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7 10:27
俄罗斯号列车(俄语:Поезд«Россия»)是俄罗斯铁路的一列旅客列车,来往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和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俄罗斯号列车也是当今世界上单一国家之内运行距离最长的直通客运列车,列车运行纵贯西伯利亚铁路,穿越欧亚大陆,运行距离长达9288公里,全程旅行时间166小时。
1890年,为了加强俄国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的联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发命令,决定兴建对俄国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的西伯利亚铁路。1891年5月19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亲临符拉迪沃斯托克主持铁路奠基仪式,至1892年7月铁路工程开始从车里雅宾斯克往东修建,建设工程经历四分之一个世纪。1916年10月5日,随着阿穆尔铁路建成通车,全长9288公里的西伯利亚铁路全线开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干线,连接了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在20世纪初期,乘坐火车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需时近两个星期。即使经由东清铁路,以穿越中国东北作为捷径,亦至少需要16天的时间。
1957年11月23日,根据苏联交通部第2848号文件的指示,成立了国际联运及游客运输管理局(ДМТП),专门负责直通长途卧铺旅客列车的营运和管理。1966年9月30日,首趟1/2次俄罗斯号列车从莫斯科的雅罗斯拉夫尔站发车,标志着这列运行距离最长的直通客运列车正式投入营运,列车由莫斯科铁路局担当营运,全程途经14个州、3个边疆区、2个共和国、90个城市。
从1992年起,俄罗斯号列车披上了全新的车身色彩,涂装以俄罗斯国旗的红、蓝、白三种颜色为主。在1993年以前,俄罗斯号列车每天分别从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两地始发,但苏联解体后由于铁路客流量大幅下降,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号列车改为隔天发车。2001年6月,俄罗斯铁路调整了俄罗斯号列车在莫斯科至基洛夫区段的运行路线,列车不再经由雅罗斯拉夫尔运行,改为经由弗拉基米尔和下诺夫哥罗德运行,使全程运行距离由原来的9288公里缩短至9259公里。2006年10月16日,为纪念俄罗斯号列车开行40周年,一列俄罗斯号纪念列车顺利抵达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纪念列车上加挂了一节博物馆车厢,里面陈列了不同年代的照片、剪报以及一些在首次通车时使用过的装饰品。2009年6月1日,一批由特维尔车辆制造厂新造的61-4440型铁路客车,在俄罗斯号列车投入运用。2010年2月,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和谷歌合作推出“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虚拟之旅”,将列车全程的窗外景色录制成视频,使世界各地的网民都能通过网络感受俄罗斯号列车的旅程。
除此之外,莫斯科至平壤的国际联运旅客列车亦和俄罗斯号列车合并运转。俄朝国际联运列车不定期开行,该国际联运车厢会加挂在俄罗斯号列车上,在莫斯科至乌苏里斯克之间合并运转,在乌苏里斯克站解挂后,再经由俄朝边境哈桑站入境朝鲜。在2010年底以前,莫斯科至平壤的国际联运车厢原本加挂于莫斯科至北京的东方号列车(K19/20次列车),抵达沈阳后改为加挂于北京至平壤的K27/28次列车。从2010年12月20日起,经俄罗斯、朝鲜、中国三国铁路商定,莫斯科至平壤的国际联运车厢不再过境中国,改为加挂于俄罗斯号列车并改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铁道省担当。
2020年7月9日起,俄罗斯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俄罗斯号列车与另一班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100Э/099Э次列车调换时刻表,并调整了列车开行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一、四、六发车改回为每天发车。
俄罗斯号列车使用的客车由俄罗斯特维尔车辆制造厂制造,采取14节车厢编组。其中61-4517型为二等卧铺车,设有9个四人包厢,车身标注MECT-36(俄语,读音/mʲest/,音“灭死特”,义为“定员36人”);61-4516型为三等卧铺车,设有9个四人卧铺与双人边铺,车身标注MECT-54(定员54人);61-4445型为残疾人卧铺车,设有5个四人包厢与2个双人包厢,并增设广播室、淋浴间与残疾人卫生间,车身标注MECT-24(定员24人)。莫斯科-平壤的国际联运区间为一节车厢附挂编组,使用车辆为特维尔车辆厂以61-4179型铁路客车为蓝本制造的朝鲜铁道30型客车,为一辆硬卧车(朝鲜语:일반침대30,定员36人),由平壤铁道局负责客运任务。
由于俄罗斯铁路采用轨距为1520毫米的宽轨,而朝鲜铁路则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铁轨,铁轨宽窄不同,因此列车每次出入境均需要在朝鲜的豆满江站更换转向架。整个过程一般是用起重设备将客车整列抬起,原转向架推出,再推进另一轨距的备用转向架,乘客则在列车上等待。由于换轮和边防检查,列车在豆满江站需要停靠5个小时左右。
朝鲜与俄罗斯时差为6小时
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
乌苏里斯克至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