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2 16:58
在政府新医改的推动下,智能医疗的技术研究及商业应用正在成为业界热点,科技部、工信部在各自最新公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明确了对建设“数字医疗与健康”“智能医疗”等民生健康工程项目的规划和支持。许多企业都致力于研发产品及服务,希望角逐这一市场。
而在我国,具备便携移动和互联性的新型医疗保健终端和信息化产品,其检测功能、准确性以及伴随的低成本医疗保健服务,已能达到进入中国家庭并普及使用的水平。
个性化、现代化的健康管理,充分依靠现代医学和现代信息学,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技术手段优势,依据整套规范的操作过程,就能精确确定管理目标人群,为医患交流提供交互平台,提供针对性强的低成本健康改善方案和途径。
健康管理公司,就是以“健康管理”为目标的赢利性企业。该类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但今时今日,中国大陆的健康管理公司仍然是以中高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也有人误以为健康管理公司 = 体检机构。
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 Care),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此时还没有专门的公司来独立处理此项业务,操作健康管理的,是保健公司的某些部门。
美国最初的健康管理(Manage Care)概念还包括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签订最经济适用处方协议,以保证医疗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医疗费用,从而减轻医疗保险公司的赔付负担。
随着业务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并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或直接面向个体需求,提供系统专业的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业务由部门业务,分化成熟为企业——专业化、营运化。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异常迅猛,在国内超过3000家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中,有数家已经获得数千万美元巨额投资,而境内外资金预计有超过10亿美元会投入国内的健康管理行业。 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了六家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从北京到海南,也先后纷纷成立了数十家健康管理学会或协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正式创刊,“健康管理师”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得到了劳动部、人事部、卫生部的高度重视。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健康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深入人心,被主流社会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得到了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厂商等上下游的关注,并逐渐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运营体系。健康管理行业已经成为国内继IT行业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不久的将来,“健康管理”将成为国人健康服务的主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于2007-10-26向所属卫生主管部门和部直属医疗单位下发了关于“《体检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材料意见的通知”,卫生主管部门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组建了《体检办法》起草专家委员会,经专家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后才起草完成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第一部体检行业的准入管理规范。
2010-01-22,北京市正式出台《健康体检机构管理办法》,对体检机构、人员资质、仪器设备等一一进行规范,其中要求医疗机构要在健康体检公共区域公示体检项目及收费标准。该办法自2010年2月1日起实施。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健康管理的实践、立法、监管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不同的健康管理公司,有其自己的产品套餐。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表现形式可能是:
1、相对直观:
A、健康观念教育:主要是改变更新观念,发现顾客生活中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B、关于生活品质提升的产品系列:为顾客提供观念、产品、服务和工具。未来对生活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
C、科学生活的方案。
D、通过各种手段为顾客提供绿色通道。
E、健康促进工具将成为最主要的产品和服务。
2、相对文艺一些:
A、体质维护系列
B、生活管家系列
C、方案促进系列
D、生活秘书提示系列
目前,健康管理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我国第一家以健康管理注册的公司出现在2001年.目前这类的公司已有约200家。虽然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说,健康管理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健康管理政府支持有待加强。
二、健康管理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三、健康管理的运作机制不成熟。。
四、健康管理公司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