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9 02:20
余音绕梁(拼音:yúyīn rào liáng)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yù)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方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忭(biàn)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列子·汤问》)
后人从上述故事概括出成语“余音绕梁”。
秦国有个叫秦青的人唱歌很好听,有个叫薛谭的人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可是学到一半,薛谭就以为自己全学会了,便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秦青也不挽留他,只是把他送到城外的大路旁,然后打着节拍,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曲。歌声嘹亮,响彻云霄,连天上的云都停住了。薛谭这才知道自己的功力还差得远,就向秦青认错,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回家的事了。
这时,秦青给薛谭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韩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女歌手,人们都叫她韩娥。韩娥从韩国到齐国去,来到齐国都城时,她身上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城门外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她离开后,听过她唱歌的人还觉得那歌声就在房梁间久久萦绕,一连好几天没有消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像她还在那里歌唱一样。
后来,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旅店的人因为她穷就出言侮辱她,她便伤心痛哭着离开了。哭声弥漫开来,如泣如诉,周围听到的人都被深深打动,大家都愁眉不展,好几天都吃不下东西。人们赶紧把韩娥追回来,韩娥重新为大家唱起一首动听的歌曲,听到的人都欢天喜地地跳起舞来,把之前的悲伤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大家一起凑了不少财物,这才送走了韩娥。
讲完故事,秦青又对薛谭说:“现在齐国都城一带的人还擅长唱歌和悲哭,就是受了韩娥的影响啊!”
这个故事反映了韩娥唱歌的高超技巧和浓郁的感染力。《论语·述而》中有一则相似的故事,谓“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钱穆解释说:“不知此万圣人一种艺术心情。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此亦一种艺术心情。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交流合一,乃是圣人境界之高。”(《论语新解》)其实不论凡圣,音乐都是具有伟大的价值,杰出的音乐常会将人引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美的幻境。在艺术中,精神超越了平凡的日常生活,超越了意识的界限,从而使人获得了自由。聆听音乐的精神就不再是停留在这个世界中,而是和音乐徘徊于世界之外,只有好的音乐才能使人的精神沉醉,也只有沉醉才能使人从世界的纷繁迷乱中解脱出来而获得完全的自由。
“余音绕梁”比喻歌声或音乐优美,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也作“余响绕梁”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宋歐陽修》:“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隨言盡,無復余音绕梁之意。”
清·刘鹗《老殘游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
梁实秋《听戏》:“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