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堡

更新时间:2023-08-31 01:31

地理位置

保宁堡遗址位于榆阳区芹河镇前湾滩村南,北距大边长城0.5公里,东距榆林卫城12公里,西距波罗堡20公里,南距归德堡20公里。榆靖高速公路旁的沙漠腹地,该堡是距榆林镇北台西三十里沿长城的要塞古堡,与镇北台东三十里的常乐堡构成天下第一台——镇北台东西两翼的重要塞堡。

历史沿革

据记载,该堡于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巡抚卢祥所建,原名古梁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更名为保宁堡,故曰有保安宁之意。厥后又接修波罗堡的大川口五十里“大边”长城,形成长城中段的防御体系。明制兵丁一千三百余名《秦边记略》,设保宁参将一人《明史,官职志》。现大部分堡垣已被流沙埋压至顶,残垣最高处6米,夯层14厘米,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1424米,四面开六。因其边垣之大古称榆林左翼要冲。堡内建有祖师殿、关公殿、三官殿等明清庙宇40余间。保留有明嘉靖二十年铁钟一口,万历二十四年铁磬一个,万历岁次铁磬一个,隆庆二年残碑一通;清乾隆四十四年铁剑(带铜鞘)一把,四十三年残碑一通(北刻民国十年地约一份),康熙四十一年铁磬一个。其重要的战备地位,在明代边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保宁堡兴盛于明末清初,乃至今日,保宁古城依稀可见。南城和西城墙夯土裸露,城头残砖断瓦时隐所见,其北城、东城皆被流沙侵没,偶露土头。可长城和几处墩台的轮廊清晰显现,与沙海绿林相处和谐。先有保宁堡后有榆林城的传说在当地群众广为流传。保宁堡令人惊叹的八大奇观分别是:祖师殿院、观音殿、三宫殿、娘娘庙、钟鼓楼、山门、神路、碑文石刻、花坛水池、戏台、松柏古柳等与红砖琉璃瓦、五光十色、高峻兰色宝殿建筑群浑然一体。更与四周生态环境构成完美的沙漠绿色生态景色独秀一枝,甚为奇观。

此处属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前湾滩村。清末战乱频繁,加之民国年间风沙狂獗,保宁堡告为荒废。“废兴有人事,山川空地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才有为数不多的农民迁此地建屋而居,生活安乐此处生息繁衍、而今柏油路两旁的庄稼十分茂盛,花果树、葡萄架日渐丰硕,温棚养羊、养猪更凸显这里群众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势头,四周居民的吃、住、穿、行以及精神风貌,更展示出他们有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内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周边农民集资使庙宇渐次恢复,其主庙为“三宫殿”,有“三官爷龙灯会”以此为中心,形成每年定期的祭神谒庙,秧歌和下乡沿门巡演,其范围之广,涉及榆阳、横山两县八乡镇64个行政村,232个自然村,区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3万人。三官宝殿香火盛旺,宝殿背靠长城,四处沙环林绕,景色宜人。

宗教文化

余子俊修筑大边前,保宁堡当地就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古梁城。明朝初年,延绥镇只是将此作为一个军事哨所,派遣了极少数的军兵在此驻扎守瞭。军堡建成后,在此驻扎的军 队已经达到1280名,这也就催生了保宁堡光辉灿烂的宗教文化……

在保宁堡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休息室内,记者见到了保宁堡庙会的会首张新奇。说明来意后,张新奇起身带领记者,一边参观寺庙,一边向记者讲述起了保宁堡寺庙的历史。

据张新奇介绍,保宁堡最早的庙宇建筑是祖师庙(位于古城西城墙内)和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末年)。其他的还有五龙宫、三官庙、南佛庙、三大古佛殿、娘娘庙、城隍庙、山神庙、土地庙等,共有近20座大小寺庙。张新奇说:“关帝庙是长城沿线每座军堡必有的寺庙,关老爷是‘武圣’,戍边的将士们当然都希望关老爷保佑出征得胜、平安凯旋。而真武祖师是主管北方的正神,戍边将士们供奉祖师,也有其道理。”

张新奇告诉记者,“文革”初期,保宁堡寺庙群的塑像被打烂,建筑被捣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群众自发地开始重新修葺旧时的庙宇。“最早建起的是关帝庙和娘娘庙,此后南佛殿、三大古佛殿等都陆续修建了起来。2005年以来,管委会还筹措各方资金,新修了祖师殿、三官殿、五龙宫、钟鼓楼和山门等建筑,大雄宝殿也正在建设之中。”

“因为保宁堡的寺庙多,供奉的神灵多,因此从农历三月三开始,四月八、七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十五……一年有10次庙会。”张新奇接着说道。

今日的保宁堡关帝庙位于古城东城墙内,面阔三间。庙前的影壁上,正侧镶嵌的是关公的坐骑枣红马,背面则是一幅二龙戏珠图。关帝庙中的关公塑像为武将模样,器宇轩昂,不怒自威。关公左右则有张飞、黄忠、赵云、关平、周仓、赵累陪侍。关公神位后侧还有一个小佛龛,供奉的是关公的父母,这是保宁堡关帝庙异于别处的地方。

关帝庙中还保存着一件令人称奇的文物,这是一件寺院里焚烧香纸用的铁质焚香盆,当地人将其称为醮盆。醮盆为十八瓣莲花状,上面铸有“钦差延绥榆林保宁堡都指挥使参将高秋长男高拱极立”的字样。张新奇告诉记者:“‘ 文革’时期,这个醮盆被附近的村民拿回家,做了建筑队用的灰盆,现在还能从上面看出被石灰腐蚀的痕迹。”

担任寺庙香贡的董富山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口古钟和三口铁磬。古钟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所铸,重约20公斤,上有“大明国使西都司绥德卫左所人氏,现在榆林城居住,信士马普德……皇帝万岁”的字样。该钟上部装饰有回字纹,中部为花草纹,底部为乳钉纹,古钟八耳处还铸有八卦的花纹。

另一口万历十四年的铁磬之上,则铸有“山西汾州府造庆功德主武守明”的字样。

董富山向记者介绍说:“这几件文物能够得到保存,多亏当时的会首王战起、白忠山等人偷偷地将它们搬到了城外,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埋了起来。”

保宁堡西城墙下的旧祖师庙院中,原来还长有两株参天古榆树。“其中一棵长得又高又粗,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这一棵树就能把祖师庙整个院子罩住。”

从明代到清代,生活在长城沿线的芹河、小纪汗、补浪河、巴拉素等地的人们,在蒙汉两族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了一种融祭礼、逐瘟、歌舞娱乐于一体的秧歌,即“踢鼓子”秧歌。

张新奇告诉记者:“ 秧歌的表演者由‘神点’或经‘神’恩准还愿的人组成。每年正月初二日早,境内西北部各地选定秧歌表演者必须赶到保宁堡寺庙集中演出。按规矩,秧歌队首先谒庙唱祀神歌,向神拜年。当唱完规定的《正月出行》歌后,秧歌队即分两班,从正月初二至二十三,按既定路线、时日分别到远近232 个村庄挨门逐户‘排门子’。 正月二十三,两班秧歌打道转回保宁堡寺庙,举行‘回府’仪式后,向各庙诸神再演3天敬神秧歌。结束时,须唱《明年咱们把秧歌看》的歌。”

《榆林市志》记载,保宁堡“踢鼓子”秧歌征班表演者规定由36人组成。领头二人各手执“拨浪鼓”,称之“拨浪子”,摇动手中拨浪鼓指挥秧歌队表演,紧跟其后为手执“日照伞”者各一,手执“火蛋”者各一。男角称“武身子”,均武士装扮,肩挂腰鼓;女角称“包头”,又名“文身子”(旧时多由男子扮装),头饰3朵彩布堆花,着古装连衣裙,束腰带,配挂红、蓝、黄、青等色云肩,边呈莲花形,手执小板;踢鼓子者与兰花女间隔搭配列队。扭秧歌队形图案变化多样,开场是“白马分鬃”,依次是“走八角”等,最后以“天地牌子”收场。

在采访时,记者为没能看到保宁堡“踢鼓子”秧歌的宏大场景感到非常遗憾。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来到保宁堡,来领略保宁堡秧歌的独特魅力。

历史意义

保宁堡不仅是一部难得的史书,通过对保宁堡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挖掘考证,不仅对明代以前历史的研究和对保宁堡的雕刻、塑像、壁画、建筑及保宁堡的秧歌、庙会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对当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的继承繁荣、艺术再现等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2003年被榆阳区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将不仅使之成为榆林的旅游热点,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建设榆林特色文化大市生态名市,推动榆林经济跨越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保宁堡还保留着几百年来融祭礼、逐瘟、歌舞娱乐于一体,极富地方特色的“踢鼓子”秧歌,秧歌队伍的成员及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表演的形式一般以正月拜年“排门子”为主,内容多为恭喜发财、吉祥如意、平安丰收之意。每逢4月、7月规模盛大的庙会期间也不例外,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保宁堡古城遗址对研究榆阳区古代军事,民俗以及宗教、艺术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