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42
佤族清戏,云南省腾冲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早在明末清初,湖北人源于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曲,被称为清戏,又叫做湖北高腔,曾流传在襄阳、荆州、黄冈等地,成为颇具影响的地方剧种。明代是腾冲社会发生巨变,汉文化在边地成为主流的时代。先进的汉文化犹如新鲜的血液,沿着古道的脉管流向边地,使学习汉文化成为时尚,腾冲成了边地家喻户晓的礼仪之邦。清雍正以后,腾冲进入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文化流向腾冲汇聚,向缅甸延伸,以腾冲为枢纽的内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地处古道要冲的甘蔗寨,以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恰当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腾越至缅甸南线古道上商旅、马帮、军伍必宿的驿站。居民日渐增加,村中古道两旁,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店铺。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还有11家经营马店、旅馆、饮食和日用杂货的店铺正常营业,其中最大的一家马店,甚至可以容纳上百匹骡马。与此同时,甘蔗寨也兴起了办学之风,在佤族中培养出了一代代初具汉文化知识并倾心于汉文化的村寨文人,而过往的商贾军民中,也给甘蔗寨带来了内地的雅俗文化,其中就有熟悉清戏的戏曲艺人,这样,清戏就在甘蔗寨传播开来,久而久之,逐渐演化为佤族清戏。
据专家考证,清戏传入甘蔗寨的时间,约为清代咸丰年间或之前。清同治年间,甘蔗寨佤族头人李如楷力倡发扬光大,积极加以组织排练,并亲扮角色,使清戏在村中常演不衰,还到周边汉族村寨演出。这是佤族清戏的繁盛时期,培养了一批骨干艺人。此后,时盛时衰。解放初期,省、地文化部门进行民间戏曲普查时,曾做过专门调查记录。1958—1964年曾演过数场。1984年,县文化部门对清戏加以发掘整理,培训演员,参加县文艺调演,并参加了同年地区文艺调演,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中国戏曲研究院专家亦深入甘蔗寨,为佤族清戏录音录像,将其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
过去,佤族清戏一般在春节期间走村串寨巡回演出,兴盛时“灯友”(演员)可成百,20世纪20年代后渐趋衰微几至灭绝。1984年,销声匿迹了半个世纪的侗族清戏终得重见天日,并一举登上了云南省农民文艺调演的大雅之堂,从而受到云南省内外戏曲界的热切关注。
据甘蔗寨已故佤族老艺人王茂章(1911—1948)介绍,佤族清戏有“九腔十三板”,亦有幕后帮腔。九腔为大汉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花音腔、百珍腔、苍胡腔、土子腔;十三板为清江引、浪淘沙,山坡羊、下山虎、一支花、滴滴金、步步娇、驻云飞、小桃红、倒垂帘、菜花黄、柳叶青、哭相思。但现抄存的几折戏文里,很少标明所唱腔板的名称,可以辨认的只有《安安送米》中的《清江引》《大汉腔》《驻云飞》《哭相思》等;剧本未标曲碑,由艺人演唱时以说明的有《白鹤传》中的《步步娇》等。此外尚有一些剧本未标明曲牌,艺人亦不知属何曲牌的唱腔。从现存剧目演唱可以看出,在曲调进行中,有曲牌变换和同一曲牌因词设腔的情况及使用作帮腔这些板腔的词曲结构,曲牌联套,帮腔的运用以及只以打击乐伴奏,清楚地表明了佤族清戏当属于高腔系统,而在一些唱腔中,字多腔少,板急调促,近似说唱的“滚唱”的出现,则更明确地表明了它与青阳腔的密切关系。
佤族清戏的伴奏一般是只用小鼓、提板、小锣、小铰子等,以“打打采台次台采台次台采台采”一类简单的锣鼓点,在戏中起间隔唱段的作用。后来受其他剧种影响,加进了一些大锣鼓的打头,但多数也只是独锤、三锤或四击头打头等。通过对唱腔及伴奏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在音乐唱腔上,清戏的特点是干唱,无徒系竹(弦乐)伴奏,演唱中只用打击乐,每唱一句或一段即用打击乐隔开烘托。
佤族清戏的流传下来的常演剧目有《姜姑刁嫂》《姜诗顺母休妻》《逐赶旁氏》《芦林相会》《安安送米》《回朝缴旨》《加封韩愈》《文龙辞妻》《钟离点化》等10多折,这些剧目均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三孝记》和《白鹤传》。
佤族清戏是腾冲县唯一被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其剧目故事感人,情节生动,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又善抒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佤族清戏已不能坚持正常演出活动,只是上级文化部门、部分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来调查了解时才组织一些片段性演出,但仅限于《安安送米》等少数剧目。由于缺乏投入加之影视等现代艺术的冲击,佤族清戏的传承已极为困难。李家显也曾多方奔走和呼吁,尝试培养少年接班人,但响应者较少。眼看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濒临消亡,艺人忧心忡忡。尽管腾冲县对清戏先后做了大量的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但现在仍面临失传和流失速度太快的危险,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加以发掘、抢救和保护,用不了多久,将彻底失传。
李家显,男,1934年11月生,云南省腾冲县人。2009年6月,李家显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腾冲县申报。项目名称:佤族清戏。
王祖芳,女,佤族。王祖芳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腾冲县申报。项目名称:佤族清戏。
2016年,腾冲市里给甘蔗寨拨专款修建了佤族清戏传习所,里面不光有排练厅,还有清戏历史文化展示厅、音像厅。
2017年3月14日至17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赴云南省调研考察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工作。项兆伦一行在保山腾冲市调研佤族清戏等传统戏剧。项兆伦指出:传统戏剧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实现“后继有人”,要多方施策,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组织骨干人才培养、“订单式”培养后备力量、鼓励创作排演新戏、开展区域性会演和参加地方戏曲交易等方式,支持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特别是濒危剧种的保护和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佤族清戏获得佤族清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腾冲市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活动
2018年1月18日晚上,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迎来了最后一场演出,佤族清戏《安安送米》参加展演。
2016年10月28日至31日,保山市“佤族清戏”、“腾冲扬琴”研讨约稿会在腾冲举行。云南省话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李鹏,云南省话剧院专职国家二级编剧任洋,军旅作家、中宣部第八届和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谢维耕,编剧、文化部“文华奖”“梅花奖”获得者马良华等省市作家、剧作家,腾冲佤族清戏、扬琴研究学者、传承人及腾冲文艺界相关人士共40余人出席了研讨约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