哲学传统和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Experientialism(可译为“现代经验主义”或“新经验主义”),引起学界的轰动,现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反复再版。莱考夫1987年在《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一书中对新经验主义作了详细论述,列出了西方客观主义传统哲学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非客观主义哲学理论。1999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再次合作,出版了力作《体验哲学:体验性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集十几年研究之大成,全面阐述了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观点。在此书中他们开始正式用 Embodied Philosophy 这一术语代替 Experientialism 和非客观主义哲学理论。
体验哲学有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非体验性实在论(Disembodied Realism,External Realism)属于客观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二元对立的,这在主客体之间制造了一道无法填补的鸿沟。主客体的对立,使得对于客观现实的了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以纯经验主义的方法通过物体本身来了解,要么以理性主义的方法通过能被多数人所理解的、共有的心智来了解,而心智的体验观则不认同。
体验实在论(Embodied Realism)则认为,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联。概念和意义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固定下来的,而不是基于符号;思维和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也依赖于空间关系、身体部位,而不是基于符号运算。因此,意义是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逐步形成的,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客观连接产生的。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而人类心智又是身体经验的产物,这彻底批判了笛卡尔和乔姆斯基的“心智与身体分离”的 二元论,“主体 — 客体”二分法不能成立。
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来自笛卡尔,但在某些地方亦有分歧,如笛卡尔认为推理、语言是有意识的,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是无意识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乔姆斯基的这一观点对认知科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得第一代认知科学得出了“认知的无意识性”这一重要结论。
在认知科学中,认知指各种心智运作或心智结构,这种运作和结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包括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语言,等等。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对我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神经加工过程,但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很少意识到这些程序的存在,并且也从来也无法了解或控制心智的这种工作过程,因此这种隐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部分运行极快而无法捕捉。认知的无意识性不仅巨大,而且结构复杂。它不仅包括我们全部自动认知活动,而且包括我们全部隐形知识。我们的全部知识和理念被放置于一个认知系统内,而该系统大部分隐藏在无意识之中。
承认无意识的存在对哲学研究很有意义。认知无意识像在不知不觉之中塑造着有意识的思维,因此仅靠单纯的传统哲学分析方法,甚至加上现象学的内省,都无法接近我们的心智。
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类型映射到目的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经验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正是隐喻性的思维才使得抽象的科学论述成为可能。哲学家弗雷格和罗素等人的形式逻辑难以为人类的概念和推理提供正确的特征描写,因为形式逻辑不是基于身体的,而是非意象的、非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基本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观,隐喻不再仅仅是修辞层面的问题,而是人类的认知方式,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手段。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话来说,思维、行为、语言,就其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隐喻手段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无处不在。是他们首先将隐喻认知理论正式作为一条普遍原则纳入哲学理论框架之中。尽管在莱柯夫和约翰逊之前也有很多哲学家论及此类现象,但都远不及他们的讨论成熟、深刻、全面。
莱考夫和约翰逊对西方传统哲学(古希腊—笛卡尔—黑格尔)产生了诸多的颠覆,此处主要罗列二者对于“人”的概括和总结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