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4 10:12
何昂,化学电源技术专家,中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开拓者。建国后,在引进国外袋式镉镍蓄电池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工艺革新,先后自力研究成功铁镍、锌银和镉镍板式、箔式碱性蓄电池,解决了我国碱性蓄电池三大系列的多项关键技术。
何昂,高级工程师。江苏泰兴人。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曾任第五十兵工厂技术员、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厂兰州及天津分厂计划组组长。建国后,历任重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工程师,第三机械工业部天津电池厂、电子工业部新乡蓄电池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先后研制并负责建成我国第一条镉镍碱性蓄电池、第一条铁镍碱性蓄电池、第一条银锌碱性蓄电池生产线。领导研究成功制造活性铁粉的新工艺。
何昂,字振飞,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教师家庭。1928年在家乡私立黄桥中学读初中。翌年,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一年。辍学期间,自学不止。复学时经学校考核,成绩优秀,遂直接升入初中三年级学习。初中毕业后考入江苏江阴南菁中学高中部。毕业时,在江苏省首次全省统一考试中,名列前茅。1934 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侵犯上海、南京,他随校西迁重庆。大学时曾选修英语、德语和日语,外文功底扎实,使后来工作得益匪浅。
1938年,大学毕业,时值抗日战争第二年。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匹夫有责。何昂一心想为抗日战争做些事情,报考了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所属兵工专门学校新开办的高级班,后被直接分派到当时的重庆第五十兵工厂,从事炮弹装药工作。1941年底,火工所奉命拆卸大批废炮弹。当时他提出“无防护措施不可拆卸炮弹”的意见,但厂方不予考虑。他据理力争无效,酿成几天后的废弹爆炸事故,死、伤工人各一名。鉴于该厂一贯忽视安全作业,他不辞而别,愤然离去。
1942年,何昂被介绍去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贸易委员会桐油研究所工作,负责桐油裂解制造燃料油的研究,半年后获得成功。考虑到这一项目没有发展前途、是暂时性的工业研究(只是为桐油滞销而寻找其出路),加之他总想为抗日战争作些较为直接的贡献,遂又托人介绍,二进兵工厂。这是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所属第二兵工厂,名义上搞火药,可是进厂后却安排他搞明矾提炼等民用产品的研究,完全是为某些当权者发财致富服务。他看不惯这些腐败现象,初衷又不能实现,工作不到半年,郁郁离去。
1944年,何昂被介绍进入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厂兰州电池支厂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兰州电池支厂停办。他被调往天津电池分厂工作,先后任计划组和电池组组长。当时,按照总厂规定,凡是从事电池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宣誓手续才被允许掌握锌锰干电池的电解液配方。何昂认为,这是对技术人员的不信任;限制、阻碍电解液配方的改进,是固步自封的作法。因此,他始终没有请求宣誓。虽然他负责电池组工作多年,却主要专注于铅酸蓄电池的生产技术,对锌锰干电池只是一般生产管理。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何昂被天津电池分厂留用。他既懂技术,文才又极好,被任为厂长秘书。不久,被调至新成立的天津电信工业处工作。在此期间,他曾参加新开办的业余俄文补习班学习,直至1950年去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机械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又称十局,电子工业部前身)工作为止。由于他具有多门外文基础,不到两年即基本掌握俄文,能顺利地阅读俄文专业书籍。这对后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按原苏联工艺文件与相关原文资料,试制成功袋式镉镍碱性蓄电池,起到很大作用。
1953年,何昂被调至天津国营754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54年底,接上级主管部门指示,要求用一年时间按照苏联工艺文件试制袋式镉镍蓄电池,提供一定规格数量的产品以满足炮兵部队急需。当时,此项目在我国尚属空白,试制工作难度很大。何昂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力以赴,日夜奋战,刻苦攻关,终于在较短时间内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袋式镉镍碱性蓄电池,使我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1957年,何昂被调至河南新乡国营755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参与新厂的筹建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他一边忙于新厂筹建工作,一边致力于袋式镉镍蓄电池生产工艺的改进。1958-1959年间,陆续研制了部队急需的锌银蓄电池和煤矿用的铁镍蓄电池。1960年,新厂建成投产后,又陆续自力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具有较先进水平的板式圆柱密封、箔式圆柱密封、烧结和半烧结式镉镍碱性蓄电池以及扣式锌银电池。1980年,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该厂自力更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完整的箔式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生产线。
何昂曾先后三次去苏联,一次去日本考察、访问。每次回国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工程技术人员传授从国外获得的先进技术;平时则言传身教,诲人不倦。30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素质好的工程技术人员。
1983年,何昂退居二线,任新乡755厂顾问。1991年离休。他曾担任国务院国防工办电池专业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分会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顾问,《电源技术》网刊名誉编委,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有:195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1956年全国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者。1958年河南省先进生产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和河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81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昂为祖国的化学电源事业奋斗不止。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心情舒畅,干劲倍增,表示要“为中国碱性电池工业的发展,再奋斗二十年”。他在此后一段时期内编写的《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生产技术手册》和《当代中国电子元件》中的电池发展史以及他领衔编译、审校的《实用电池手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学术贡献。
1954年底,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向天津754厂下达任务:按原苏联工艺文件,一年试制成功袋式碱性镉镍蓄电池,以满足炮兵部队的急需。“碱性”蓄电池,是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电解液的一种可充电电池。它不同于以硫酸稀释液作为电解液的“酸性”蓄电池。碱性蓄电池在1955年前的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生产记载,国内业界对它几乎一无所知。何昂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试制这种电池的重担。
何昂接受任务后,一方面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方面感到这正是施展自己才干、报效祖国的时机。从翻译、消化工艺文件,解决试验和小量试制必要的条件,在小量试制产品合格的基础上准备一定规模的生产条件(包括原材料供应,工模具设计制造,专用设备设计制造和调试,职工技术培训),安排整个工作进度的相互衔接,到组织生产,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晚上,他翻译、消化工艺文件,和设计人员一起查找数据、修改图纸,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白天,他和调试人员一起调试设备,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在调试一台专用钢带连续镀镍机时,由于是酸碱作业,他便亲自下手,以免酸碱灼伤调试人员。任务紧,时间短,设备多,调试工作夜以继日。前后近半个月时间,他每天睡眠仅三四个小时。通过连续苦战,辛勤工作,终于在较短时间内试制成功了型号为GN10,2GN8的产品。1955年底,按时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提供了合格的袋式碱性蓄电池。这种电池的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碱性蓄电池的历史,奠定了我国碱性蓄电池工业的基础。
何昂重视学习引进的国外科学技术,但在实际运用中不盲目崇拜,而是结合我国的具体资源和生产条件,有分析有选择地采纳,并作出科学的改进。在袋式镉镍碱性蓄电池的化成中,原苏联工艺文件规定用氢氧化钾,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低温性能。他根据我国的气候资源条件,采用价格较低的氢氧化钠代替较贵的氢氧化钾,不但不影响电池的低温性能,而且缩短了化成时间,降低了成本,在当时每年可为国家节约20万元。他在袋式碱性蓄电池化成中的这项改进,一直被国内碱性蓄电池厂家所采用。
何昂尊重科学,重视实践,在实践中改革,在实践中创新。他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原苏联工艺文件中负极活性物质采用镉、铁共同电解法,不但产量小,而且周期长,不能满足碱性蓄电池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他经过研究,改用物理和化学法分别生产镉粉和铁粉,既满足了生产需要,又降低了成本。1964年,他根据生产实践,改进了历来沿用的苏式制造铁粉工艺,把原工艺规定的十道工序(反应——铁桨——压滤——煅烧——洗涤——干燥——粉碎——混合乙炔黑——还原铁粉——粉碎过筛)简化为四道工序,取消了类似水泥窑那样庞大的煅烧炉、干燥炉和三层楼高的煤气供应车间。这一改进,生产周期由原来的9天缩短为3天,少占用厂房1500平方米,节约人力50多名;而且新工艺制造的铁粉的放电容量比原来提高10%以上。
何昂在碱性蓄电池领域30多年的研究中,从不知足,从不懈怠。碱性蓄电池从无到有,从单一品种——镉镍袋式蓄电池发展到镉镍半烧结式和烧结式,从板式发展到箔式,从开口式发展到密封式,并发展了铁镍和锌银蓄电池,填补了我国碱性蓄电池领域的一项项空白。这些无不是他潜心研究的结果。
1957年,根据我国海军和船舶设计院的要求,他开始主持研制大型锌银蓄电池。为了摸清大型舰用锌银蓄电池的设计、工艺和生产设备情况,1958年10月他作为海军装备组成员,参加了以我国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上将为团长的“国家军事考察团”前往当时的苏联。莫斯科电池科学研究院借故谢绝中国考察团参观,故而只看到了该种电池的样品。1960年9月,他再次赴苏,审查该国国家电力电器设计总院为锌银蓄电池厂编制的扩大初步设计。当时两国关系已明显恶化,未与苏方接触即奉命回国。
外援无望,只有自力更生,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他加紧了自行研制工作。经过多年艰苦探索,终于在1964年底,试制成功了12只3000安时的锌银蓄电池。经我国海军科研部门测试。其寿命均达到80次循环以上(原苏联技术条件规定仅为35次循环),各种不同放电率的电池容量也均符合使用要求。同时对产品湿搁置寿命、活性物质利用率,以及析氢量、温升和水冷效果等方面,都进行了多次实效验证,为设计各种型号的锌银蓄电池,取得了经验,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数据。1980年试制成功了扣式锌银电池。1981年研制成功的深潜救生艇用600安时的充油锌银蓄电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65年,为满足国防需要,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他领导研制成功了板式圆柱密封镉镍蓄电池。此种电池比国外同类产品耗镍量减少了40%,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贵金属镍。1975年,在他主持并亲自参与下,研制成功的箔式圆柱密封镉镍蓄电池和全烧结式开口镉镍蓄电池,产品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于1980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完整的箔式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生产线,和烧结式镉镍蓄电池生产车间。这一创举,为镉镍蓄电池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赶上国际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何昂离休后,继续关注我国电池工业的发展。他勤于学习,手不释卷,经常阅读国内外科技文献,每有所悟,常加笔录。他依所掌握的资料和他在研究开发各类化学电池方面取得的丰富经验及拥有的渊博知识,预测了今后10年我国各类电池的发展趋势:
1.镉镍蓄电池将部分地被比能量较高且无污染的氢镍蓄电池所代替。原来的镉镍圆柱密封蓄电池只有采用泡沫结构正极来提高比能量才有生命力。
2.由于铁氧化还原流体电池的比能量比铅酸电池大1倍,成本低一半,而且寿命在1000次循环以上,因此将部分地取代铅酸电池。汽车启动用的铅酸蓄电池将向无维护、长寿命和高启动力方向发展。
3.普通锌锰干电池和一次性碱性锌锰电池将部分地为能够充放200~300次循环的可充碱性锌锰电池所代替。
4.锂二次电池也有可能成为商品,占领一定市场。
积三十多年科研、生产之经验,何昂有他自己的深切体会。他说:“建设、改造工作和新产品、新工艺等单项科研工作不一样。单项科研工作目标单一,只要能坚持做到下列两条,必有所成:①不怕失败,从失败中找出路,通过积累失败的经验,就会走向成功。当然,这不能是盲目蛮干,必须要有科学依据。②勤于学习,博览专业书籍、杂志,集中世界科研成果为我所用。而建设、改造工作则需要掌握从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到市场信息、原材料来源和加工、进一步发展方向等更为广泛的知识。才能避免失误和意外损失。”这段话既是对从事建设、改造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后人的谆谆告诫,也是他自己工作、学习态度和精神风貌的真实反映。
1916年2月26日 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
1934-1938年 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
1938-1942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第50兵工厂技术员。
1942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贸易委员会桐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2-1944年 任私营湖南辰溪炼油厂、四川涪陵天生炼油厂工程师。
1944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二兵工厂技术员。
1944-1945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池厂兰州电池支厂计划组、电池组组长。
1945-1948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池厂天津分厂计划组、电池组组长。
1949-1950年 任天津军管中央电工器材第一制造厂厂部秘书。
1950-1953年 任机械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工程师。
1953-1957年 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天津754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957-1983年 任第四机械工业部新乡755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983-1991年 任电子工业部新乡755厂顾问。
1991年 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