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更新时间:2021-06-30 20:30

何杰(1888-1979),男,广东省番禹县人,中国著名的地质、矿冶教育家。

人物经历

1913年获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采矿工程师学位。

1914年获美国理海大学地质系硕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任工程教授。

1917年首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他除主讲《地质学概论》、《经济地质学》、《中国矿产专论》、《采矿工程》等课程外,还指导学生组织地质研究会,在系内开展地质学术活动,并出版了《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和《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会会刊》。

1920年发起成立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并任理事。

1922年参加中国地质学会。

1925年何杰转往天津北洋大学任教,兼任矿冶系主任和教务长。他协助校长进行教育改革,改变了当肘以美国教授为主的局面,逐步聘请本国教师任教。由于当时高等学校一般都没有适用的教科书和参考材料,为此何杰积极组织力量,在北洋大学校内自行影印外文科技书籍,以弥补教学参考资料不足的缺陷。

1931年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

父蓬洲是清朝廪生,古文和书法的造诣很深,在乡设私塾授徒为生。何杰自小在家从父学习,并从事农活以助家计。13岁到广州就读于格致中学,18岁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后改名唐山工学院),初学采矿,后改学铁道管理,尚未毕业考取“庚子赔款学金”赴美国留学。他先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煤矿开采工程,毕业后又获理海大学研究院奖学金,攻读地质,得理科硕士学位。当时有人劝他再学两年,考取博士学位,留在美国谋取高职位。但何杰坚决地说:“不!国弱民穷,我取个高职有何用?救国有责,我还是要回去!”旋于民国3年(1914)回国。

何杰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授工程学。后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地质学系。第一年,学生只有2人,第二年增加到36名。他邀请了从英国回来的李四光到地质系任教,两人亲密协作,培养出中国早期的一批批地质学人材。民国18年(1929),何杰转到天津北洋大学任教授,并曾任矿冶工程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长。每逢暑假,亲率学生到华北、华东各地调查地质,或到矿山实习。在这期间,他还先后兼任过交通部周襄铁路工程师、农矿部设计委员、教育部编译委员、实业部工业标准委员、河北省农矿厅顾问和设计委员等职务。

民国21年(1932),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特意邀请何杰回粤任中大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何杰在教学之余,对两广地质、矿产开展调查,收集和出版了不少矿产地质资料。他以南岭山地作为重点,把地质调查研究和采矿、冶炼工程结合起来,每有重要发现就立即建议当局和实业界开采。经过他的调查,弄清了这一带山地的煤炭、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具有品种多、品位高、蕴藏量丰富的特点。为广西贺县一带矿藏的大量开发,作出了贡献。其时广州的铁路用煤和珠江内河小火轮用煤,以及广州发电厂等工业用煤,向靠河北开滦煤矿从水路南运。抗战爆发后,北煤来源断绝。当局只好自寻出路,把希望寄托在湘粤交界处的山区土煤窑上。那时虽有杨梅山等许多小煤矿在开采,但全是土法生产,产量太低,当局向中山大学借调何杰到湘南任杨梅山矿场场长兼总工程师。何杰到任后,有力地改变了煤炭生产落后的状况,使煤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武汉和广州沦陷后,煤炭的需要量大减,何杰才离开杨梅山,前往刚迁到贵州的唐山工学院任教。后又转到重庆大学任矿冶系主任,并兼任一些技术工作,如采金局的金矿勘探总队长等。抗战胜利后,重返唐山工学院,后应邀到广西大学任教务长和矿冶系主任,同时兼任广西稀有金属矿产勘探队队长等几种职务。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广西大学师生也有被捕的,他不避嫌疑,亲自出面保释被捕师生。有人鼓动他参加南京政权的“国民大会”代表竞选,他不屑一顾。

其后,解放战争进入决胜阶段,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辞职,学院无人主持。在这关键时刻,何杰应邀从广西回广州,接任了文理学院院长之职。这时不少高等学校已经停课,而文理学院却依时开学。一个多月后,广州解放,学院完整无损。他将学院移交给军事管制委员会后,返回广西大学,旋又重返唐山工学院。1952年中央在北京建立中国矿业学院,任命何杰为教务长,负责建校工作。后学院改为隶属煤炭工业部,易名为北京矿业学院,任命他为副院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停课,后又筹备迁往四川,何杰以高龄暂时离校回原籍等候。打倒“四人帮”后,他精神焕发,草拟了一份《发展我国矿业科研的意见书》,上呈有关领导部门。这时,北京矿业学院又决定迁徐州重建新校舍,他亲赴北京,向上级建议在北京矿业学院原址设立研究生院。这一建议得到采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选为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79年12月,因阑尾手术后感染而病逝。

主要贡献

何杰在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方面造诣很深,先后参加编纂了《普通地质学》、《矿床学》、《矿山勘验及估价》、《矿山地质》、《金属矿开采法》、《煤矿开采法》、《砂金探采法》、《石油探采法》、《选矿学》、《探矿学》等教材。1957年组织出版《数学手册》。1964年创办《煤炭学报》,任总编辑。1966年组织编辑出版《英汉矿业词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