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8:15
俞永新,男,汉族,1929年3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病毒学、生物制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29年3月23日,俞永新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1947年3月—1953年2月,在福州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3月—1961年12月,在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工作。
1961年12月—1981年4月,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
1981年4月—1985年12月,担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副主任。
1982年5月—1982年9月,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虫媒病毒实验室工作。
1985年12月—1993年12月,担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主任。
1986年5月—1986年10月,在美国泛特里军事医学研究所工作。
1986年10月,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俞永新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了与中国国外不同的脑炎病毒株,不同的温度培养和培育方法,不同的传代技术,经过反复实验,将乙型脑炎病毒野毒株在地鼠肾细胞上进行了长达100代的适应传代,并创新性地应用与传统不同的动物体内非神经组织传代的减毒手段,结合当时最先进的病毒蚀斑技术,对病毒进行多次克隆纯化,克服了减毒株不稳定、毒力容易返祖的难点;最后又创新性地运用乳鼠皮下组织传代的技术提高毒株的免疫性,解决疫苗免疫性差的难点,最终,获得一份经多种动物实验验证为无致病力、减毒特性稳定、对小老鼠无致病也不“返祖”、产量高、免疫原性好的减毒活疫苗(SA14-14-2)疫苗株,经上级领导批准后,课题组6名成员首先接受了疫苗接种。
20世纪80年代,俞永新又向另一严重致死性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研究和疫苗研发领域发起了进攻。在他的组织协调下,联合中国6家病毒学研究、疫苗研发机构的科学家,研制成功国际首创的两种细胞培养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现了疫苗的产业化,另外,俞永新还参与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研制,培育成功两株可应用于疫苗生产的毒种,已被中国多家生产单位用于狂犬病地鼠肾细胞和Vero细胞培养疫苗的生产用毒种。
21世纪初,俞永新开始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应用于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控制,通过强弱毒株的基因组序列来证明乙脑疫苗是安全稳定的,以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控,与此同时,研究攻克其他病毒的新型疫苗,增加预防传染病的武器,还指导开展乙脑减毒株的免疫机理和分子基础研究。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俞永新发表论文280多篇,主编和参编论著10册。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俞永新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俞永新兼任《病毒学报》《中国生物制品学》期刊编委,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顾问委员,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医疗卫生技术鉴定咨询专家,新药审评专家库专家,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病毒学会理事,中国科技学会北京微生物学会理事。
俞永新有5个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老二,全家9口人都依靠俞永新父亲微薄的薪金生活,家境比较困难。但“家贫子读书”的祖训激励着他刻苦攻读,当地没有高中,他不得不远离家乡,就读于相邻莆田县的哲理中学,每次从家到学校要背着行李走40多公里的路。
俞永新是中国著名的病毒学和生物制品学专家,心系国家发展,多次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俞永新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的各项工作,在战略咨询、学术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开拓创新、勇于攀登、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评)
俞永新科学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注重科学道德,团结协作,对培养青年人积极努力,为中国疫苗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虫媒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亦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药学杂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