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3 03:21
余伯良,石油地质专家。“松辽盆地生油层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成果对大庆石油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大庆油田的重要发现者之一。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科研成果“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提出定量鉴别生油层有机质丰度和沉积环境参数方法,获得推广应用。
余伯良,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原台山县)大边村。父亲余兰是加拿大华侨。1947年余伯良以优异成绩获得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奖学金,1949年获硕士学位。继而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专修沉积学与地球化学,并兼任助理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余伯良受到极大鼓舞,恨不能马上插翅飞回祖国,参加建设事业。这时,在美国东部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了“中国留美同学科技协会”,他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与该会的联络人,向宾州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祖国面貌焕然一新的情况,鼓动大家早日回国参加建设。此时正值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美国当局对余伯良的宣传极为不满。
1950年已申请离美回国的余伯良,遭美国刁难、阻挠,直到1951年8月才始成行,经香港回到广州,受聘为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余伯良于1951年8月到南京大学后,感到在大学任教固然重要,但当时祖国的大西北是石油地质勘探的主战场,那里更需要人才,于是他毅然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到地旷人稀、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大西北,担任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酒泉地质大队地质师。参加了1952年4月在甘肃西部酒泉盆地首次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工作,对第三纪地层进行了详细对比划分,为进一步勘查石油天然气奠定了基础。之后普查白杨河构造,确定为一平缓背斜,为发现白杨河油田提供了钻探依据。
1956年余伯良从茫茫西北戈壁滩调到北京筹建石油工业部石油地质研究所(1958年改为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室,任院总地质师兼室主任)。他潜心调查国外情况,特别是苏联的情况,结合中国特点,使这个所很快投入运转,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办了三件有重要意义的事。
一是陆相生油岩研究,特别是大庆油田发现后对青山口组生油研究,开拓了新方法,带动了全国石油系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二是1958年底邀请苏联专家萨尔基相在研究院举办岩相古地理学习班,除北京石油地质室的人员参加外,还抽调各油田实验室有关技术人员参加;1959年地质室成立鄂尔多斯岩相古地理研究队,摸索出了一整套研究方法和技术规范;1960年底,石油科学研究院召开了全国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岩相古地理会议,从而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在全国石油地质系统规范化、有序化地普遍展开;三是解决了生产上急需的许多问题,比如对华北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时至今日尚在普遍使用。1959年余伯良任松辽石油勘探局总地质师,参与发现大庆油田。
1973年起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物探局总地质师。1980年10月退休以后,仍继续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事业不懈奉献,辛勤耕耘。
早在1957年,余伯良就开始对大庆油田所在松辽盆地的含油气性进行了研究。他首先抓烃源岩研究,采集了岩样,做了岩石化学和沥青分析,撰写了《松辽盆地生油层地球化学特征》。该论文指出,盆地中白垩系青山口组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油源岩厚度大,资源丰富,松辽盆地应当是中国东部有利的勘探地区。他向上级提出了勘探建议。1958年,石油科学研究院地质室组成研究队到松辽盆地继续进行研究工作,进一步肯定了青山口组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而且提出白垩系姚家组及泉头组发育有良好的储集层,并初步搞清了白垩系岩相变化。1958年底,标出了为1959年3月全国南充石油勘探会议所编制的1∶300万全国含油气评价中松辽盆地的勘探方向,含油气最有利的地区是中央坳陷带。
1959年初,石油工业部任命余伯良为松辽石油勘探局总地质师,兼管综合研究大队。他指导地质勘探技术人员并亲自参与对松辽盆地全面系统的大规模的研究工作。
1958年11月24日,余伯良作为技术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松辽盆地被认为含油气最有利的中央坳陷电法隆块上,审定了钟其权、张文昭、杨继良等拟定的松基3井井位。设计井深3200m,于1959年4月11日开钻。1959年8月该井钻至1471.76m时,苏联石油工业部总地质师米尔钦科在时任石油工业部康世恩副部长陪同下,正在长春考查工作。余伯良代表松辽石油勘探局给考查组汇报地质工作。当谈到松基3井已取得的成果及下一步工作时,米尔钦科说,按照原苏联的规定,基准井应该坚决按照设计,克服困难,取心到底,不能中途改变设计。康世恩在听取了余伯良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同意见后,果断决定松基3井就此完钻,立即转入试油。结果发现了工业油流,这是发现大庆油田决定性的一个技术决策。
9月26日松基3井获得工业油流后,余伯良又狠抓大庆长垣的整体钻探部署。在地质部提供的大庆长垣构造图基础上,他组织松辽局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最后由他总结决定:整体钻探长垣,通过7个高点部位,形成几条探井剖面,以期有效地探明大庆长垣的含油范围。9月底,他携带有关地震资料返回北京,向石油工业部领导汇报。他按照准备石油大会战的要求,亲自定了46口井位。国庆节过后,他留在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认真落实仔细计算各井位的具体位置。在此期间,张俊和翁文波多次到地质楼叮嘱他,要根据地震、电法、重力、磁力、地质等资料,反复研究,再部署井位。他认真复核了46口井位,向康世恩副部长汇报后,康副部长签字同意,批准了这46口井位。
10月9日,余伯良速返松辽,亲自到野外现场标定了葡萄花构造的井位。10至11月在杏树岗、萨尔图构造钻探结果表明,油层向北加厚,物性变好。经过和其他有关技术人员讨论,决定增加10口探井,加上原来46口共计56口探井。实施结果,56口井,井井见到工业油流。有的井按原设计打到油水边界,证实了对大庆长垣整体含油认识的正确性,并发现油层向北变厚,物性变好,从而拿下了大庆油田。这是作为大庆油田重要发现者之一的余伯良和有关科技人员,为快速整体拿下大庆油田的又一重大贡献。其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余伯良的名字与李四光、黄汲清等一起铭刻在松基三井的纪念碑上。
关于陆相生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许多人进行了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基本的方法,还是区域地质描述法。一般认为,在还原环境下沉积的暗色泥岩就是生油层,如有人提出“内陆潮湿坳陷”。大庆油田发现后,余伯良认为继续使用这种定性方法来鉴别生油层,是很不够的。于是他带领几个年轻人探索定量鉴别的方法。他们应用岩石化学分析资料,提出定量鉴别生油层有机质丰度和沉积环境参数,利用二价铁、三价铁比值提出了衡量沉积还原程度的铁还原系数K,并提出有机碳含量达0.4%,发光沥青含量达0.01%,即达到生油层标准。这一方法使生油层研究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分析,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50年代初期,对石油勘探工作程序和方法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一句描述当时勘探工作的顺口溜:见到盆地“溜边转,找鸡蛋(背斜构造),见了(地面油气)显示,就打钻。”对盆地的整体地质背景和构造特点研究很不够,也就很难认识一个盆地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油气田分布规律,因而勘探成效不佳。有鉴于此,余伯良早在1957年就在《石油勘探》杂志上发表论文《谈谈区域勘探》,倡导重视区域勘探和综合研究。区域勘探的目的是从一个盆地或地区的地质背景着眼,利用重力、磁力、电法、化探、地震、地面地质以及参数井、普查井等多工种获取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综合研究,迅速优选出含油气有利地区——“定凹选带”。对最有利含油气带集中勘探,方能尽快拿下大油田。1959年底大庆油田发现后,余伯良认为这是重视区域勘探综合研究的成功范例,应邀在地质部哈尔滨石油普查会议上作了《松辽盆地区域勘探》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很大兴趣与赞同。
余伯良经常对年轻人讲,没有可靠的资料和反复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不要随便下结论。下了不符合实际的结论,一是坑害国家;二是害自己。我们是石油地质勘探的参谋,参谋不了解真实“敌情”,瞎参谋,没有不打败仗的。随便下结论会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合格、不称职的参谋。
1920年7月14日 生于广东省台山市(原台山县)大边村。
1926-1932年 在广州市立第一小学学习。
1932-1938年 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1938-1942年 在重庆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2-1944年 任重庆国民政府时期贵阳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技术员。
1944-1947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大学地质系助教。
1947-1949年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市麦基尔(Mcgill)大学地质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49-1951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州立大学地质系研究生。
1951年8月-11月 任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51年12月-1953年 任燃料工业部北京石油管理总局勘探处地质师。
1853-1954年 任西北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酒泉地质大队总地质师。
1955-1956年 任石油工业部玉门石油管理局酒泉地质大队总地质师。
1956-1959年 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总地质师、地质研究室主任。
1959-1973年 任松辽石油勘探局总地质师、综合研究大队队长。
1973-1980年 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物探局总地质师。
1980年10月 退休。
2003年1月20日 逝世。
1 余伯良.贵州独山都匀地区煤田地质.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内部资料,1944
2 余伯良.甘肃西部石油地质远景评价.石油工业部玉门石油管理局内部资料,1956
3 余伯良.甘肃走廊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及海洋地质,1957
4 沈晨,余伯良.谈谈区域勘探.石油勘探,1957,10(2)
5 余伯良.松辽盆地生油层地球化学特征.内部资料,1957
6 余伯良.苏联中亚地区与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对比.内部资料,1957
7 余伯良,曾鼎乾,等.中国石油地质的若干特点.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石油勘探研究报告集(第2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1-8
8 余伯良.松辽盆地区域勘探.在地质部哈尔滨石油普查会议上发言稿,1959
9 余伯良.松辽盆地生油层地球化学特征.内部资料,1957、1958
10 余伯良.湘鄂西石油地质调查总结.内部资料,1956
余伯良经常对同事说,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特别是研究工作更是要不得半点虚假。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预测、推断是完全应该的,对科学家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随波逐流,那就必然会导致失去科研工作的独创性,这样的科学家是很难有大成就的。
余伯良认为,石油深埋地下,对地下石油分布情况的认识,不是只靠一些资料、一次或在一个阶段就能完全被认识的,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反复获得信息,反复综合研究,才能获得比较接近实际的认识。有许多实例表明,有若干新油层或新油藏在勘探过程中是完全没有认识到的,只是在开发过程中,甚至到开发相当一个阶段以后才被发现,因此,对老资料、老探井要不断地重新处理,重新分析,重新综合研究,不断从老资料中获得新的认识。
岁月染白了余伯良的鬓发,但却更加坚定了他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追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至2003年1月20日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