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8 23:24
保和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修月鲁般经》引《劳证十药神书》,具有止嗽宁肺之功效,主治劳证久嗽,肺燥成痿者;咯血、呕血、吐血。
保肺汤《杏苑》,保真汤《证治宝鉴》。
《修月鲁般经》引《劳证十药神书》。
知母、贝母、天门冬、麦门冬、款花各9g,天花粉、薏苡仁、五味子各6g,粉草、兜铃、紫菀、百合、桔梗各3g,阿胶、当归、地黄、紫苏、薄荷各0.5g。
上为粗末,加生姜3片,水煎,去渣,却用饴糖15g入药汁内服之。
止嗽宁肺。
劳证久嗽,肺燥成痿者;咯血、呕血、吐血。
方中饴、胶、地、归、百合、百部、甘草、紫菀、花粉、款冬,大生津液以润肺;五味、天冬、知母以清肺热;犹恐外寒闭之,则火郁而不清,故佐以姜、苏、薄荷以疏解其郁;痰饮滞之,则火阻而不降,故用贝母,薏苡仁以导利其滞。郁解滞行,火清肺润,咳嗽愈而肺燥除。
本方用大队养阴之品,配大队止咳化痰之品,是重病用重剂之法。方中知母配贝母名二母散,主治肺痨有热,不能服温补之剂者。
《十药神书》有杏仁、百部,无麦门冬。现在常用于治疗肺纤维化、肺不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
血盛,加用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根;痰盛,加用南星、半夏、橘红、茯苓、枳壳、枳实;热盛,加用大黄、山栀、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风盛,加用防风、荆芥、旋复、甘菊、细辛、香附子;寒盛,加用人参、芍药、桂皮、麻黄、五味、腊月;喘盛,加用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苏子、卜子、葶苈子。
本方改为丸剂,名“保和丸”见《血证论》。本方甘寒滋腻之品偏多,脾虚便溏,食欲不振者慎用。
组成:知母9g,贝母4.5g,天冬(去心)9g,麦冬(去心)9g,苡仁15g,北五味4.5g,甘草4.5g、桔梗4.5g、马兜铃9g、百合9g、阿胶(蛤粉炒成珠)9g,薄荷4.5g。
功用:清火降痰。
主治:肺痿久咳不已,时吐白沫如米粥者。肺津不足,痰凝火郁,肺胃咳嗽。
出处:《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麦芽、山楂、卜子、厚朴、香附各一钱6g,甘草、连翘各五分3g,陈皮一钱五分9g。
功用:消食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伤食心痛。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夏季小儿腹泻,胃肠炎。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出处:《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神曲三钱,茯神三钱,北沙参三钱,白芍一钱,广皮一钱,山楂炭三钱,藿香一钱半。
功用:霍乱愈后调养脾胃。
出处:《医方简义》卷二
组成:橘皮(去白)、茯苓各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二分,南星一钱,山栀仁(炒)、白术一钱,黄芩(炒)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五片。
主治:嘈杂或食后腐作酸臭,心中烦杂者。
出处:《杏苑》卷四
组成:生地,人参,茯苓,熟地,五味子,当归,白芍,知母,黄柏,地骨皮,黄耆,赤芍,赤苓,炙草,陈皮,柴胡,萸肉,天冬,麦冬。
功用:止嗽宁肺。
主治:虚劳咳嗽。
出处:《证治宝鉴》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