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耳丽蚌

更新时间:2023-07-13 15:50

佛耳丽蚌(学名:Lamprotula mansuyi)是蚌科、丽蚌属软体动物。贝壳厚、硬、重,外形呈佛耳状或梯形;左、右两壳相等,但两侧不对称;壳前端钝圆,后部呈钝角状;表面黄褐色,没有光泽,有不规则的生长线;壳中部及后背嵴有垂直及放射状的肋,后背嵴的肋由瘤状结节形成;贝壳下缘是纤维质的边缘,锋锐;壳内珍珠层细致,呈银白色或淡鲑肉色,具有珍珠光泽;腹面有发达的肉质足。

动物学史

佛耳丽蚌(Lamprotula mansuyi)被许多学者认为是Lamprotula crassa的同义学名。然而,Graf和Cummings(2011年)仍然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物种。它的身体由两枚厚实的大壳包围,形状酷似雕塑佛像的耳,因而称它“佛耳的蚌”。

形态特征

佛耳丽蚌贝壳大型,壳长达128毫米,成体宽44毫米左右,高74毫米左右,最长壳长可达150毫米,最宽可达60毫米,高可达90毫米,厚可达20毫米以上。壳质厚而坚硬,贝壳极重,呈佛耳状或梯形。左、右两壳对称,但两侧不对称。壳前端钝圆,后部呈钝角状。前缘短、弯曲,腹缘略直,中部略凹人,后背缘长,稍弯,向下倾斜,与后缘相连成钝角。壳顶被腐蚀,低于背缘最高点,位于贝壳前部壳长的1/3处。具有不规则的生长线,壳面中部、后背嵴的纵肋是由较强或较弱的瘤状结节形成的斜肋所构成。

壳下缘是纤维的边缘,锋锐。壳面呈黄褐色,壳内面珍珠层细致,呈银白色或鲑肉色,具有珍珠光泽,在解剖镜下可看到颗粒覆盖。铰合部发达,左壳有二枚拟主齿和二枚侧齿,右壳有二枚拟主齿有一枚侧齿。

生活习性

佛耳丽蚌喜栖息于水质清澈透明、水深3-5米,水底为岩石、沙石或卵石,水流较急、水温较低的山涧河流中,依靠斧足运动。幼蚌较活跃,成蚌活动迟缓,以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及有机碎屑为食。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弱,水温达33℃就开始死亡,达到35℃就大批死亡。

分布范围

佛耳丽蚌在中国左江右江上中游河段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右江由田东至田阳江段;左江龙州、崇左至扶绥江段;上林县清水河的河口段曾有分布报导。越南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每年的2-5月为佛耳丽蚌的繁殖季节,3-4月为繁殖盛期。亲蚌的怀卵量较少,一般仅有几百到几千粒,且大约只有一半的雌蚌能怀上卵。每到繁殖季节,成熟的雄体排精于水中,精子随水流进入雌蚌外鳃腔,与雌蚌外鳃腔中的卵子相遇而受精发育变态成钩介幼虫,成熟的钩介幼虫从出水管排出,在水中遇到小鱼即钩附在鱼体的鳍条鳃瓣上,吸收鱼体营养变态成长至幼蚌,小白点状的幼蚌脱落至水底,营底栖生活。佛耳丽蚌生长缓慢,寿命长达39龄以上。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1989年,佛耳丽蚌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佛耳丽蚌仅在中国左江和右江上中游有发现,分布地狭窄,数量稀少。在左江流域的龙州、崇左、扶绥江段的现存量以中、老龄蚌为主,能形成补充资源的幼龄蚌数量极少。

濒危原因

江河环境因淘金、挖沙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遭到割断损坏;酷渔滥捕的过度大量捕捞;江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都是造成佛耳丽蚌自然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保护措施

佛耳丽蚌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受各级政府明令保护。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批准建立广西左江佛耳丽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广西西南部的崇左市所辖江州区和龙州县境内,保护区所涉水域总面积417.4公顷),并得到农业部的大力支持。2009年4月和8月,对保护区河段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水质进行评价,旨在了解其环境水质状况,为保护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