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东北要塞

更新时间:2024-03-20 09:04

侵华日军东北要塞,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牡丹江市东宁县、黑河市孙吴县,是侵华日军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修筑的17处要塞遗址。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下达了《关作第589号命令》,确定在中苏、中蒙边境沿线实施“筑城工程”,由此拉开修建东北军事要塞群的大幕。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下旬,“东北抗联教导旅”侦察分队的280名指战员,组成20多支特遣队,从苏联秘密潜回中国东北境内,进行战前侦察。侦察员们使用各种方式,接近或潜入日军数百个营区、工事、弹药库、军事谍报指挥机关等要害设施,将日军17个要塞及中苏边境上三道防线,制成图表,星夜传递至“东北抗联教导旅”情报中心。其间,侦察员们不仅摸清了日本关东军的军力部署情况,还多次完成暗杀、破坏等任务,为苏联红军总攻东北铺平了道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从东、西、北三线进军中国东北。8月9日凌晨,在东北抗联战士配合下,苏联红军向虎头要塞、东宁要塞同时展开猛攻。日军仍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8月26日,虎头要塞被攻克;8月30日,东宁要塞中的残余日军最终放下武器。侵华日军的东北要塞群也因此被称为“二战终结地”和“二战最后战场”。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直接参加攻打要塞的200余名东北抗联指战员,几乎全部牺牲。

1999年5月,成立筹备处,在勋山地下要塞一个300平方米的仓库内建立了“东宁要塞陈列馆”。1999年6月18日,正式向社会开放。2008年,东宁县人民政府投资2000万元,在东宁勋山要塞山下修建新的要塞历史陈列馆,正式命名东宁要塞博物馆。2005年10月18日,东宁要塞历史博物馆及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在勋山要塞旁落成开放。

建筑格局

《日本关东军要塞》一书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侵华日军历时10余年,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约5000千米的边境地带,修筑了17处要塞,共有8万个永备工事。当年的要塞,大部分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其中大多已被发现,部分要塞也得到开发和初步研究。

主要建筑

东宁要塞

东宁与当时苏联隔绥芬河相望,过境后即达乌苏里斯克市,从乌苏里斯克市均有铁路、公路直达近在咫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直接控制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因此,日本关东军不仅在东宁大量屯兵,还构筑了坚固异常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群北起绥阳镇阎王殿,南至甘河子,由勋山、朝日山、丹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甘河子、阎王殿、北天山、出丸山等地面、地下和山洞等军事筑垒组成,每个要塞的面积都在4万平方米以上。出丸山要塞距苏联只有500米,几乎修到了苏军的鼻子下面。整个要塞群分为作战区、保障区和后勤支援体系三大部分。山洞里不仅有完整的弹药库,还有发电室、监视所、供水、暖气和厨房等设施。要塞群正面宽110多千米,纵深70多千米,共修建飞机场10个,军用公路约1957千米,永备铁路400多千米,永久性工事400多处,300平方米以上的永久地下弹药库84个,野战炮阵地45处,仓库400多座,兵工厂1个,陆军医院4个,兽医院6个,最多时有关东军4个师团、1个旅团、两个守备联队,总兵力达13万多人。

虎头要塞

虎头要塞位于虎林市虎头镇境内,日本关东军以数亿巨资,历时6年筑成。虎头要塞的对面就是当时苏联边境城市伊曼,从伊曼可假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与铁路并行的公路,便捷地直抵前苏联远东著名的军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关东军曾吹嘘虎头要塞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虎头要塞群正面宽100余千米,纵深40至50千米,中心区占地100多平方千米。整个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等7座山体地上、地下联为一体的攻防兼备阵地组合而成。猛虎山阵地为虎头要塞的中枢部,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队司令部所在地。地下设有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秣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构筑要塞地下工事时,还专门修设了通风口、排气孔、直通山顶观察所的升降竖井和反击口等通道。所有工事都在山底部以钢筋混凝土浇筑,重要部位浇筑的混凝土达3米之厚。地面还利用地势构建了环山战斗掩体和交通壕。虎头要塞的火力配置,除30厘米、24厘米、100厘米口径榴弹炮,15厘米口径加农炮,90式、38式野炮,92步兵炮,山炮,迫击炮和高射炮以外,从专门配置在虎头要塞的41厘米大口径榴弹炮和日本从法国进口的24厘米口径列车炮遗迹,可以看出日本关东军对虎头要塞的重视。

爱辉要塞

伪满时期的爱辉(现为黑河市爱辉区)和当时的黑河、孙吴与当时的苏联远东最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仅黑龙江一水之隔。均属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日本关东军在“黑河省”修建了大型兵工厂两座,各类弹药库500多处,兵营60处,飞机场13个。现在的黑河属于当年日本关东军划设的北部正面战区,作战区域主要集中在当时的爱辉县和孙吴县境内,阵地正面宽约100千米,构筑永久性阵地16处,钢筋混凝土野战阵地30多处。属于日本关东军第四军作战区域的要塞群以爱辉要塞为中心,主要包括孙吴霍尔莫津要塞、黑河要塞、法别拉要塞。现已发现并得到初步开发的孙吴胜山要塞位于孙吴县满达乡境内,距县城约40千米,紧靠黑龙江边。据研究,日本侵略军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占领孙吴之后,便开始在划定的逊别拉河以北,东起曾家堡机场,西到平顶树机场,北起清澄山,南至乌云山,总面积约255平方千米的山地和平原上构筑永久性军事阵地。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上村干男为司令官的关东军独立第四军司令部进驻孙吴。该军在北部正面作战区域配置了4个师团、1个独立机关枪大队、两个轻装甲车中队,有战车联队、野战重炮旅团、重炮兵联队、炮兵情报班、8个高射炮部队,还有独立航空队、工兵大队、野战通信队、无线情报队、装甲中队等。

绥芬河要塞

绥芬河是西起满洲里,经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直抵原苏联的中东铁路最东端重要边境城市。铁路线从绥芬河出境后,即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与西伯利亚铁路相会合,沿铁路可北上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等重要城市,南下即是面对大彼得湾和日本海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纳霍德卡。日本关东军在绥芬河修筑了绥芬河要塞群。要塞群正面宽约40千米,纵深20至30千米,主要由绥芬河、鹿鸣台、观月台三大要塞群、野战阵地和15处地下要塞组成。

文物遗存

侵华日军东北军事要塞存有侵华日军侵略中国的证物,其中有侵华日军用过武器弹药、生活用品、中国劳工的劳动工具和苏联红军用过的武器等。

价值意义

侵华日军东北军事要塞被日军自喻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其军事功能、建筑规模甚至远超马其诺防线。这群“牢固”的堡垒最后成为日本关东军自掘的“坟墓”。在这些冰冷、坚固、昏暗的“地下宫殿”上,书写着的不仅是中国劳工和妇女的血泪史、屈辱史,更是侵华日军对中国资源的掠夺史和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史。侵华日军东北军事要塞不仅是一处处历史遗址,战争残骸,而且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是“战争的活化石”。它进一步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是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教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侵华日军东北要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侵华日军东北要塞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牡丹江市东宁县、黑河市孙吴县。

交通信息

自驾:自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侵华日军东北要塞(虎头要塞),路程约66.4千米,用时约59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