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4 12:51
何名凤(1959—2008),女,汉族,湖南省永兴县人。曾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百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乡村教师等。
1959年,何名凤出生在七甲乡西廊村袁家垅。
1977年高中毕业后被招收为民办教师,最早任教于西廊小学
1991年考取东江师范,毕业后转公办教师。
三十多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永兴县东部最边远的七甲山村小学。这里条件异常艰苦、小学教学设备十分简陋,七甲乡是全县最偏远的山区乡,人口居住分散,10个行政村有8个处于深山之中。乡政府距离最近的村小有6公里,最远的有23公里。山路崎岖遥远,出趟门也是不易之事。不少村小教师都想办法,找门路,要求调到中心小学任教,而她数十年如一日,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边村小学,爱岗敬业,从未向学校及提过一次要求。从西廊完小到清塘教学点,她为给山里的孩子架设知识的桥梁而越走越远。许多从那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先后考上大学,或从事各种行业而取得成绩,成为各个领域的有用人才。
2006年下期七甲乡学校布局调整时,清塘教学点没有撤办,但没有人肯去。何名凤主动请缨,一个人承担了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勤杂工的所有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家庭琐事给了病魔可乘之机。2006年12月,县人民医院确诊她同时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炎数种疾病,且病情已开始恶化,医生建议她休假疗养。当时,已临近期末,教学点就她一个人,她决定硬撑,挺到寒假。2007年上期开学时,她本打算请假疗养,无奈教学点实在没有人愿意去,她只好再一次打消了念头,决然回到了教学岗位继续埋头工作。
2008年12月22日早上,她突感疼痛加剧,体力不支,她真想躺下歇息几天。可是一想到学生就要期末考试了,教学任务还得圆满完成,再说这节骨眼上无法找人来替班。她只好咬紧牙关,拖着疲备的身子走进教室,连续上了三节课。课间休息时,疼痛愈加厉害,她再也站不稳了,便回去宿舍休息了一下。下午,何名凤准备上课时,猝然倒地,倒在离她30多年来一直坚守的3尺讲台不到10米的楼梯上,带着无尽的眷恋,永远离开了她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三个小时后,她苏醒过来,看见了长长的输液管,看见了相濡以沫、满脸焦急的丈夫,看见了一张张满眼关切、挂着泪水的童稚的脸。她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一生最后的一句话:“娃娃怎么办,孩子谁来教……”三尺讲台蜡炬成灰,这也就是她临终留下最后的遗言。晚上八时,何名凤带着对山里孩子的牵挂、对亲人的留念,与世长辞。
2009年元月7日,她生前的学生和家人在雨中替她送行。一位优秀的山村教师何名凤,永远地躺在了七甲乡清塘村的深山之中,这里的群山铭记了她一份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见证了一位乡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悲壮“谢幕”
2008年10月份以来,何名凤的心脏病、糖尿病、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不断恶化,全身慢慢浮肿,脸色日渐青紫,病魔不断折磨和侵蚀着何名凤的身体,使她经常出现呕吐、玄晕等症状。医生建议她及时治疗,她没接受,只讲是老病了,总是这个样子。
2008年11月份时,何名凤的咳嗽不断加剧,双脚浮肿得上楼梯都非常吃力,从教学楼的一楼上到二楼,她要休息喘好几口气才能上去。“早就看她人不对劲,10月份只看到她脸肿起来了,11月份又发现她脚也肿起来了,12月份整个人已肿得都不像样了。”曾经和何名凤同事11年的好友李苏桂劝她治病不下20次,后来在李苏桂的霸蛮下去了2次医院检查治疗,时间都是选在星期五下午住院,星期天出院。
七甲中学校长曹昌松知道何老师病得不轻,就“逼”她去看病。在校长面前,她轻描淡写地说:“已经看过了,老毛病,吃点药就会好了。” 其实,何名凤已经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但是,在丈夫尹小华和婆婆王娇娇多次劝她请长假治病的时候,她总是说:“撑完这个学期,我就请假好好治病。”要么就是“再撑一个多月,就放假了。”或者“再撑一个多星期就期末考试了。”一撑再撑,何名凤忍着病痛撑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8年12月22日。当天早晨,三公分厚的冰雪把海拔1000多米的清塘村严严实实地包裹了一层,天寒地冻。婆婆在何名凤要出门去上课时劝道:“名凤啊,下那么大的雪,你就放假一天,让孩子们回家烤火,你也好好休息一天治治病吧。”何名凤却表示快期末考试了不能落下孩子们的复习,然后迈着蹒跚的步子扶着楼梯到教室去上课。没想到,目送媳妇的这一幕,却成了婆媳俩的一场永别。
敬业奉献
30多年里,她以自己的刻苦学习,实现了一名民办老师向公办老师的转变;30多年里,她先后在4个贫困山区学校教书育人,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30多年里,从学区主任到中学校长,多次要求把她调到中心学校任教,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坚持要在贫困的山村守候山里的娃娃。
除了三十多年默默在山村小学的岗位上敬业奉献,平时为学生洗衣服、烘衣、烤鞋,背学生看病是常事。遇上困难家庭的学生,医药费也得永久垫付。她总是付之一笑,“帮帮这个苦难的孩子,也算积了一份德吧。”
最让何名凤牵挂的是山里孩子的失学问题,在她执教期间,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家访,动员家长让孩子去上学。碰到有的家庭实在困难,何名凤会毫不犹豫地自己掏腰包把学费垫上。未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时,她每个学期都要为学生垫资2000元至3000元,至今未收回的垫付学费仍有1.2万余元。
清塘村大树组王伍成一家五口,父亲长年疾病缠身,行动不便,大儿子营养不良,形同侏儒,二儿子是个哑巴,三儿子王石宝是全家唯一比较健康的人。为动员王石宝上学,何名凤为其垫付全部学费,一直到他读完初小。至今,王伍成都记不清何老师给他家垫了多少钱。
自担任民办教师以来,何名凤先后到七甲乡西廊小学、东廊小学、四甲完小清塘教学点任教过,其间曾担任过西廊小学校长、四甲完小教导主任兼出纳。每次来学区开会或办事,少则几里,多则十几里山路,她总是徒步行走,办公用品一肩挑,而且,这已经成了她几十年来的习惯。
任西廊小学校长两年内,她紧缩开支,筹集建校资金11000多元。 在她的生命理念中,哪怕一分钱省下来,都要用来办好学校。
执教育人
爱心+耐心+责任心,是她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何名凤的粉笔下书写着七甲乡教育界的“神话”。1995年,全乡调整教学资源,何名凤申请调到偏远的四甲小学任教。当时,四甲小学教学成绩在全乡排名靠后。但是,她去了以后,带的一个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教学成绩一直排在全乡同年级的第一名。之后,校长李小江有意让何名凤接手当时排名靠后的四年级的一个班,在她的精心培育下,该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一跃又成为全乡第一。
多年来,她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在统考中屡居全乡同年级前列。所有在村小教书的教师,工作任务都比较重,多数是实行包班制。何名凤老师从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只要是工作时间内,即使是布置作业给学生做,她也会在教室里的空行穿梭,给学生讲解疑难,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方法,教学生算数、绘画,忙得没有一点空隙时间。
在她执教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有数百上千的学生或从山里通过升学考上大学深造,或通过自学成材,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从而走向了社会舞台,实现了山村孩子的梦想。
孝敬公婆
做一个孝顺儿媳和贤妻良母是她的骄傲。丈夫是一个本分淳朴的农民,上有七旬公婆,下有17岁读高二的儿子,家庭经济拮据却其乐融融。2006年10月份,婆婆不慎摔伤,躺在床上疗伤达2个多月之久,她既要给学生上课,又要回到家里照料好卧床的婆婆,没有一句怨言。婆婆康复后逢人就夸:究竟是有知识的媳妇,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份。尽管收入徽薄,她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今年上半年,清塘村筹资修水泥公路,她第一个慷慨捐款2000元。
何名凤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她曾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百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乡村教师。1998年,时任教育局局长曹世平曾在大会上这样说:“七甲学区有个女教师叫做何名凤,20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边远山村小学,爱岗敬业,值得我们全县的教师学习。”
在她去世的一年多后,2009年11月,经过群众评议、投票,被评为“中国好人榜”上有名的全国“敬业奉献”典型好人。但榜上,她连一张个人的照片都没有,只有一张她和她的山里孩子在一起的合影。
从西廊小学担任民办教师以来,数十年如一日,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条件异常艰苦的边远山村小学。因病突发,2008年12月22日下午何名凤准备上课时,猝然倒在离她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三尺讲台不到10米的楼梯上,永远离开了她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享年49岁。
2009年11月,经过群众评议、投票,入选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好人榜”,被追记为全国“敬业奉献”典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