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戏剧

更新时间:2022-03-31 09:04

佛教戏剧,表演佛教内容、叙述佛教故事并展现人物冲突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起源于天竺,主要吸收了古典梵剧的体例,又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的因素,形成了以佛教为内容,集歌、舞、宾白等表演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戏剧艺术。

佛教戏剧,表演佛教内容、叙述佛教故事并展现人物冲突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起源于天竺,主要吸收了古典梵剧的体例,又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的因素,形成了以佛教为内容,集歌、舞、宾白等表演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戏剧艺术。佛教十分重视戏剧表演的作用,如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六云:“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密印。”佛教戏剧著录于佛典的甚少,今之所见者,多散记于游记、笔记及中国戏剧作品。汉文典籍中最早记载天竺佛教戏剧情况的是东晋名僧法显所著的长篇游记《佛国记》。据载,法显于天竺摩头罗国“安居”一月后的大法会上,观看了表演舍利弗、大目连、大迦叶等“诣佛求出家”故事的三个佛教戏剧。又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载有“戒日王取乘云菩萨以身代龙之事”的戏剧《龙喜记》。天竺、西域佛教戏剧在中国史书中多归入“杂戏”。《隋书·音乐志上》谓:“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皆出西域。”郑樵《通志》著录《梵竺四曲》为:《舍利弗》、《摩多楼子(目犍连)》、《法寿乐》、《阿那瑰》。《舍利弗》中有李白词,《摩多楼子》中有李白、李贺词。1923年,德国人吕德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三本佛教戏剧残本,其中《舍利补特罗婆罗加兰拿》为九幕剧,残卷仅存最后两幕,主要表现舍利弗与目犍连皈依佛陀的故事。另一本是关于弥勒会见释迦牟尼的故事,剧目为《弥勒会见记》,该剧已发现有焉耆文(吐火罗文甲种)、回鹘文(古维吾尔文,哈密写本)本,其中回鹘文本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戏剧剧本。隋唐时期西域的佛教戏剧剧目主要有《苏莫遮戏》。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一:“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羂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戏名“苏莫”乃天竺、波斯共同尊奉之神,故该戏源出于天竺或波斯。流传至西域,增加了戏剧人物假面具的表演。中国明清以后戏剧中的脸谱之刻画似与此有密切关系。汉地佛教戏剧主要有《兰陵王》,该戏故事原为中原所有,然吸收了天竺、西域戏剧中“大面”(木刻之面具)的表演形式。宋元以后,佛教戏剧大都中国化了。主要剧目有:(1)表演佛经故事的《释迦佛双林坐化》、《天中天》、《天女散花》、《摩登伽女》、《劝善金科》、《香山记》、《海潮音》、《目连救母劝善记》等。其中,目连戏在北宋时就有,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后期,“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明代郑之珍的传奇《目连救母行孝戏文》达一百零二出,规模宏大,流传甚广。观音戏在明代甚为流行,传奇有张大复的《海潮音》、罗懋登的《香山记》,杂剧有《鱼儿佛》等,观音菩萨由天竺的男性形象转变为符合中国百姓审美趣味的女性形象,故事内容也完全中国化了。(2)宣扬因果轮回的杂剧有《玉箫女再世姻缘》、《东窗事犯》,传奇有《三世记》、《双修记》、《情不断》、《醒世魔》、《红莲案》、《盂兰梦》等。(3)演述名僧故事的杂剧有《西游记》、《石头和尚草庵歌》、《花间四友东坡梦》、《志公和尚问哑禅》,传奇有《醉菩提》、《升平宝筏》、《归元镜》等。其中,演名僧济公和尚的戏最多,如折子戏《伏虎》、《醒妓》、《当酒》等,也最受百姓的喜爱;演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戏也较有影响,明末阮大铖的传奇《牟尼合》、清张凤翼的传奇《祝发记》、张中和的传奇《西来记》、杨潮观的杂剧《大葱岭只履西归》等,常演不衰。斯里兰卡、日本、朝鲜、韩国等国也有本国化的佛教戏剧,其中以斯里兰卡的《玛纳梅》最为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