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9 11:48
假讬,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 tuō,释义是虚拟,虚构;犹假冒,伪托;依托,凭借;托辞,借口,出自《后汉纪·光武纪》。
1、虚拟;虚构。
2、犹假冒,伪托。
3、依托,凭借。
4、托辞,借口。
《元典章·台纲二·察司合察事理》:“随处若有假托正一,妄造妖言,煽惑人心,涉於背义者严责。”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四:“ 李陵 众作,总杂不类,殆是假托,非尽 陵 志。”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自 申不害 、 韩非 假托 老子 之说,而使 老子 蒙诟万世。”
徐特立 《关于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伪书一部分是后人为自己辩护假托的。”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史臣撰録,亦同彼文章,假托古词,翻易今语。润色之滥,萌於此矣。”
《宋史·宁宗纪一》:“夫 韩侂胄 假托声势,窃弄威福。”
明 李贽 《焚书·寄答留都》:“谁肯趋炎附热,假托师弟名色以争奔竞耶?”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凡质物值钱者纔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儿》:“女欲 澄 假托读书,留居於此。”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婢子见机,即取桌上壶,假托添酒,回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