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灭度

更新时间:2023-12-07 21:54

佛灭度,是佛祖度化众生的手段之一。出自净空法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义》。

涅槃简介

阿难在此地说“佛灭度后”,我们要晓得这是对我们这个世间说佛的应身。法身常住,报身有始无终,应化身是示现,有生有灭,是示现的。无生灭当中示现生灭。示现生灭也是对我们凡夫提示警觉的。佛在世,有机会亲近佛,不要紧,今天功夫不得力还有明天,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有个依赖性使自己的心行懈怠。佛一示现灭度,这一下紧张、觉悟了,应当勇猛精进。所以佛一灭度,不少学生开悟的开悟、证果的证果。为什么?加功用行,道理在此地。灭度也是度众生,没有一样不是为了利益众生。 我往年在台中求学,我比台中的同学得的利益多,原因是什么?我的警觉性比他们高。我不是台中人,我在台中是暂住,所以时间非常宝贵,抓得很紧。台中人他家住在那里,李老师也住在那里,没有关系,今年学不会有明年,明年不会还有后年。我们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的机会短暂,所以特别用功,道理在此地。住在一个地方讲经说法,这一个地方人有福报,但是时间久了,这个地方人疲了、厌倦了。为什么他疲厌?他没有真正用功,他没有尝到法味,他没有得到法喜,又受外面的境界诱惑。

涅槃的意义

niè pán 涅槃

佛教语

死亡

作为死亡(佛或僧人)的美称

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盘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盘。”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盘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盘、圆寂。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盘,那么学佛修行的人,当要彻底明白它,不可轻易忽略它。涅盘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盘,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盘。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盘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盘。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大乘究竟涅盘的境界。

涅槃种类

此云大圆寂,刊定《准(准疑唯)识论》说有四种涅盘:

一、自性清净涅盘,凡圣同有;

二、有余依,即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

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

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盘故,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盘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盘,即真无住,名为无余。

涅槃传说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盘”(读nie pan)。

《涅盘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 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 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 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 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 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 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 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 浩然大均,乃曰涅盘。

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盘。 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盘之道,存乎妙契。 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 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 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 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 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 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 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 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 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 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

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 过去未来同成一体。 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 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盘。 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盘”。 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 涅盘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 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 涅盘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 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涅盘”是印度梵文Nirvana的音译,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盘那”等,意译为盘“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是自道家中借用的概念。

涅槃原型

涅盘,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术语,用以指称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加以阐述,成为其至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盘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宗教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盘的境界。 由于佛教宗派众多,理论多样,故对涅盘的理解也有多种。佛经记载的解释就有60多种,互相之间略有差异。原始佛教时,佛陀非常强调“灭”的作用,将“涅盘”放在灭谛中进行表达,认为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世俗世界、超越一切苦乐的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实在。犹如打铁时四处飞溅的火花,瞬时即逝,不可捉摸。

小乘佛教“涅槃”

小乘佛教把“涅盘”解释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意为身心俱灭,一切无有,就是与生死轮回相对的一种不再轮回的死亡状态。对此,小乘的不同派别也有不同的解释。如说一切有部认为涅盘为本来实有,是灭除生死之外的实有法。讲空之成实宗则认为涅盘不是实法,生死因果灭除,即是涅盘。

小乘佛教把涅盘分成两种,即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

有余涅盘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都无,精神已经进入涅盘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盘则指众生的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俗世界。

大乘佛教“涅槃”

大乘佛教中的某些部派接受了这种观点,但为了适应自己的思想学说,对两种涅盘和解释,则与小乘不尽相同。另一些大乘部系根本反对小乘的这种说法,比如中观行派,由于其主张“诸法性空”,“一切皆空”,甚至认为涅盘本身也是一种假名,不过是幻象,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大乘佛教如来藏学说则认为,“涅盘”应该是常住不变的,它就是永恒的佛法真理,是一种绝对真实的存在。

由于佛性学说将般若性空与佛性妙有相结合,主张中道不二的原则,反对一切偏执,所以他们又认为,涅盘就存在于世间,不在出世间,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超出世间的出世间,故涅盘只能在世间得到。佛性常住,只要摆脱了世俗的认识,悟证了佛法常住不变的真理,就是涅盘。大乘佛教中的佛性学说认为,涅盘有四种品德,即是“常乐我净”,意为涅盘是恒常、快乐、自在、清净的存在,称为“涅盘四德”。又将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盘八德。故与小乘佛教乃至大乘佛教空宗竭然不同。大乘佛教的许多派别还对涅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如法相宗综合大小二乘各家学说,将涅盘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住处涅盘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反映了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主张。 然而,尽管佛教内部对涅盘的具体解释多种多样,涅盘作为一种宗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则是大家所公认的。

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盘它——涅盘,乃诸佛圣者所同证的圣果,是由历劫辛苦,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盘来说:并不是个个死了就能即证涅盘。请大家认识清楚为幸! 《地藏经》中:“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只劫”、“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诸佛如来之身,具三身也。

清净法身周于法界,横穷三际,竖遍十方,其寿无生无灭,其身无去无来;圆满报身,乃诸佛于三大阿僧只劫度尽法界自性众生,圆满自性无量功德所证之身,其寿有十亿、百亿、千万亿者;劣应化身,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如娑婆释迦世寿80乃得涅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