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1 11:09
《何休评传》是黄朴民创作的评传,首次出版于1998年12月。
全书共八章,分析了何休所处东汉晚期的政治形势、经学的困境,阐述了何休的生平和辉煌的学术生涯,进而以《公羊》学为核心,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入手,对何休的“大一统”“进夷狄”,“张三世”“文致太平”,尚“偏战”、贵“井田”以及“灾异观”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伦理、哲学等思想,作出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匡亚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由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编撰,总计200部、6000余万字,是南京大学文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当代一批学有所长专家的集体智慧。丛书的学术顾问包括丁光训、王元化、安子介、赵朴初、冯友兰、张岱年、杨向奎、任继愈、苏步青、程千帆、杜维明等数十位学者。他们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讨,从2500年历史长河中选取了270多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传主,从整体组合上奠定了中华民族杰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该丛书全部编撰完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何休评传》即该丛书中的一本。
该书逻辑严密,析理有力。这主要表现为:作者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解释恰当、准确,对事情的分析层层深入,严密周到,且引经据典,甚至引用西方理论,从而使论证更加有力。例如作者在对何休“阴阳灾异”学说进行分析时,首先对“灾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何休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是他‘灾异’言论的理论基础,他的‘灾异’言论则是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具体表现,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灾异’说的抽象,‘灾异’说则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物化。”从而使人分清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何休利用阴阳灾异来阐发自己的政治观点,一直被后人所诟病。作者对何休充满了同情,他指出,这一思想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还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为印证自己的观点,作者进一步引用西方理论进行论证。他指出,“黑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一般地将灵魂区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两个方面。但是理性本身并不构成美德,只有在理性和非理性双方的统一中,美德才存在”。何休发挥阴阳灾异是“非理性”的,但他利用阴阳灾异来匡扶时弊却是“理性”的。所以何休的“阴阳灾异”思想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便是黑格尔所称的“美德”。作者通过引用西方理论,从而使自己的论证更加有力,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作者在论述之中,始终采取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不虚美,不夸大,评论事物公允,在对何休思想内容的评价中,并不是一昧采取褒扬态度,而是该褒则褒,该贬则贬。如作者对何休“大一统”理论的态度是一方面充分肯定何休发挥“大一统”的时代及历史意义,同时又抬出了其历史的局限性:“这一方面表现为他站在极端专制的立场,将君臣关系完全绝对化,排斥了早期儒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合理因素。”“何休‘大一统’理论的另一局限,是他的思想中羼杂了一些背离‘大一统’原则的内容,即其‘大一统’观并不十分纯粹。”作者对何休思想的评价,既把它放在当时的环境下进行评判,又把它纳入整个历史长河中,去讨论它的演变及对社会及历史所起的作用,从此可着出作者态度的严谨,论证的公允、平实,也可窥知他视野的开阔。
该书对前人成果多有吸收,在引用别人观点时,作者在页末都注明了出处,以示对人的尊重,除了继承外,书中还有更多创新之处,表明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如作者在第四章中指出:《白虎通义》“迁就豪门而贬低天子,这实际上是否定‘大一统’,也是对《公羊》学基本精神的一种背叛”。这一观点发前人所未发。又如,作者对何休的军事、经济思想的论述也具有创新性。作者运用军事理论,系统分析了何休的军事思想,指出何休反对战争,却又赞成“义战”。作者还进一步总结了何休的军事原则。这些都是前人所未发的。作者还系统阐述了何休的经济思想,指出“以今文经学家的立场,对井田制作如此系统、完整而具体的描述,从而形成完备的经济学说者,或许当首推何休”。这亦是一比较新颖的观点。
黄朴民,男,浙江诸暨人,1958年8月生于浙江绍兴市,1982年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杭州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从事军事史、古代兵法研究。2002年7月退役。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兼历史系主任、国学院执行院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