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7 23:14
佤医,医疗名词,根据“司岗里”的传说和沧源岩画的推测,佤族医药可能从“司岗里”传说之后就已经产生了,到能够刻制岩画之时,佤族医药已被传授于民间。如果说,沧源岩画已有3000年的历史,那么佤族医药应该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擦涂药。单方或配主(鲜品)捣细或放口中嚼碎后涂擦患处。用于烧烫伤、外伤止血、消炎等。
酒药。取药(单方或配方)切碎后放入盛酒瓶中浸泡,内服或外用。用于强健滋补以及内、外科疾病的治疗。
熏药。取热酒糟或取药煎煮至沸时倒入盆中,盆中置一小凳,人坐凳上后四周用毯子盖严熏蒸,至流汗时即可。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感冒等症。
膳药。取鲜(活)品煮食或加工成粉后用肉汤冲服。常用于贫血、体虚瘦弱等症。
剂型。佤药中常见剂型有煎剂、洗剂、酒剂和散剂。
药材加工简单。佤医一般多用鲜(活)品入药,或仅作切碎凉干或晒干等简单加工即可。动物药中,其肉多配方或单方炖熟食用;皮、毛类则多经炭化后使用,如刺猪毛碳化后研粉内服治流鼻血,狗皮毛碳化后研粉调敷治狗咬伤。
生熟药各半混用。将同一配方的药(鲜品)分为两半,取其中一半用火烤、灶火灰烫等法加工制熟,然后两半混匀使用。常用于包药的配制。
药引。佤医在配方用药时,经常使用一些具芳香理气、舒筋镇痛作用的药如胡椒、草果、酒、丁香、红糖等为药引。
佤医讲究药物服用时间。佤族民间医一般规定内服药一日服三次,早晨刚起床时一次,午饭前一次,晚睡前一次。他们认为在这三个时间服药,疗效最为显著。
禁忌。在服用草药时,禁食酸冷食物,忌摸冷水、冷风吹和露水淋。
多数学者认为,佤族是由奴隶社会的末期、封建社会的初期进入到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封建思想和意识不可避免反应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佤族医理药论知识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魔巴”或“巫医”的出现:“魔巴”佤族称为“基”(佤文:Nqan),“巫医”(佤文:buidonjixsindah)。“麾巴”或“巫医”,采用什么“天地之论”或“有神论”解释人们的病因,由于佤族信仰“天地之论”或“有神论”,多数病人登门求“魔巴”或“巫医”在所难免。“魔巴、巫医”的社会地位只仅次于头人的地位。他们在医术方面没有什么特长,主要采取“神药两解”的手段。
佤族医药的理论依据,是依朴素的辩证观点为基础的,认为自然界里有天、地、风、水、木、火、石、气等八种物质组成。每种物质都由神所赋予的,每种物质都有特性和作用,还有其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能改变,否则会导致各种物质间与人的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导致疾病。
“病有百种,有传与不传”之说。“传”即为传染,“不传”即不传染,佤医还认为,传染之病多在肺、肚之脏器和多属于发热之病。象肺结核、肝炎以及感冒等疾病属于此范畴。例如:结核称为“涩外”(saexoi),“外”(oi)是指一点点细小而看不见的东西被人染上了,“疟疾”(saexhouig),定时来的疾病,是传染而得的。
佤医对疾病的分类,主要以得病部位和疾病特征分类和命名的。
涩夺(saexdion即肝病),涩闹(sacxhnao即肺病)、涩送拉(xaexsouglaxv即脚痛),涩盖(saexglih即头痛)、涩整(saexdai即手痛)、涩都(saexdu即胃痛)、涩更瓦(saexvaing即肠炎)、涩西安(saxiang即骨痛)等等。
涩畏(saexhouig即定时来的,间日疟)、涩巴(saexbax即感冒)、涩挖(saexvung即中暑)、涩龙(saexloung即腹泻)、涩维(saexvid即恶性疟)、涩艾(saexngai即眼病)等等。
以部位分类和命名的疾病,是以得病所在部位而得名的;以疾病特征命名的疾病,是以疾病的特点及症状反应等方面的表现而得名。
无论传说如何,佤族医药产生于实践过程是无疑的。佤族是民间流传着:“一屁股落地少不了三棵药”,以形容阿佤山象植物王国和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也显示了佤族人民认识不少药物。佤族自古以来,同其他民族一样,在同自然界进行着不休止的斗争中,以群住洞穴和森林以避风寒和防止野兽的袭击,采用兽皮、树皮当衣御寒,取火熟食,以野果、野菜充饥饱食。这就是人们最早期的食品方式,也是人们最早的医疗卫生保健方法。
佤族人民在同自然界进行斗争过程中,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充饥的同时、逐渐识别植物的性味和作用,还对动物和矿物的作用有了认识,发现了可食用的植物或动物,也逐渐丰富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与此同时,也常常误食有毒的植物和不能食用的动物,时有发生呕吐、腹泻、头晕等中毒反应,甚至发生死亡等情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人们才发现了一些植物、动物甚至矿物,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和治病,对人体有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的遭受野兽的伤害和其他方面外伤,于是采用了这些植物和动物治疗。所以,佤族医药产生于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