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斯特拉发战役

更新时间:2023-08-31 07:31

1945年3月10日—5月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于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德军“海因里齐”集团军级集群(3月22日起改称坦克第1集团军),攻占俄斯特拉发工业区,史称俄斯特拉发战役。俄斯特拉发战役的结果,乌克兰第4方面军攻占了俄斯特拉发工业区,进至特罗保以西、施特恩贝克,奥得里、弗伦什塔特、罗日诺夫、霍莱绍夫以东一线。

战役地点

捷克斯洛伐克北摩拉维亚州首府,重工业中心。位于奥得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汇合处,邻近波兰边境。大市区包括奥得河两岸的摩拉维亚俄斯特拉发西里西亚俄斯特拉发,以及附近的城镇。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人口32.3万(1982)。1267年建城堡,为摩拉维亚北部的要塞。1770 年发现附近的俄斯特拉发-卡尔维纳大煤田,大部分为优质炼焦煤。19世纪上半叶即成为国内重要的冶金工业中心,现建有哥特瓦尔德夫钢铁联合企业,生产全国一半以上的原钢和生铁,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煤炭基地和钢铁工业中心。机械制造工业亦很发达,以矿山冶金机械、化工机械为主,其次有机床、车厢、汽车等工业。化学工业以煤化工为主,生产化肥、硫酸、染料等,是国内化工产品的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有铁路和公路通国内外,其中通波兰弗罗茨瓦夫克拉科夫的铁路已实现电气化。市内有工业学院、矿业学院、煤炭工业科学研究院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教育机构。有建于13世纪的圣文采斯拉斯大教堂等著名的历史建筑。

战役兵力

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彼得罗夫大将,3月25日起为叶廖缅科大将)辖第38集团军(司令为莫斯卡连科上将)、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为格列奇科上将)、第18集团军(司令为加斯季洛维奇中将)和空军第8集团军(司令为日丹诺夫空军中将),于3月初前以右翼强渡了维斯瓦河,而在中央和左翼,则在日维茨、利普托夫斯基—圣米库拉什一线进行战斗。苏军必须突破德军预有准备的坚固筑垒防御。其步兵比德军多0.7倍,炮兵多1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0.8倍,飞机多2.4倍。战役企图规定,以方面军右翼(第38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向弗里施塔特、米斯泰克、奥洛穆茨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第18集团军向鲁容贝罗克日利纳克罗梅日什方向实施辅助突击,以制止德军向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调遣兵力。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同苏军一起行动。

战役过程

进攻于3月10日开始。在8天的激烈战斗中,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在15公里正面上仅推进6—12公里,未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许多原因造成的结果。由于军队数量少,方面军首长未能在主要突击方向构成必要的密度。极为不利的天气条件,严重限制了炮兵和航空兵的行动,对进攻的实施起了不利的影响。在进攻的组织方面也有错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3月17日给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指出了这一点。

由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在拉蒂博尔地域顺利进攻,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员决定将基本兵力向其左翼靠拢,从西北面迂回德军工事,尔后从北面向俄斯特拉发进攻。3月24日,方面军再度发起进攻。方面军右翼(第38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克服德军激烈抵抗,4月5日前向俄斯特拉发方向推进约40公里;左翼(在近卫第1集团军一部配合下的第18集团军)向西推进约85公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数百个居民地获得解放。

战役艰辛

大本营考虑到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此前已向西方纵深推进,便对原定在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地区粉碎德军的计划作了修改。因此,乌克兰第4方面军应以其右翼沿奥得河岸向奥洛穆茨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60集团军(4月6日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转隶,司令为库罗奇金上将)、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行动。

4月15日,乌克兰第4方面军按照进一步明确的计划重新开始进攻。冲击前,进行了炮火准备航空火力准备。德军依托奥帕瓦河右(南)岸的永备工事体系以及沿奥得河、奥尔谢河的筑垒防御地带,进行了激烈抵抗。最初几天,进攻速度每昼夜未超过1—2公里。但是,近卫第1集团军右翼同第38集团军部队一起进行激烈战斗,于4月21日粉碎了德军抵抗,进至俄斯特拉发外层防御围郭,开始在该市接近地战斗。4月22日,第60集团军攻占特罗保(奥帕瓦)市。在这些战斗中,空军第8集团军和与其协同行动的捷克斯洛伐克混成航空兵第1师,对地面军队给予了很大帮助。它们共出动2589架次,击毁德军大量军事技术装备、武器和弹药。4月24日,方面军司令员为尽快粉碎德军俄斯特拉发集团和攻占该市,决定以第60、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的突击集团在各狭窄地段进攻,分割德军,将其各个消灭。4月30日,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38集团军攻占了俄斯特拉发市,第18集团军攻占了西喀尔巴阡山的重要交通枢纽日利纳市。俄斯特拉发的解放,是方面军战斗行动的转折点。德军丧失强固的俄斯特拉发筑垒地域后,再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建立足够坚固而稳定的防御。5月6日,乌克兰第4方面军攻占了施特恩贝克市,进至奥洛穆茨市接近地,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亦从西南面向该市进逼。德军在被合围的威胁下急忙开始从俄斯特拉发工业区撤出坦克第1集团军。从5月6日起,乌克兰第4方面军未经战役间歇即参加了布拉格战役,配合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

战役结果

俄斯特拉发战役的结果,乌克兰第4方面军攻占了俄斯特拉发工业区,进至特罗保以西、施特恩贝克,奥得里、弗伦什塔特、罗日诺夫、霍莱绍夫以东一线。该方面军向捷克斯洛伐克中部继续挺进的条件已经具备。战役期间,德军官兵被击毙10万余人,被俘15万余人,被击毁和缴获火炮4000门、迫击炮157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087辆、飞机737架。方面军取得了在难以通行的山林地条件下行动的丰富经验。方面军主力逐渐向右翼靠拢,是这一战役的一个特点。妥善进行的党政工作,对战役胜利起了很大作用。在夺取俄斯特拉发和日利纳战斗中战功卓著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的92个兵团和部队,被授予各种苏联勋章。

战役人物

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

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1892.10.2(14),马尔科夫卡镇,今属伏罗希洛夫格勒州—1970.11.19,莫斯科〕苏联统帅,苏联元帅(1955),苏联英雄(1944.7.29)。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8年参加苏军。卫国战争结束后,1945一1958年历任喀尔巴阡军区司令、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和北高加索军区司令。1958年起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1956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联第二—八届最高苏维埃代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1970)。获列宁勋章5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4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3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荣誉武器1件。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相关书籍

《骑兵第1集团军作战札记》,罗斯托夫1957年版;

《在西方向上》,莫斯科1959年版;

《驳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伪造者》,莫斯科1960年第2版;

《斯大林格勒》,莫斯科1961年版;

《战争初期》,莫斯科1965年版;

《惩罚的年代(1943—1945)》,莫斯科1969年版;

《莫忘这场战争》,顿涅茨克1971年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