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创造

更新时间:2023-12-28 15:46

信用创造亦称 “货币创造”或 “存款创造”,西方国家货币理论中关于制约货币供应量规律的一种重要理论。指政府发行的钞票 (基础货币MB) 的增加可以导致货币供应量 (由钞票与银行支票共同构成)的多倍增加。假设某甲以其收到的政府所发行钞票1000元存入A银行,再假设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r=20%,即法律规定,银行对于所吸收的每1000元存款必须以200元作为准备金,其余的800元可以作为银行的贷款。A银行向某乙提供贷款800元,乙借入800元经过支付,由某丙存入B银行,B银行吸收的800元存款,以160元作为准备金,其余的640元可贷给某丁,如此继续下去这样钞票与银行支票都可以作为支付工具,并且银行货币所需准备金只占其存款额的一定比率的银行货币体系中,一笔存款可以创造出新的贷款 (信用),而这笔贷款又会再创造出新的存款。

简介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

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货币制造表现受法定准备金的影响,而实际是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展过程

在商业银行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依次发放贷款,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派生存款来。假定甲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100万元,然后贷给自己的客户,客户用其购买乙银行客户的原材料后,乙银行客户将这笔款项存入乙银行,乙银行又将其贷给其他客户,客户又用其购买丙银行客户的产品而将100万元支付给丙银行,从而丙银行又可向其他客户贷出100 万元,使其转而支付给丁银行并存入丁银行。

这样,100万元原始存款就创造出300万元派生存款来,比原始存款多了 3倍。如果这种派生存款是在不提现金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信用创造活动将一直进行下去,派生存款就不仅仅是 300万元。得到贷款的客户如未用完贷款,而将剩余部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产生派生存款,增大信用总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程度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健全程度成正比,商业银行体系越发达,信用创造的现象就越普遍,所创造的信用总量也越大。

基本理论

信用创造论认为: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货币。货币是一种交换手段,因此,凡是有交换手段职能的物品都是货币。信用既然被用作流通手段支付手段,那么,信用就是货币。信用就是财富。因为货币就是财富,信用就是货币,故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生产资本,通过这种生产资本的扩张即信用量的增加与扩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商业,使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活力。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约翰·劳认为,国家拥有的货币多,创造就业的机会就多,就能增加国民财富。他相信货币具有积极的力量,信用扩大,货币增加,就能促使工商业发展。英国银行家亨利·桑顿(Henry Thomton)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货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对银行券的需求扩大,银行券增多对商品的需求扩大,所以当银行券增多而商品对银行券的需求未扩大时,就必然使物价随之上涨。物价上涨,工资缺乏弹性,一方面刺激生产,另一方面制约消费,从而造成作为资本的商品增多”。

麦克鲁德认为,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和信用都是财富,信用是生产资本,能带来利润,银行是信用的创造者,因而也是资本的创造者,银行所能创造的资本决定于它的存款准备率。信用创造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信用理论,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制约因素

商业银行放款所增加的派生存款取决于存款总额、法定准备率现金漏损率等多种因素。以 K代表派生存款总额,以代表加权法定准备金率,以D代表原始存款总额,则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K=D/。在仅考虑准备金率和存款总额的情况下,派生存款原始存款的倍数不可能超过1/银行客户对现金的提取会相对削弱银行存款与贷款的辗转派生能力,如果以 代表现金漏损率,则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为K=D/( )。

此外,商业银行中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比例也影响其信用创造能力。一般来说,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高于定期存款,因此,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比例会影响加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间接地影响信用创造能力。

案例解析

浙江的商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1978年开始,在短短30年里,昔日的经济小省已经一跃成为全国的经济奇迹。但也正因为经济的疾速发展,浙江早早地遭遇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社会信用体系难以适应和支撑市场体系的发育,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信用可以创造财富,失信则会相反。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发表的中国企业信用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现在企业要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时是不放心的,77.9%的企业担心买来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时会是假冒伪劣产品;62%的企业认为,在商务活动中,一定要防止上当受骗;而仅仅因为我国一些企业信用不高乃至失信,每年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另一项调查表明,有六成多老板不敢相信别的老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信用。外企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的几十家跨国公司,其产品在中国被仿冒率达到50%~60%,各公司用于打假的费用每年高达50万~200万美元。

主要作用

信用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派生存款在企业商品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减少了商品在市场上滞留的时间,有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②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减少资金在企业和其他部门沉淀的数额和时间。但是,信用创造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如果盲目地、过度地扩张信用,就会造成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形式虚假的繁荣,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在西方国家,其最终结果就是诱发经济危机,尽管其深层原因并不在于信用创造。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能力进行控制和调节。

中国的专业银行和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并不完全相同,但其业务活动的基本方面和商业银行一样存在着信用创造能力,因此,也需要运用正确的货币政策,控制其信用创造能力,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发展现状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资本同金融资本的结合,使得一定条件下金融机构商业机构之间的信用扩张越来越容易,这种二十一世纪信用的创造过程和创造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教科书所定义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范围。在全球货币流动性收获和扩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并不只是各个国家的央行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也不仅仅是以货币乘数为基础的传统信贷扩张。相反,市场上更多的流动性来自于商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创造,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取决于全球商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和信用创造能力的变化。就是和传统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的货币流通性恐怕反传统,所以这是需要注意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二十一世纪的信用和货币的创造是把双刃剑,它使得过去五年全球货币流动性的迅速扩张。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令信用遭到破坏以后,又会造成全球流动性迅速的收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流动性格局的复杂化,导致世界经济很可能蹒跚行走于通货膨胀上升与经济萎靡不振之间,美元也将一贬再贬。

第二是FDI从单向流入中国转变为流入与流出双向并重。从过去的十年,外国直接投资是单向流入中国的,但在未来的十年,外国直接投资将有两条道路:从外国流向中国,和从中国流向外国。

我们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扩大汇率的弹性,加快人民币的升值,特别人民币升值扩大汇率的弹性成为选择和我们必然选择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必须踏上一条对外直接投资及走出去的道路。走出去包括产品的输出,也包括资本的输出,但是主要是指资本的输出,对外直接投资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原因,中国不仅需要解决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够将资本带入亚洲西方国家,在当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政府不能解决的难题,从而中国将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