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11:27
余志远(1917年-1943年),原名张汉卿。山东乐陵县人。县长。乐陵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余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夏,任乐陵县第七区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末,主持召开“第七区抗日自卫队联合行动誓师大会”,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共同抗日。11月,任第七区区长兼动员委员会主任。日军和汉奸抓走余的父母和弟弟,并威胁余的弟弟劝其投降。余得知情况后,告诉弟弟宁死也不能向敌人投降。1941年,余升任乐陵县抗日县长兼县大队长,领导全县的抗日斗争。
余志远(1917年-1943年),原名张汉卿,曾用名于志远,乐陵县(现为市)黄夹镇邸家村人。10岁入学,聪明伶俐,学习刻苦,成绩优良。1931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立高级小学。
1936年6月,毕业于乐陵县师范附设班,后到黄夹镇西北的张牌家县立初级小学任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杜步舟的抗日救国军第六团,转战于盐山、庆云、海兴、阳信等地。
1938年夏,任乐陵县黄夹区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粉碎日军的“扫荡”,他起早贪黑,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帮助各村组建抗日自卫队。同年11月中旬,任七区区长兼动委会主任。后为了安全,改名于志远,在五区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1940年,任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科长。同年冬,又兼任了县政府秘书。
1941年1月,任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独立营营长。24岁的他,肩负着全县抗日斗争的重任。为了保存实力,打持久战,率领县机关和县大队,到乐陵、宁津边境一带开展游击活动。他经常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干部和群众,并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大家密切同群众的关系。人们赞扬他是群众的贴心人,是干部、战士的带头人。1942年底,被冀鲁边一专署评为“模范县长”。
1943年2月,日军采用远地奔袭战术,对乐陵县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他指挥县大队,利用纵横相连的道沟作掩护,巧妙地迂回到敌人包围圈外面,部队没有受到大的损失。他带领大家转移到大孙以北,很快把被冲散的人员重新组织起来。同年4月,在一次激烈的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县大队和县政府机关人员突围,他被敌人包围在一个院落的北屋内。他顽强坚持着,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冲锋。最后,敌人扒开屋顶,举着手榴弹威逼他投降,可惜他只有一颗子弹,再也不能继续战斗下去。他咬破中指在墙上留下“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后鲜血为国流。嘱我抗日众同志,踏我血迹报国仇!”的诗句,然后自尽殉国。
“模范县长”余志远
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后鲜血为国流。
嘱愿抗日众同志,踏我血迹报国优。
这是“模范县长”余志远同志,于1943年春与日寇遭遇,能敌多人,弹剩一粒,威武不屈,壮烈殉国,题的绝命诗。
余志远,原名张汉卿,1917年生于乐陵县黄夹镇邸家村一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成绩优良。1936年师范毕业后,任张牌村小学校长。月薪十六块大洋,生活较富裕。但日寇的疯狂侵略,蒋介石集团反共卖国,激起了他满腔怒火,弃教从戎,挽救民族危亡,参加了抗日救国军第六团,任副团长。
1938年夏,他受组织委派,任黄夹区抗战动委会主任。他积极发动、组织了抗日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等群众救亡团体,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七区区长。
是年夏末,乐陵县遭受虫、旱大灾害。志远领导群众一面生产救灾,一面坚持抗战。区小队的勃好活动,自卫队的麻雀战术,使敌人煌煌不可终日。于是敌人把志远的父母兄弟抓到据点,妄想威逼志远投降,但他坚贞不屈。县委为了他的安全和营救其父母兄弟,调他到五区工作。假说他已晒性,埋了假垃。从此他化名余志远。
1940年初,志远任县政府财政科长。由于敌人封锁,又连年遭灾,经济极端困难。为了保证供应,坚持抗日,志远常常彻夜不眠,有时晕倒,他毫不介意。搞到吃的,他先让给同志们,自己却以棒襄子面窝头充饮;搞到穿的,总先发给别人,他自己却穿缝补多次的衣服。有一天晚饭吃的是糠掺棒狐子面做的窝头,有的同志吃不下去,志远两手捧着一个糖窝头,一边大口吃着,一边风趣地说:“这东西在嘴里嚼着苦,过了嗓子眼儿就甜了,先苦后甜嘛!同志们一阵大笑,也大口地吃了起来。
由于环境艰苦,工作劳累,营养不良,志远得了夜盲症。但是,他仍然忘我工作,晚上行军,他挂着拐棍走,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领导和同志们再三劝他休息养病,但说什么他也不休息。在他的努力下,财政工作做得很出色。是年冬,他病体渐愈,又兼任了县政府秘书。
皖南事变后,日伪在乐陵县实行“治安强化”,杀害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形势恶化之际,志远任乐陵县长兼县大队长。为了保存实力,打持久战,志远率领县机关和县大队,到乐陵、宁津边境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当敌人得知余县长是张汉卿,立即悬赏捉拿。但沉着、机智、勇敢的余志远带领同志更有力地打击敌人。使全县抗日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志远被海区一专署评为“模范县长”。
1943年春,日寇纠集了沧州、盐山、无棣、惠民、宁津等地的日伪军,对乐陵县进行大规模的拉网扫荡,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县大队。面对强敌,志远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同敌人展开巷战。在激战中,志远和几个战士被包围在邢官庄一民房内。击退了敌人几次冲锋,其他同志轴性了,只剩下志远和通信员。当日寇得知被围困的是余县长时,更加疯狂地威胁、诱降,妄想活捉余志远。志远奋不顾身,一连又打倒了几个敌人。这时敌人一看没办法,就把房顶扒开一个宸隆,举着手榴弹,威逼他们投降。
就在这生死关头,余志远咬破手指,在墙上写道到:“一枝枪,一支笔,一颗子弹,最后一滴血!”“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后鲜血为国流……”写罢,把枪口对准自己的胸口……。人民的好县长,威武不屈的抗日英雄余志远同志,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时年二十六岁。
我(李光远)和余志远同志相处,是在1939年的上半年。那时他的名字叫张汉卿,年23岁(1917年生),虽然我们在一起工作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但他那英俊的形象和高贵的品质,却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使我终生难以忘怀。
我们初次见面,是在1938年末,当时他在乐陵县七区担任区长。区政府机关驻在黄夹镇南街路西的一个大院里,我是从八路军乐陵军政干部学校调到乐陵县战争动员委员会,又派到七区来工作的。他担任区长兼区动委会主任,我担任区动委会副主任兼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区队长。我第一天到区报到时,他穿着一身黄色棉军装,脚上穿着一双白毡窝,中等身材,长圆脸,红白细嫩的面色,五官端正,目光炯炯,十分俊雅,面带笑容,和蔼可亲。一见面所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才貌出众的人物。他热情大方地迎接我们到北屋里坐下来,互相寒暄之后,我把县的介绍信交给了他,他笑着说:“太好啦!”我们正盼你们早来,现在要迎接日本鬼子的扫荡,又要同国民党地方顽固派作斗争,我们急需进一一步把群众发动起来呀!”他的话恳切而又坚定。经过商量,确定下午由他主持召开区委会干部会议,检查了解前段工作情况和部署下段工作任务。
……
1939年旧历年,当地干部多是回家过春节,汉卿同志虽然也是本地人(本区邸庄)却没有回家,他陪同我们几个外地的同志一块过节。年三十晚上吃饭的时候,17岁的小胡同志平日爱说爱笑,唯独这时沉默寡言。大家猜透了他的心事,就同他开玩笑,有的说:“小胡!今晚怎么不说不闹了?是想妈妈了吧?”小胡低下头去,眼眶里涌出泪水。一位同志逗他:“做抗日英雄嘛!过年节,想妈妈想得哭了,这还能算英雄?”张汉卿同志关心地说:“你们这些老大哥别拿着小弟弟开玩笑了,你们别看想妈妈掉眼泪,打鬼子还一样是英雄,今天晚上都到我那屋里去,咱们过个快乐年。”他边说边拉起小胡的手,小胡喷的一声笑了,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接着前走后跟地来到汉卿同志住房里,汉卿同志拿出了早备好的炒花生、苞米花、金丝枣、黄鸭梨等,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先是谈的各自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以后又是讲故事,猪谜语等等,大家都兴高采烈。我记得这天晚上,汉卿同志曾谈到,他在乐陵上高小时,考试是第一名,在师范班时,门门功课的考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品学兼优。还说到他家里在父母包办之下,听了媒妁之言,给他订了亲,结了婚,弄得夫妇之间感情不合,都有些苦恼。但是,他绝不虐待她,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现在正值国难当头,救亡之际,谁也顾不上这些事儿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如果不是流血牺牲,那就是打出鬼子去再说。他的话,使我们感到他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无不对之敬佩。这天晚上,我们既欢乐又感慨,一直谈了半宿多,始才散去休息。
春节后不久,一天晚上在汉卿的北屋西间里开区委会议。这时,他兼区委书记,我们共四个人,主要是研究如何对付国民党地方顽固派老区长俞云伦反共反人民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表现出汉卿同志是一个足智多谋和智勇双全的人。当时曾有人过高地估计了顽固派在社会上层人物中的影响,怀疑我党和工农群众的斗争力量。汉卿同志清醒地分析了斗争形势以及我们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后,明确地指出:他们只不过是旧势力中的几个顽固分子,对我党抱有一定的成见,对失去的权势有留恋,看不起工农劳动群众,看不起我们嘴上没毛的年轻人,只要我党的政策正确,工作有力,不仅广大群众站在我们一边,就是顽固分子有的也可能转变。我们的同志不能右倾,不能迁就,不能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我们一定要依靠党的组织,发动千百万群众参加抗日统一战线,对顽固分子进行有理有力的斗争,来巩固和发展我们的阵地,使抗日力量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坚持下去。汉卿的一席话,使大家心明眼亮,有了信心,有了办法,都心悦诚服,表示坚决照办。
经过半年多的上下齐心努力,各项工作都在蓬勃地发展着,七区的局面越来越好。1939年8月,上级决定调我到乐陵六区担任区长,我在离开前的一天晚上,同汉卿同志在他的北房住屋里,有这样一段谈话,我说:“做区长工作你是老大哥了,有什么经验,指教指教嘛!”他穿着一身灰色单衣,面带笑容,谦虚而带点骄气的说:“还谈得上什么经验!只不过是在上级的领导下,对本区的情况心中有个数,和同志们齐心合力,干就是了。”我觉得这几句话言简意深,抓住了要领。它不仅包括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实际情况出发,还包括了闭结干部和群众,以身作则的带头干啊!这正是他出类拔萃,获得成功的缘故。在交谈中他还对我热诚而谦虚地说:“咱们相处真是亲如兄弟,竭诚无间。你看对我还有什么批评意见,走前也应该留下呀!”我真心实意地说:“别的意见没有了,我和同志们都很敬佩你,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位德才兼备,精明强干,年轻有为的干部,我们在你身上学了不少东西,受到很多教益,今后望能继续保持联系呀!”我们俩人谈得情投意合。可是,没料想到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面谈。
我们分别后,一直没有见面,可脑海里谁也没有忘记我们相处的日子。1942年,他在乐陵担任县长,我在宁津担任县长。他这时已改名为余志远,这年夏天,有一位女同志从乐陵调宁津工作,余志远同志托她顺便捎来一封信,内容是光远同志:
战云密布,封锁分割,虽是近邻,也难相见,握别三年孰不想念?
环境恶化,愈来愈烈,先范罐子,续张立本,前后叛变,无恶不作,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千刀万剐,难解吾恨!
近来日伪,扫荡频繁,乐陵据点,通缉捉我,谁如捉拿,悬赏重金。鬼域伎俩,南柯一梦。有眼无珠,不识泰山。春秋越王,卧薪尝胆;汉有苏武,北海牧羊;宋朝岳飞,精忠报国;近有振华宁死战场,中华儿女,焉能投 降。 宁 为 玉碎,不为瓦全。抗日杀敌,救国救民,掉头流血,在所不惜。肺腑之言,当有同感?!
战事多变,祸福难测,黎明黑暗,天将破晓,如能幸存,有一朝日,时来运转,握手言欢。祝你战斗胜利
余志远
一九四二年八月八日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封慷慨激昂的信,志远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心想现在的余志远比过去的张汉卿形象更高大了。我不知不觉自言自语:“真是人中之秀,当之无愧啊?”
……
1943年春,杨柳叶刚发绿的时候,有一天黄昏,交通站通信员送来了情报,情报内称:“昨天(农历三月初八日)我乐陵县府和县大队,被敌人扫荡队包围在邢家官庄,我余县长身先士卒,多次率部突围,由于寡不敌众,总未冲出,我军伤亡甚重。敌人包围圈越来越小,随后压缩在一个院子内,妄图活捉余县长,我余县长还是顽强抵抗,打倒最后,警卫员王洪业发生动摇说:“不行了!咱投降吧!”余县长怒不可遏,一看自己枪中只剩了一粒子弹,怒气冲冲地说:“他妈的!如果还剩两粒,我也先把你打死!”随即用仅有的一粒子弹壮烈地自尽了!抗日军民得知这一噩耗,无不悲愤填膺。”我越看心情越沉重,当看到用一粒子弹壮烈自尽时,我的心一跳,头一炸,鼻子一酸,限泪盈眶,心想:怎么净死这种好样的!他妈的,鬼子太可恶了!半天没说出话来。在这天晚上,不论是行军转移,还是驻宿休息,总是忘不下这件事情。余志远同志的英俊形象和事迹总在我脑子里转来转去,我暗自下定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为先烈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