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2 15:57
小说讲述了白人实业家梅林在自己农庄里和黑人雇工表面温和有礼的接触实质上等级分明、主仆无形中较劲的故事,穿插讲述了梅林的婚姻、情感和人际经历。然而小说的魅力又不仅仅在这故事之内,而是那种读后令人意犹未尽、引发无限遐想的是蕴含——展示和探讨了所有人或多或少熟悉和渴望说清楚、道明白的关于优越、尊严、自由、爱恋、平衡、欲望、生存等问题的微妙心理。
西方评论者把戈迪默的小说归入英语小说的主流,认为她的作品中多有意识流手法和内心独白。对此,戈迪默予以承认,她认为“我们所有今日写作的人都深受乔伊斯的影响,深受普鲁斯特的影响。没有普鲁斯特、乔伊斯,还有托马斯曼,我们会在何方?”在艺术上,《保守的人》就是这样一部将写实与意识流、内心独白完美融合的作品。
纳丁戈迪默(1923—2014)
南非女作家。
戈迪默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矿山小镇斯普林斯,自幼热爱阅读和写作。从小生活在白人黑人混居的环境,目睹和感受了种族歧视带给黑人的苦难,大多数创作围绕种族歧视和反种族隔离制度。
戈迪默以短篇小说成名,被誉为“短篇小说大师”,她的长篇同样以技巧高超、内涵深刻著称。1991年,她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使人类获益匪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南非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戈迪默还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曾救助黑人运动领袖、协助曼德拉起草演讲词《为理想我将献出生命》、参加“非国大”等。她在晚年,又投身南非艾滋病防治和救助公益事业。
戈迪默一生共出版长篇小说15部、短篇小说集21部,另有大量散文随笔发表。代表作《说谎的日子》《贵客》《保守的人》《伯格的女儿》《朱利的族人》《我儿子的故事》等。
何静芝(1985—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专职翻译,译有《暗笑》《记忆小屋》《科学碰撞性》《生命不息》等十余部作品。
纳丁,你的名字就是希望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三日,九十一岁高龄的纳丁·戈迪默在自己约翰内斯堡的家中安然辞世。当天从汽车广播里获悉这一噩耗时,我正在开普敦访问,次日清早,我买了当地出版的几份报纸,之后在约翰内斯堡又看到 《邮卫周报》为悼念她出了十六版的特刊。在仔细阅读有关报道和纪念文章后,知道她是在睡眠中离开的,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善终正寝,心中似乎得到些许安慰。
二〇一四年四月,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在中国其本就热销的作品再度升温、畅销。而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戈迪默的去世,国内出版界似乎较为平静,没有引起什么“热”来。与这种“平静”相映衬的一件事,是二〇〇四年,戈迪默为艾滋病防治公益事业振臂一呼,马尔克斯、苏珊·桑塔格、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阿摩司·奥兹、大江健三郎、若泽·萨拉马戈、伍迪·艾伦等二十位世界大师级作家立刻响应,慷慨献出作品,交由戈迪默编辑出版,出版所得全部捐赠于南非的艾滋病防治组织。这样的影响力反差,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因,是我国翻译界、评论界对戈迪默及其作品的系统翻译、深入研究重视不够,不像马尔克斯那样。另外,戈迪默也不像马尔克斯那样,曾数次造访中国,进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影响。我作为《人民日报》驻南非首席记者采访她时,她表示很想访问中国。她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期待着有朝一日踏上中国的土地……得知北京燕山出版社将要出版这位享誉全球的女作家的系列作品,我深感亲切和欣慰。
一九九一年,戈迪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二十五年来首位摘得此桂冠的女作家。 “纳丁·戈迪默的作品总能精确地承载她的艺术目的,可谓跃然纸上。”时任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斯图尔·艾伦这样评价她。
其实,早在此之前,戈迪默已经连续好几年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高度关注了。每年结果揭晓之前,总有记者打电话问她: “你已经排上名了,将获诺贝尔奖,你有什么感想?”戈迪默总是告诉他们:“如果我得了奖,我会告诉你的,再见!”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又一年。对于戈迪默获奖,有评论家认为是出于政治原因。众所周知,戈迪默以反种族隔离制度为己任。在种族隔离制度最黑暗的时期,尽管她的著作在国内屡屡被禁,但她拒绝流亡国外而毅然留在国内,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地下组织成员并肩战斗。就在白人种族主义政府疯狂搜捕非国大成员时,几位黑人运动领袖就躲藏在她家中,并在她的掩护下安全转移。对戈迪默而言,最自豪和最骄傲的并不是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而是一九八六年出庭做证,使二十二名非国大党员免除死刑。在法庭上,她说:“非洲人国民大会不是暴力组织 , 我在这里生活了六十五年 , 我非常清楚长久以来黑人一直避免暴力。我们白人要对暴力负责。”难怪曼德拉在一九九〇年刚出狱后,最想见到的几个人中就有她。戈迪默是曼德拉心目中的英雄,而国际社会则把她称为“南非的良心”。对此,戈迪默说:“一些人以为,我获此殊誉是由于我的政治观,而非我的作品。但我始终是个作家。我坚信,这也是我存活于这个世上的理由和动力。”“很多人并不理解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回事,你不可能仅凭哪一本书就能获奖,而要看你主要的创作成就,这就是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都是些上岁数的人,我获奖时都快六十岁了。”获奖之后,戈迪默从奖金中拿出一部分给南非作家大会,用于支持和鼓励本国黑人作家——她曾协助建立了该组织并成为赞助人之一。
戈迪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是名至实归的。与很多作家相比,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少有得漫长,鲜有得丰硕:从九岁开始,到九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她一生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短篇小说集二十一部,另有大量的散文随笔发表。她的创作生涯里,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共获得二十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
至于是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戈迪默自己说:这一点很难解释。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曾梦想当个芭蕾舞演员,可惜未能如愿。她天生喜欢读书,六岁时就读了不少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便产生了以后要写自己的故事的想法。“那时候南非像是在世界的另一个尽头,受英国的影响很大,我读的儿童读物都是描述英国儿童的事情,而这些书中描述的事情不是我所能看到的,离我们很遥远,感到不真实。”
戈迪默的文学创作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发表第一个短篇是在她十五岁的时候。一九四九年,戈迪默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面对面》出版,一九五一年,她的创作在英语文学界引起重视,作品开始出现在《纽约客》等杂志上。一九五二年,美国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集《毒蛇的温柔声音》。一九五三年,戈迪默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出版, 《纽约时报》称赞这部作品堪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作品媲美,西方评论界认为她是“一颗最明亮的彗星”。之后她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长篇,直到年近九十依然有作品问世。
戈迪默的短篇与长篇,创作主题基本一致, “种族隔离的种种后果构成了这些作品的重要主题”(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这样评价戈迪默:“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社会个体,纳丁·戈迪默以表率性的勇气及开创性的力量,直面她所在时代的巨大挑战——无情禁锢南非人民的种族隔离制度。她视十九世纪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为典范,并从中汲取养分,用自己的丰硕作品塑造了一个不可磨灭的二十世纪晚期南非的缩影。”
戈迪默出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白人和黑人混居的矿山小镇斯普林斯,白人和黑人的矛盾冲突在她的成长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极大地影响着她的创作:“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害怕黑人,说这些黑人是从非洲其他地方来的,他们都像怪物,他们都很可怕。而我在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产生怀疑。后来我第一次坐火车到约翰内斯堡,到大学听课,这个课程并不提供文凭,我从来也没有拿过大学文凭。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九四六年,我在那里碰到一些年轻人,他们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写新闻,还有一些想搞音乐,这些人中间有一些是黑人,这也是我第一次和黑人平等地交朋友,自然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此后,我又和非国大产生了密切联系。”戈迪默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背景就是她熟悉的斯普林斯,写的是被种族歧视所扭曲的人际关系; 一九五八年出版的《陌生人的世界》里,通过白人富人区的奢华与黑人棚户区的简陋的对比,反映了南非黑人的苦难生活;一九七四年出版的《保守的人》,以一个白人实业家与黑人雇工之间微妙的冲突,揭示了白人统治的不合时宜和带给黑人的灾难;一九七九年出版的《伯格的女儿》,通过主人公罗莎参与反种族隔离斗争的经历,对这场革命中白人与黑人关系进行了思考和反映;一九八一年的《朱利的族人》通过内战中的黑人与白人关系,探讨了南非的未来的问题,等等。
不过,对于他人将她视为“反种族隔离制度作家”,戈迪默并不完全认可:“我的确是一名反种族歧视的活动分子,但不是一个鼓动家,我从来都没有利用作家身份专门著书立说来宣传或鼓动什么。”“我从九岁起就开始写作,那时写作是因为对人生好奇,想自我解释生活和人性是怎么回事,这个指导思想一直贯穿了我的写作生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遵循自己内心的写作诉求。不过,我自己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充满种族歧视的时代,这是我熟悉的生活,我一直在写我熟知的东西。那些小说被人们称之为反种族歧视小说,不过是因为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种族隔离时期的生活,反映了种族歧视的基本情况,也就自然反映出它是如何的残酷黑暗。”
作为“南非的良心”,戈迪默的创作和社会活动是值得世人尊敬的,作为一个作家,她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备受赞誉的。她的短篇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叙述风格多样,堪与莫泊桑、契诃夫媲美,因此被誉为“短篇小说大师”。她的长篇,文学性和艺术性皆具,结构严谨,笔法细腻,简洁含蓄,视角独到深刻,寓意深广,尤其是心理描写非常出色。一九七〇年问世的长篇小说《贵客》是戈迪默的第五部长篇。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称“长篇小说《贵客》是她前期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这部作品的问世让评论界对她刮目相看,发现她的创作才能不仅限于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戈迪默将视角放在权力的腐蚀性上,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是与非,而是触及人性的根本问题。戈迪默谈及这部作品时说:“ 《贵客》是一本关于政治的书,这本书需要特定的相关实体和根据每个人物的特定生活进行演绎。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使用的是传统叙述手法,所以当书中人物确实多得如同某政党开大会时,描述剧情就会像写话剧一样没有任何困难。”这部作品于一九七一年获得詹姆斯·莱特·布莱克纪念奖。 《保守的人》,获得过南非的CAN奖和一九七四年的布克奖。小说故事情节不复杂,艺术手法上体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长篇小说技巧”:小说情节的展开,多以插叙、倒叙、独白或者心理描写来进行;在每一章开篇处,还引用一段黑人的神话传说,来表达“重生”“希望”等隐含的主题。现实与传统、显性的言行与隐秘的心理、写实与暗喻等纵横交错,使得全书具有一种独特的时空感和神秘感,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中不难看出乔伊斯、普鲁斯特、托马斯·曼等作家对戈迪默的影响。谈及这部小说,戈迪默说:“在这里我忽略了对任何事物的解释。我认为如果读者不能进行思维跳跃,对隐喻感到困惑——这就太糟糕了。但书的叙事方式必须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以故事人物所认为的真实发生的方式叙述,不管读者是不是能完成思维的跳跃,或者是他们时不时地感到困惑——这也太糟糕了。换句话说,小说中充满了人物之间独有的默契。当然,采用这种叙述方法有很大的风险,如果能成功最好,如果不能,你可能就会令读者茫然不知所云。就我来说,作为一个读者,我不介意感到困惑。也许作者并不清楚他 / 她的作品所隐含的后果,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作为一个读者,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对我来说,读一本书令人兴奋的重要部分就是被唤醒,同时拥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作为一名作家,我也有自由这样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创作的《大自然的运动》 ,是她以优美的散文形式撰写了一部“流浪汉小说”。之后的创作,或多或少,都在艺术上和主题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我采访戈迪默的时候,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早已被废除,南非的黑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黑人出门不再需要怀揣通行证,他们可以自由地到处寻找工作,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居住地。不过,生活得以改善的黑人也出现了“都市综合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摩擦少了,相应的彼此关心、彼此照顾也少了。而南非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加大,艾滋病蔓延,移民问题增多……当时年近八旬的戈迪默,依然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思想深邃,面对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她在不停地思考着、关注着, 准备着新的创作。在采访结束之后的几年里,戈迪默又出版了长篇 《新生》(2005)、 《空前时代》(2012),短篇集《战利品短篇小说集》(2003)、 《贝多芬是1/16 的黑人》(2007)等。这一切,对一位老作家而言,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戈迪默去世后,南非前总统塔博·姆贝基说:“她的作品力图鞭策我们去深刻反思那些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南非前大主教、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斯蒙德·图图说:“纳丁·戈迪默以她极为出色的创作才能,精湛地描写了在种族隔离制度深渊中挣扎的南非劳苦大众,这种博大的悲悯情怀激起了全世界读者的共鸣。”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说:“她孜孜不倦地捍卫着人文主义精神——这点在她在小说里所书写的社会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种精神将持续影响未来几代人。”
在这篇序言的结尾处,我借用南非报纸上的一首诗,来表达对这位女作家的怀念和赞美:
纳丁,你的名字就是希望
隔着肤色的藩篱
你在光亮的一边遥望
你生来属于那里
但你试图从中穿越
架起友爱的桥梁
即使种族的仇恨要将它拆除
你依然选择重建一切
用激情的笔
给予人们希望的曙光
纳丁,你的名字就是希望
你听到黯然哭泣
为他们擦干流泪的眼眶
你拿出自己的食品
与饥饿的人群分享
你手捧自己的甘露
把干渴的人们滋养
你用希望的文字
激励痛楚的大众奋起昂扬
纳丁,你的名字就是希望
你看到持刀相向
只是决然挥笔
奇迹在你的笔下闪光
你如椽的巨笔
让敌人的刀剑
顿失应有的份量
纳丁,你的名字就是希望
我们一定还要讲
你遇见流血的心灵
用柔软的言语为他们疗伤
墨汁代替血液
在笔尖汨汨流淌
纳丁,你的名字就是希望
纵然现在的你
与曼德拉同在天上
遗憾我们的肉眼
无法目睹你的闪光
但这都不重要
因为你留下不朽的作品
那是你用九十年
编织而成的希望
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社会个体,纳丁戈迪默以表率性的勇气及开创性的力量,直面她所在时代的巨大挑战——无情禁锢南非人民的种族隔离制度。她视十九世纪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为典范,并从中汲取养分,用自己的丰硕作品塑造了一个不可磨灭的二十世纪晚期南非的缩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以她极为出色的创作才能,精湛地描写了在种族隔离制度深渊中挣扎的南非劳苦大众,这种博大的悲悯情怀激起了全世界读者的共鸣。——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她孜孜不倦地捍卫着人文主义精神——这点在她在小说里所书写的社会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种精神将持续影响未来几代人。——美国总统 贝拉克奥巴马
洞悉人生、思想成熟、笔法新颖自然、独具个人风格,堪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作品媲美。——《纽约时报》
纳丁·戈迪默是了不起的:她是一位真正的作家,具有生动的力量、高度的敏感性,以及强而持久的情感势能。纳丁·戈迪默在罕见的重量级小说家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英国《观察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