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波耶尔

更新时间:2024-06-17 09:01

保罗·波耶尔(Paul D. Boyer,1918年7月31日-2018年6月2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1943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化学教授。

人物履历

从1963年到1989年,保罗·波耶尔教授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化学教授。

1965年至198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自1990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名誉教授。

博耶自1970年以来一直是国家科学院的成员。

研究成果

保罗·波耶尔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ATP的形成,并且作为一名科学家仍然非常活跃。他的主要兴趣是通过同位素技术找出ATP合酶的功能,特别是它如何利用能量创造新的ATP。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的工作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功。ATP合酶具有对酶不常见的功能模式,这需要很多时间和广泛的研究来建立。约翰E.沃克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ATP合成酶。他的出发点是,需要详细了解酶的化学和结构知识才能详细了解它的功能。因此,他确定了组成蛋白质单位中的氨基酸序列。在20世纪90年代,他与晶体学家合作,阐明了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酶的F1部分的结构已经建立。Walker的工作以非凡的方式补充了Boyer's,基于这种结构的进一步研究证明了Boyer提出的机制的正确性。

发现了一种转运离子的酶,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保罗·波耶尔和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绿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以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驱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βO)、松散结构(βL)和紧密结构(βT)。

人物荣誉

保罗·波耶尔于1974年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并于1989年获得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玫瑰奖

199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一半授予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波耶尔(Paul D. Boyer)和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约翰·沃克(John E. Walker),因为他们阐明了腺三磷(ATP)合成的基本酶学机制;另一半授予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因斯·斯寇(Jens C. Skou),因为他首先发现了一种转运离子的酶,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Na+, K+-ATP)。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