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9 16:14
红胸吸蜜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 forsteni)是鹦鹉科、吸蜜鹦鹉属的鸟类。体长25-30厘米。是一种独特、色彩缤纷的长尾小鹦鹉。有深蓝色的头部、淡绿色的项圈纹、纯红色的胸部和深蓝色的腹部。羽毛的其余部分是明亮的浅绿色。鸟喙红色。在飞行中,该物种翅膀的所有飞羽展示出黄色光泽,以及深红色的翼下覆羽。
椰果彩虹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dus)、红胸吸蜜鹦鹉(T. forsteni)、橘黄彩虹鹦鹉(T. capistratus)、叶华丽鹦鹉(T. weberi)、红领彩虹鹦鹉(T. rubritorquis)、彩虹吸蜜鹦鹉(T. moluccanus)和比亚克彩虹鹦鹉(T. rosenbergii)在1994年全部是“椰果彩虹鹦鹉”(T. haematodusT. haematodusT. rubritorquis亚种。
直到2014年,红胸吸蜜鹦鹉还被认为是椰果彩虹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dus)的一个亚种。它看起来与这个近亲惊人地相似,但颜色更深,标记更明显。
红胸吸蜜鹦鹉共有4个亚种。体长25-30厘米。是一种色彩缤纷的长尾小鹦鹉。有深蓝色的头部、淡绿色的项圈纹、纯红色的胸部和深蓝色的腹部。羽毛的其余部分是明亮的浅绿色。鸟喙红色。在飞行中,该物种翅膀的所有飞羽展示出黄色光泽,以及深红色的翼下覆羽。
指名亚种:成鸟体型较大,胸部呈深红色,额头和脸颊上有紫色或蓝色条纹,黄色领纹后颈处更多的镶有紫色或蓝色,腹部紫色,大腿和侧面的绿色条纹最少。
巴厘岛亚种:成鸟体型较小,头部均为黑色或棕色,头顶至脸颊上有灰色或绿色条纹,后枕有红棕色洗痕;胸部红色,有最少或无条纹;领纹黄绿色,腹部紫黑色。
塔纳詹佩岛亚种:成鸟与指名亚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头部颜色较深,条纹更明显,呈亮紫蓝色。
卡劳托岛亚种:成鸟与指名亚种一样,但胸部呈淡橙红色;后枕部涂绿色;背部羽毛有黄橙色基部。
红胸吸蜜鹦鹉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森林,在龙目岛可以攀登达2,150米的高度。通常发现于低地和低山森林,包括次生林和人工林,往往出现在边缘和受干扰植被周围,而不是内部的封闭林冠森林。在松巴哇岛,该物种的分布范围从海平面到500-700米,最高可达1,200米,在龙目岛可达2,150米;至少在松巴哇岛,海拔范围的变化归因于在大面积追踪开花树木时的运动。
红胸吸蜜鹦鹉成对或以小家庭群体生活,很少超过十只。它们的求爱表现非常多样化:它们由小节拍组成,展示翅膀下侧的彩色图案,还包括头朝下和尾羽展开的杂技。仪式以头礼和喙鸣结束。
在自然环境中,该物种的大部分食物由花蜜、花朵、水果、花粉和昆虫(主要是幼虫)组成。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饮食的15%。无论在野外还是圈养条件下,红胸吸蜜鹦鹉都喜欢以种植水果,如苹果、木瓜、葡萄、无花果和哈密瓜为食。它们很容易进入花园和农作物区,经常光顾农民种植的果园。
红胸吸蜜鹦鹉以前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龙目岛、松巴哇岛、塔纳詹佩岛(Tanajampea Island)和卡劳托岛(Kalaotoa Island)岛上发现过。然而,2020年的记录显示,该物种可能仅限于巴厘岛的部分地区,延伸至爪哇的外南梦地区(Banyuwangi)、龙目岛的北部地区以及松巴哇西努沙登加拉省的部分地区(包括坦博拉山附近的地区)。
红胸吸蜜鹦鹉是很典型的树栖物种,通常选择在树上筑巢的模式。它们在天然树洞中筑巢,巢位相对地面高度很高,但没有用植物填充。筑巢季节从9月或10月开始。雌性单独孵化24-27天。产卵量未知,可能与椰果彩虹鹦鹉相同。雏鸟晚成性,直到80天大才离开出生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7月14日——濒危(EN)种。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的小巽他群岛之一的松巴哇岛,其同类的椰果彩虹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dus)的种群密度估计为每平方千米1.9-33只(Marsden 1999年)。假设该物种占据了地图范围的10%,那么红胸吸蜜鹦鹉的数量可能为2,100-37,000只,大致相当于1,400-25,000只成熟个体。然而,人们认为种群数量接近估计的下限,并且考虑到由于诱捕贸易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导致该物种已知的稀有性,成熟个体的数量疑似低于1,500只。因此,种群规模暂定在500-1,500只成熟个体之间。进一步认为,松巴哇岛上最大的种群可能不超过250只成熟个体。
趋势理由:截至2020年,由于不可持续的破坏水平,红胸吸蜜鹦鹉在三代期间(15年)被认为正在经历50-79%的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