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2 20:20
始自释迦摩尼佛成佛以后,佛医就一直陪伴在佛的左右;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佛法僧!在笃信佛的乐界里,有大乘佛教也有小乘佛教。在医学界存在相同的道理,西医、中医、大医院是大乘:可以度很多的众生,也可以理解为普度;因为受佛法和业力的限制,佛医可以理解为小乘,只能度化极少数的人,脱离苦难绝症,接受精华点化。说到佛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说到由宗教信仰引申而来的医学体系——佛医学,想必更多的人却是充满着疑惑的。那么什么是佛医学,在科学知识越来越普及化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来理解佛医学,并把佛医的科学体系发扬光大为世人服务呢!
佛,指觉悟真理之圣人。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佛教,为释迦牟尼所创立,主张慈悲平等、普度众生的一门宗教。佛教之宗旨在示导人类转迷开悟,用超越阶级、种族之情怀,以实现度脱苦海、净化社会之理想。佛教医药,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基础,以佛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学体系。由于佛教医药学的理、法、方、药等理论框架和临床诊疗体系是在中国形成的,因此,我们所说的佛教医药,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佛教医药。在基础理论方面,佛教的“四谛”、“五蕴”、“十二因缘”、“四大”、“三学(戒、定、慧)”等均对佛教医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被吸收和引入佛教医学理论之中。在病因学方面,佛教医药认为病有三因∶外因——地、水、风、火“四大”不调,内因——贪、嗔、痴“三毒”为患,业因——前世孽债宿根之果报。
佛医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揉合的产物。
佛教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诊疗方法和临床经验,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地位之后,会不会接踵而来出现“道家医学”、“儒家医学”、“法家医学”、“兵家医学”之类的名目,把中国传统医学切割得四分五裂。(注:道医自古以来就有其名目,在唐代以前皆为道医,只有修道之人或者方士才能医病救人。如孙思邈、李时珍在当时都称为真人,都是有名的道士。唐代以后道医普传才衍变为中医。)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忧虑。因为无论是“道家医学”,还是“儒家医学”,或称作其他名目的医学,它们拥有共同的哲学体系和文化背景,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都属于中医药学的范畴,并非指自成体系,与中医药学并驾齐驱的一门传统医学。当代佛医界的传承大德释明光长老(芦永禄)对佛医有过精辟的论述;佛医的精髓就是佛法派生出的力量,结合自然因果,令人体自身油然产生强大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愈病强身的目的。
佛医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揉合的产物。佛教医学,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基础,以佛学理论为指导,吸取和借鉴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学体系。佛医讲求“内外兼修”、“身心并治”,以治心为内在目标,以治身为外在目标。
佛医理论的精髓——病由心生,病从心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肖长江教授在谈及“病由心生”的问题时强调,“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在五脏六腑中居首位,所以传统医学理论称心为“君主之官”,一个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绪不宁,势必吃不香睡不甜,心慌气躁,心惊胆战,极易导致心力俱衰。心平气和则心宽则体胖,心静则身健,心平则气顺,心正则品性端直。因此中医养生重在“养心”,且任何时候养心是养生的首要之务。
中医情志致病学说,指出强烈的情绪刺激对于身体的伤害,指出中医“养心”的关键在于情绪调整。《黄帝内经》中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绪平静安稳,体内正气就会和顺不乱,精神安守而不消散,病邪便无法侵害人体。
佛医理论的基础——五行观,以色养生
道医最早以五行理论为基础,在唐代以后道医广传衍变为中医,同样沿袭了五行理论,而佛医受此影响同样认为自然界可以和人类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古代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感:怒 喜 思 忧 恐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谷:绿豆 红豆 小麦 百合 黑豆
《本草纲目》中提到:“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这就与佛医中的“五行与以色养生观”有关,五行观将五脏、五感、五方、五行、五味、五色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五行间的相生、相克针对五脏以及其相对应的情绪有相应的调节作用。五行学说强调“以形补形”、“以色补色”,认为色黑者入肾,因为黑色属水,水走肾;且黑豆形状也和肾相似,所以把黑豆称为“肾之谷”。与黑豆补肾相同,绿豆补肝,红豆补心,小麦补脾,百合补肺。
佛医更注重日常养生
佛医强调“预防医学”,佛菩萨所做的就是防微杜渐,在“因”上把病排除了,就防止了疾病的开花结果,酿成苦果。佛医“治未病”的理论要比中医完善、彻底。
佛医和中医都认为,疾病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愈合功能治好,佛医有“物药”、“法药”之分,物药治身,法药治心,普通中医只重视物药部分,而佛医在治身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心的观念,通过“法药”来使人自愈。平日所见的法事法会,经、律、论也是法药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