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2023-02-10 16:56

《信息科技》作为上海市中小学生的义务教学科目,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指定的课程方案和《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领》联合编写。

图书介绍

2009年出版的《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和《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是提供老师和学生学习和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核心

课程简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移动通讯、电子银行、数字电视……面对如此迅速变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将需要具有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这些需要而设立的。信息科技课程是从计算机课程改革而来的,中小学原有的计算机课程是以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技能为目的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逐年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越来越快,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日趋简单,而各学科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靠有限的计算机课程来进行计算机技能的传授,已经显得没有必要和满足不了需要。大量事实说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是简单的会操作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能够具有根据需要,正确、有效、灵活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收集、处理、传输、表达信息,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计算机只是一种比较重要和使用广泛的信息技术工具。因此,二期课改中,把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科技课程,正式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作出的重要决策。

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科技课程,决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信息科技课程的定位与计算机课程的定位也必然有较大的变化。首先,这门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基础课程,这就改变了计算机课程以学习计算机各种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定位。其次,这门课程既承担着知识学习,技能操练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着培养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以及提供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任务,这是计算机课程所无法完成的任务。第三,这门课程的设置,克服了单纯从知识与技能角度考虑的片面性,而是从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的养成(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具体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这就比计算机课程前进了一大步。

信息科技课程定位的变化势必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带来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理解这种变化,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使学生在接受这门课程学习时有正确的认识,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这门课程。

课程目标

信息科技课程明确提出了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素养,决不能只是理解为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信息技术工具或者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对信息素养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根据国际社会对信息素养的共识和结合我国的国情,信息科技课程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输、表达,具备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个人自律能力,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信息素养的这三个方面中,第一方面是大家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它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这个范围。第二方面主要是指能力形成这个范围,是信息科技课程中有别于计算机课程,且是重点要求达到的目标。虽然以前也经常提“培养能力”这个要求,但对“能力”缺乏明确的细化描述和评价依据,因此常常流于形式,而信息科技课程目标中对“能力”提出了具有课程特点的具体要求,这就使“能力”的形成具体化,评价规范化。第三方面是德育教育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具体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教学中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根据信息化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和现实社会中青少年可能面临的各种抉择,提出了具有课程特点的德育教育要求,使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学科特点,从而能真正取得成效。

由于在基础教育的各门课程中,都提出了把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信息素养不是只能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形成的,信息科技课程应该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历程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一种比较系统的观念、方法、习惯、思维的培养,并有效地迁移到其它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成为学生信息素养形成的主渠道。

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信息科技课程在三类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改变,评价原则的改革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探索,形成了新的体系。

学习内容

要实现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课程中如果只包含一些基础知识和某些软件的操作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应能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并且能正确处理信息社会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人类社会的关系。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内容改变了只从知识、技能角度提出要求的做法,而从“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科技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信息素养。

这四方面的学习内容中,“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训练内容应该是最核心的。思维决定行为方式,要学会使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首先要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例如:确定目标、确定需求、制定方案、制定评价标准、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小结反思等,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在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提高信息收集、加工、表达、发布、管理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激发灵感、梳理概念、促进创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则可以用于合作交流等。而在“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内容中,不拘泥于工具和软件以及它们具体操作的统一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功能和应用规律。例如:知道信息技术工具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设计、制造,按照人们设定好的程序处理信息,各个部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知道信息技术工具都有用于接受指令和反馈信息的部件,如键盘、鼠标、遥控器、计算机显示器、摄像机上的液晶屏;知道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它们的操作规律;知道利用好信息技术工具本身提供的信息,例如:各种说明书、软件中的“帮助”功能、网上其他人的使用心得等。因为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以上要求,才能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从容应对不断更新的各种工具和软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地用好信息技术。“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内容,是为了学会处理好信息社会中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理解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理解信息技术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等。

这些学习内容有别于原来计算机课中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内容不能简单地用知识点或操作要求来描述或规定,因此,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是以“学习要求”来叙述的,即学生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表现水平,这样一方面能够用“学习要求”来限定“学习内容”,衡量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从教学内容是否能使学生具有这些表现水平来评估;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空间,只要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这些表现水平,学习内容中的工具、软件以及具体的操作就可以根据不同年段,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和学校特点灵活选用。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学生今后专业化发展打好基础,为今后进入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化学习做好准备。不同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志向,为了让信息科技学科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每位学生都学到有用的知识,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若干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今后的发展需要进行选择。让学生分别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原理、方法、技巧;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的方法;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课程还设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保证每位学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拓展型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研究型课程让学生把信息科技与其它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使信息科技成为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学会科学方法。

总之,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不仅仅只包含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或者一种计算机语言,而从让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的角度进行安排。

学习方法

有效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是重要环节,高效的学习过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重要保证。信息素养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的操作训练来形成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思维、感悟才能形成。因此,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需求,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继而主动而有兴趣地学习信息技术,才能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始终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且能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思考,养成积极探索研究的学习方法。其中包括:能不断发现自己的需要,提出新问题,明确问题的真实意义;能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假设,获得足够信息验证这些假设,尝试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能执著地按照方案解决问题,面临困难能迎难而上,遇到挫折锲而不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每一项活动、任务结束后能想一想自己获得了什么新知识,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等。

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爱好选择不同的工作或者任务;与同伴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标准;积极发表、维护自己的观点,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与伙伴们相互勉励;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小组制定的规定,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确保整个小组的利益。在这样一种合作形式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领悟与他人合作的技巧,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

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训练,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进行体验和感悟,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探究和反思。因此,信息科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设计了各种训练,这些训练的目标涵盖了信息素养的三个方面。学生可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训练思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训练的方法也应根据训练目标进行设计,始终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对高中阶段算法部分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采用书面练习和在计算机上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课程评价

学生在每年一度的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简称等级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曾经是衡量和检查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等级考试能够甄别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判断学生书本学习情况,但是要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历程,仅仅采用等级考试这种形式是不够的,因为等级考试评价的范畴只是集中在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法进行比较有效的评价,在二期课改中,知识与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因此学生学习结果的范围更为全面和广阔,但是对学生能力与情感的评价以往总是比较模糊,因而常常成为一句空话。

为加强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培养与评价,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信息科技课程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区县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结果性评价即是全市统一的等级考试,评价的重点是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性评价的重点是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由于对它们的评价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才能进行有效、及时和客观的判断,因此称为过程性评价,我们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具体为8个方面的学习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诚信意识和行为,这8个方面涵盖了信息素养中对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培养目标,并进一步对这8个方面制定了具体、可操作、可观察的行为指标体系,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段制定符合学生水平和特征的指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从指标体系中选择合适的评价内容,通过教学与评价的不断展开,及时而客观的积累评价资料和数据,最后将过程性评价的结果与等级考试成绩进行合并后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评价方式也改变以往教师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由于这些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可观察可操作的,因此也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指标不断激励、调整与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学生学习的所有信息都记录在学生成长手册中,家长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成长手册,全面了解包括能力与情感方面的学习情况。我们不赞成把学生的学习水平简单的仅认定为掌握了多少时下流行的软件,掌握了多少信息科技操作技能,或者只把学生制作的作品如:小板报、电子演示文稿、网页或程序等看作学生的学习结果。其实,即使是评价学生作品,也不能只看是否掌握了技术,更要看是否能合理的运用,“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这是已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另外,除了要正确的看待学生的作品,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更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内外结合

新闻报道说:一位中年父亲因不会上网而遭到自己9岁孩子的嘲笑,一位年过40岁的母亲因不知如何“杀毒”而被女儿瞧不起,这种现象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父母因电脑知识的缺乏而被孩子认为是落伍。这种现象在学校内也存在,许多学生操作电脑、玩电脑软件的本领,不但超过了一般教师,有的甚至比信息科技学科教师还精通,这时,往往会认为这些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水平的信息素养了。其实,这都是误解了信息科技的本质,信息科技的本质在于如何利用它解决问题,而不是对信息技术自身的操作技能,其内涵远远要比简单的学习电脑要丰富的多,孩子不能因为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而沾沾自喜,家长和教师也完全不必因为自己暂时不懂或不精电脑而感到不自信,因为电脑操作水平的高低并不代表其信息素养的高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是简单的会操作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需要,正确、有效、灵活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工作、学习、生活。例如: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等各个学科的学习;通过网络而又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收集学习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处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交流与合作;创造性的表达信息,提高学习、研究和生活的效率等。

信息科技无处不在,信息科技也不等于计算机,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经常留心身边的信息科技,例如银行取款机、天气预报等,了解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提醒孩子要正确看待信息科技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各种数码设备、通讯设备、多媒体设备的性能和术语,浏览各种辅助学习软件、娱乐软件、图形制作、动画制作、音乐处理、杀病毒软件等,开拓孩子的视野,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树立正版意识。

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家庭中如有电脑,要注意让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和软件,不能沉迷于游戏和上网,注意监控孩子不浏览不良网站或发表不良信息,遵守网上的行为规范,尊重他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逐步培养学生养成个人自律能力,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自己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改革背景

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在《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科技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是具有为学科方式的改变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持特征的基础课程。信息科技学科是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过程为主线,通过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实践、应用和探究,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能有效利用信息科技技术、提供学习、研究、交流的效率、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培养对信息科技和在信息社会中生活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改革成效

信息科技课程改革启动较早,1998年就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这次的改革,对于学科来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对学科进行了从新定位:把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学习的中心不在是计算机本身,而是对于工具应用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2002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出台,教材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有了《纲要》的指导,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就更加明确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摸索,怎样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通过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学会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这些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认真研究《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我们改变以前以“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网络的便利,通过一些著名的专题网站如,惟存网、K12等,了解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理论,认真学习并大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我们认真学习《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并与《国家课程标准》相比较,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课程。我们针对高中《信息科技》(地图版)教材每一单元都做了详细的教材分析。

二、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教师要先行一步。一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注重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等,使我们的教师的能力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三、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新教材各单元的内容进行重组,根据课改的要求以“项目”为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编制了完整的项目计划,包括:活动进度、分组、定主题、自评、互评等各个活动环节,实施过程性评价,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的以“项目”为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著成论文发表。这些年来,我们的公开课、教学展示课在区级和市级评比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几年的课改经历,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思索进取,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